方格精選

香港明年的立法會選舉會是重點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香港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壓制建制派後,PTT上有人問,立法會權力更大吧?明年的立法會選舉才是重點?

但嚴格來說,香港立法會並不真的有甚麼立法權。

「立法權」都要北京同意

在香港立法的話,是必須要同時得到「地方直選」「功能界別」通過的,你能夠有效投票選的基本上只有地方直選。功能界別是少數有特權的圈子,以很少的票數(例如幾百)產生的,功能界別相當於臺灣以前的萬年國會,基本上無異於北京委任,絕大部分都是親中派,所以他們會擋住一切議案。

換句話說,就算你選到百分之一百地方直選的議席,你都無法成功立法廢法修法,也無法通過任何預算。因為功能組別永遠被北京控制。

另外,法案即使通過,也必須經行政長官簽署才會生效。你看到香港的特首會去到直接越過立法會用《緊急法》製造新法例,可見他根本完全不會鳥。就算真的不知為何連功能組別也變節了,三讀通過不合北京意思的法律,只要有特首一個人拒絕簽署,也可以程序上擋住立法。

所以選舉出來的議員,所謂的立法權是形同虛設的,而本來他們理論上雖然不能立法,但能阻止立法。不過你看到香港的特首,是可以運用《緊急法》來直接跳過議會立法的,也就是說所謂擋住立法的能力也只是擺設。

現在警察隨街濫捕和打人,靠的就是當初中國恢復的《公安條例》,而只要一天不廢除《公安條例》,香港的情況會一直惡劣下去,但我們基本上沒有任何可行的合法廢除手段。

藉移民影響香港選舉

更不要說,中國每一年都會移民五萬政治立場從中國帶來的人,去加入香港的選舉(按:移居滿七年即可取得永居權及投票權)。

這些人基本上平時看到的電視是中國的,看的網站是中國的,社群也是微信上的中國親戚。他們的數量不斷增加,而且不太會受香港人的主流民意影響,而他們的數量,從1997年至今而移民了110萬以上進來。所以即使選舉大勝親中派,只要假以一段時間,又會被中國以灌票淹回去。

早在2004年,已經發生過一次親中派總崩,但是隨著中國扎實灌票,以及從那些民主派處不斷收編變節,花了八年時間左右,就把立法會吃回。基本上香港那個每年被中國派50000人殖民的政策不改,而他們又有選票的話,那個被灌票以數量淹沒的結局終有一天會降臨,只是何時的問題。

