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第一〉淺釋18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行由品第一〉
原文: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
淺譯: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五祖大師,見這一般人都這麼驚怪,恐怕有人來暗殺六祖。由這一句話,就證明當時的勾心鬥角。神秀這一班黨徒,已經在五祖大師那兒,把所有的勢力都佔住,有勢力了;要不然五祖大師怎麼會想有人要損害六祖,要傷害六祖呢?當時那一定是很明顯的。
「遂將鞋擦了偈,曰」:所以用鞋,就這個Shoe,拿鞋底在牆上把它擦沒有了,就說:唉!
「亦未見性」:說這個也沒有見性,講得也不對。
你們聽到這個地方,也許會想五祖大師盡打妄語,你看!頭一個偈頌,他教大家誦,可以不墮三惡道,得大利益,能見性。其實,誦它根本就沒有利益,也沒有不墮落三惡道的意思,可是五祖大師就這樣講。這樣講呢,神秀就出來,承認是他作的。現在六祖大師作的偈,是見性了,反而他對大家講沒見性。這是不是打妄語呢?這叫方便法,這叫權法,這不是打妄語。因為他為了保護六祖,想佛法傳留久遠,不想有人把六祖傷害了,所以他就說這種方便的話。
在講經之前,發表一個消息,什麼消息呢?現在美國,有三個人又要出家,一個呢?就是果先。果前,已經在前面出家了,果寧呢?也寧願出家了,現在果先,也要先出家,不要等到後邊了,還有果逸和果修。果修說,她一定要修一切法。我說好啦!妳修一切法。就給她取一個字,叫恆持,叫持無量義;妳要修一切法,就要持無量義。
果逸呢?她願意隱遁,願意找一個山谷的地方,去專心修道,這是近於隱逸的一種,所以我給她取的字叫恆隱。隱就是隱者;隱者,不是一般普通人,能做得到的,這是很清高的人,才能隱。在前幾天,她那個客塵來,她也把她客塵打跑了。這客塵打跑了,這回我想她可以隱遁了。他們三個人,都想出家,但是我不知道可不可以?所以現在我和你們商量商量,看他們三個人,可不可以出家?給我一個答案,我好有一點主宰。
怎麼樣?他們大家是贊成?還是反對?贊成就說贊成,反對就說反對,不要說話。要是不舉手的,就是贊成;舉手的,就是反對。有多少反對?有多少不反對?反對的,要提出個理由來。我反對!為什麼我反對呢?我不知道!我不是不知道,我不願意說,我不說你已經明白了。
為什麼呢?我怕他們不修道,如果不修道,這個一點用處也沒有。妳反對嗎?(弟子:不是。)果先反對嗎?(No, I don't oppose.)。果修已經是不反對的,我知道果修是修,一定要修,我給妳取這個名真好,再好都沒有了,這是一定要修,This name is very good;It means to cultivate﹒但是妳要記著這個名字是修,不是不修。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行由品第一〉
原文: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
浅译:
「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五祖大师,见这一般人都这么惊怪,恐怕有人来暗杀六祖。由这一句话,就证明当时的勾心斗角。神秀这一班党徒,已经在五祖大师那儿,把所有的势力都占住,有势力了;要不然五祖大师怎么会想有人要损害六祖,要伤害六祖呢?当时那一定是很明显的。
「遂将鞋擦了偈,曰」:所以用鞋,就这个Shoe,拿鞋底在墙上把它擦没有了,就说:唉!
「亦未见性」:说这个也没有见性,讲得也不对。
你们听到这个地方,也许会想五祖大师尽打妄语,你看!头一个偈颂,他教大家诵,可以不堕三恶道,得大利益,能见性。其实,诵它根本就没有利益,也没有不堕落三恶道的意思,可是五祖大师就这样讲。这样讲呢,神秀就出来,承认是他作的。现在六祖大师作的偈,是见性了,反而他对大家讲没见性。这是不是打妄语呢?这叫方便法,这叫权法,这不是打妄语。因为他为了保护六祖,想佛法传留久远,不想有人把六祖伤害了,所以他就说这种方便的话。
在讲经之前,发表一个消息,什么消息呢?现在美国,有三个人又要出家,一个呢?就是果先。果前,已经在前面出家了,果宁呢?也宁愿出家了,现在果先,也要先出家,不要等到后边了,还有果逸和果修。果修说,她一定要修一切法。我说好啦!你修一切法。就给她取一个字,叫恒持,叫持无量义;你要修一切法,就要持无量义。
果逸呢?她愿意隐遁,愿意找一个山谷的地方,去专心修道,这是近于隐逸的一种,所以我给她取的字叫恒隐。隐就是隐者;隐者,不是一般普通人,能做得到的,这是很清高的人,才能隐。在前几天,她那个客尘来,她也把她客尘打跑了。这客尘打跑了,这回我想她可以隐遁了。他们三个人,都想出家,但是我不知道可不可以?所以现在我和你们商量商量,看他们三个人,可不可以出家?给我一个答案,我好有一点主宰。
怎么样?他们大家是赞成?还是反对?赞成就说赞成,反对就说反对,不要说话。要是不举手的,就是赞成;举手的,就是反对。有多少反对?有多少不反对?反对的,要提出个理由来。我反对!为什么我反对呢?我不知道!我不是不知道,我不愿意说,我不说你已经明白了。
为什么呢?我怕他们不修道,如果不修道,这个一点用处也没有。你反对吗?(弟子:不是。)果先反对吗?(No, I don't oppose.)。果修已经是不反对的,我知道果修是修,一定要修,我给你取这个名真好,再好都没有了,这是一定要修,This name is very good;It means to cultivate﹒但是你要记着这个名字是修,不是不修。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只做善事不唸經,這是修福報。要唸經才有功德可以消外道願、消業障,真誠的懺悔,把自己的心性調整好。福慧雙修之後,心性與淨土相應,才能去淨土。所謂的功德,即是惡念的銷融,自性的顯露。」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蔡師兄:「人就是因為遇到了障礙,腦筋才會去動、去超越,才能有歷鍊的機會。」有緣人有心想要回饋社會,但是卻認為自己渡眾智竅未開啟,而以下就是有緣人開啟渡眾智竅的過程,來文與大家分享: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只做善事不唸經,這是修福報。要唸經才有功德可以消外道願、消業障,真誠的懺悔,把自己的心性調整好。福慧雙修之後,心性與淨土相應,才能去淨土。所謂的功德,即是惡念的銷融,自性的顯露。」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蔡師兄:「人就是因為遇到了障礙,腦筋才會去動、去超越,才能有歷鍊的機會。」有緣人有心想要回饋社會,但是卻認為自己渡眾智竅未開啟,而以下就是有緣人開啟渡眾智竅的過程,來文與大家分享: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醫院陪伴母親度過艱難時光的過程中,作者透過閱讀《六祖壇經》汲取心靈的力量。書中的智慧如慧能的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感動了作者,讓他對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過程中的感觸,以及對於自我成長的反思。
    就像我師父講的,出家人前五年你要衝。其實不止前五年,以後也是一樣。要息諸緣務,好好用功。這要靠自己自覺,不要往外攀緣——「當急挫之」。那不往外攀緣的根本,就是要落實在修止觀。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Thumbnail
    《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
    Thumbnail
    在醫院陪伴母親度過艱難時光的過程中,作者透過閱讀《六祖壇經》汲取心靈的力量。書中的智慧如慧能的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感動了作者,讓他對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過程中的感觸,以及對於自我成長的反思。
    就像我師父講的,出家人前五年你要衝。其實不止前五年,以後也是一樣。要息諸緣務,好好用功。這要靠自己自覺,不要往外攀緣——「當急挫之」。那不往外攀緣的根本,就是要落實在修止觀。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達摩大師在少林寺住了幾年,將要西歸之前,一日,對門人們說: 「吾西歸之日將近,汝等各抒所得!」 道副說:「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皮。」 總持尼道:「如阿難見妙喜佛國,一見不再見,是道!」 大師云:「汝得吾肉。」 道育說:「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一法可得。」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有同修的修行也來做義工,也去做善事,怎麼不見修行的瑞相?怎麼都好像沒有消業障?也沒有越來越清淨,也沒有歡喜心?而且顛顛倒倒?他有很多心裡不乾、不淨、不如法的地方。「若視師德得成就,若視師過毀成就。」有人來學佛修行專門挑上師的毛病,金剛乘根基不夠才會這樣!如果有照次第由顯入密,打好根基就不會。
    Thumbnail
    當修學密咒乘之後,就必須知道正確的觀修次第,一切的本尊是由上師而生。所以壇城的主尊就是金剛上師。如果一個密乘的行者毀謗金剛上師,這種罪業就是很難清淨的。《密集金剛》典籍也講:「世人雖犯無間等,墮落性之種種罪,若已趣入金剛乘,修持此道得成就,一心詆毀上師者,修亦不可得成就。」
    Thumbnail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經文導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此段稱為「證信序」,講述了成
    Thumbnail
    先前分享《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的導讀,其中「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是採取散詩的方式來呈現,未能細說。〈正信希有分第六〉,出現了「心不取相」、「無法相」、「無非法相」、「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等詞句。「相」和「法」是佛經裡的高頻詞彙,故「無法相」和「無非法相」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解釋。根據《金剛
    Thumbnail
    《金剛經.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