香港的制度往往只是外表模仿西方,但本質上是包裝過的專制,看似有選舉有投訴機構有法庭三權分立,但關鍵時他們都不能發揮作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战舰-avatar-img
2019/12/09
不能发挥作用的制度和不能飞的飞机一样都是假货
avatar-img
鄭立的沙龍
4.8K會員
209內容數
我並不介意觸及一些可能你們覺得很敏感的問題,例如臺灣為何不是獨立國家呢?如何穩固中港臺的人的基本人權?要如何面對中國那不可定的未來,會帶來經濟、政治和主權上的種種疑問?</p>
鄭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0
首先,以下是關於政治的判斷,先放下你對於防疫的看法。即是說,你還是可以站在防疫的立場上,接受去打疫苗,甚至向其他人去推廣打疫苗。沒關係,但我現在談的不是一個醫學或健康問題,我以非人性或個人利益,純戰略的角度去看事情。
Thumbnail
2021/06/20
首先,以下是關於政治的判斷,先放下你對於防疫的看法。即是說,你還是可以站在防疫的立場上,接受去打疫苗,甚至向其他人去推廣打疫苗。沒關係,但我現在談的不是一個醫學或健康問題,我以非人性或個人利益,純戰略的角度去看事情。
Thumbnail
2020/11/23
以公民抗命的角度看,被國安法控告,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巨大光環,如果你想當甘地、曼德拉、翁山蘇姬這類型的政客,你需要的不是絕食而是國安法。他們的賣點,本來就是勇敢面對不義的法律,正面跟政權的理念衝突,這是和理非或非暴力抗爭的核心精神:以自身的受害,去把政權與法律的不義與矛盾浮成一個巨大爭議......
Thumbnail
2020/11/23
以公民抗命的角度看,被國安法控告,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巨大光環,如果你想當甘地、曼德拉、翁山蘇姬這類型的政客,你需要的不是絕食而是國安法。他們的賣點,本來就是勇敢面對不義的法律,正面跟政權的理念衝突,這是和理非或非暴力抗爭的核心精神:以自身的受害,去把政權與法律的不義與矛盾浮成一個巨大爭議......
Thumbnail
2020/11/05
我的人生思想最亂的時代,是我當老師的時期,這是最適合我,或最不適合我的職業。因為他同時具有了我最想做,和最不想做的事情,前者是改變世界,後者是維護建制,即是校規。這先天就是自相矛盾的,當時我的想法也是矛盾的。 當老師,最講的叫「課室秩序管理」,換句話說,老師的工作就是在課室裡維穩。穩定壓倒一切...
Thumbnail
2020/11/05
我的人生思想最亂的時代,是我當老師的時期,這是最適合我,或最不適合我的職業。因為他同時具有了我最想做,和最不想做的事情,前者是改變世界,後者是維護建制,即是校規。這先天就是自相矛盾的,當時我的想法也是矛盾的。 當老師,最講的叫「課室秩序管理」,換句話說,老師的工作就是在課室裡維穩。穩定壓倒一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香港人翹首以待多時的香港立法會選舉終於在2021年12月19日星期日勝利舉行,愛國者候選人全面勝出,香港各界人士歡欣雀躍,恆生指數謹慎而樂觀地回應了最新局面。
Thumbnail
香港人翹首以待多時的香港立法會選舉終於在2021年12月19日星期日勝利舉行,愛國者候選人全面勝出,香港各界人士歡欣雀躍,恆生指數謹慎而樂觀地回應了最新局面。
Thumbnail
從北京的訊息、香港的動作來看,上策是嚇阻任何泛民投入立法會選舉,中策取消區議會具有特首選委會資格,下次直接取消特首選舉。總體而言,北京討論對香港政治體系作出結構性的改變,包括削弱泛民在2022年特首選舉委員會中的影響力。利用改變選舉制度,解決香港政治體制對北京不利的「缺陷」。北京乾脆一點直接取消香港
Thumbnail
從北京的訊息、香港的動作來看,上策是嚇阻任何泛民投入立法會選舉,中策取消區議會具有特首選委會資格,下次直接取消特首選舉。總體而言,北京討論對香港政治體系作出結構性的改變,包括削弱泛民在2022年特首選舉委員會中的影響力。利用改變選舉制度,解決香港政治體制對北京不利的「缺陷」。北京乾脆一點直接取消香港
Thumbnail
6月,不可思議的月份。從去年的6月9日,一直到今年的6月6日,奇蹟不斷。2019年的3月,無人可以預見香港6月會爆發史無前例的大型抗爭;2020年的3月,也無人能猜到韓國瑜可以輸得如此徹底。或許對台灣的朋友而言,這種一人一票的方式已經習以為常,但對香港人來說,民主從來不是這樣的!
Thumbnail
6月,不可思議的月份。從去年的6月9日,一直到今年的6月6日,奇蹟不斷。2019年的3月,無人可以預見香港6月會爆發史無前例的大型抗爭;2020年的3月,也無人能猜到韓國瑜可以輸得如此徹底。或許對台灣的朋友而言,這種一人一票的方式已經習以為常,但對香港人來說,民主從來不是這樣的!
Thumbnail
今日(28號)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以2878同意票、1張反對票、6張棄票,通過了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由此可見,這樣的結果,無非是破壞了原先一國兩制的原意,更是一國一制的開始。更精確來說,中國成為完全的獨裁國家,國家的核心不是民主價值,而是黨的意志。
Thumbnail
今日(28號)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以2878同意票、1張反對票、6張棄票,通過了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由此可見,這樣的結果,無非是破壞了原先一國兩制的原意,更是一國一制的開始。更精確來說,中國成為完全的獨裁國家,國家的核心不是民主價值,而是黨的意志。
Thumbnail
香港基本法廿三條的問題講了很多年,尤其到了選舉。其實廿三條的問題就只有一個問題,這也是一個所有說爭取香港民主自由的人要答的問題。首先,面對現實,其實 2016 年開始,政府只要想要硬來,任何時候都可以提出並通過廿三條。就像送中條例一樣。
Thumbnail
香港基本法廿三條的問題講了很多年,尤其到了選舉。其實廿三條的問題就只有一個問題,這也是一個所有說爭取香港民主自由的人要答的問題。首先,面對現實,其實 2016 年開始,政府只要想要硬來,任何時候都可以提出並通過廿三條。就像送中條例一樣。
Thumbnail
香港於11月24日舉行區議會選舉,掀起國內外軒然大波。從選舉是否能在警民衝突愈演愈烈、緊張局勢不見緩解的香港如期舉行,到社會輿論風潮走向和政府的發言舉措將如何左右選民意願與選舉結果等諸般推想,便多有專家學者撰文分析。
Thumbnail
香港於11月24日舉行區議會選舉,掀起國內外軒然大波。從選舉是否能在警民衝突愈演愈烈、緊張局勢不見緩解的香港如期舉行,到社會輿論風潮走向和政府的發言舉措將如何左右選民意願與選舉結果等諸般推想,便多有專家學者撰文分析。
Thumbnail
反送中運動歷經數波行動的升級,11月24日的區議會選舉,高達七成有投票權的港民,用選票為這場運動標上重要的逗點。結果來看似乎「泛民大勝」,但若從得票率來看,事實上僅是維持了泛民 v. 建制約6:4的比例。這是否算運動成功,恐怕仍須商榷;且若觀察香港本身的體制,這場比賽本就是一場先天不公平的賽局。
Thumbnail
反送中運動歷經數波行動的升級,11月24日的區議會選舉,高達七成有投票權的港民,用選票為這場運動標上重要的逗點。結果來看似乎「泛民大勝」,但若從得票率來看,事實上僅是維持了泛民 v. 建制約6:4的比例。這是否算運動成功,恐怕仍須商榷;且若觀察香港本身的體制,這場比賽本就是一場先天不公平的賽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