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對教育的想像可以是??

    下過小雨的巴黎街頭,路燈下雨水的閃光讓凌晨的街道顯得更加的黑白分明,更加的寂寞。一位十幾歲的小男孩沿著街道獨自走著,顯得和這樣的氛圍有點不搭嘎。小男孩有著辛苦的一天,在學校因為平時愛搗蛋,各項功課不佳,老師認定他那篇筆觸猶如大文豪巴爾札克的作文是抄襲而來的,因此將他轟出教室;同時因為前一天翹課被逮時,他撒了個謊,”因為媽媽突然過世所以沒到學校。當然紙包不住火,此時復活的媽媽正在家裡等著放學的他,準備好好的教訓他一頓。
    於是小男孩當下決定逃學又逃家,因為肚子太餓了,他偷了一瓶牛奶充飢;從歌劇院區走到蒙馬特的克利希廣場時,天空已經泛起了魚肚白,他撈了一把廣場水池的水來洗臉,小男孩的下場就如水池的水一樣又冰又冷。
    小男孩的名字叫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1959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
    電影筆記及介紹楚浮的專書
    電影筆記及介紹楚浮的專書
    因為竊盜罪他被關進了少年感化院,小小年紀便發現了巴爾札克,並為其痴狂,在逃獄,進出感化院數次之間,他依舊從巴爾札克小說故事中輪轉的人物之間練就出了一身細膩觀察人事物的能力,並且將這份熱情逐漸的轉往了電影。
    然而社會現實總是殘酷的,十五少年時熱愛電影的他,因為舉辦小型電影放映活動導致積欠不少的債務,因而生活困頓,所幸在這過程中他結識了他這一生最重要的貴人,後來成為他的養父的安德烈·巴贊。
    1951年巴贊創辦了直到今日依舊是法國權威的電影雜誌《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同時推薦楚浮加入撰寫影評,不久楚浮便成為巴黎最尖刻的評論人。
    直到此刻楚浮潛藏的天分才真正開始發光發熱
    成為導演的楚浮擅長描寫男女之間感情的流轉,《夏日之戀》、《巫山雲》、《最後地下鐵》….都是電影系學生必看的名作。
    1959年坎城影展得獎的作品《四百擊》描寫的就是他這段逃家、逃學,到少年感化院的故事。
    楚浮的校園生活中,看似嚴格的老師,實際上關心的只是孩子表面上的品行、各個科目成績等這些容易量化可以理解的面向,並加以改正,對於孩子真正的困難或才能並沒有好奇心進一步了解及探索;更糟糕的是父母深受自身的種種問題所困擾,連帶的使他們的獨子遭殃;楚浮很小的時候就在文學及故事中找到人生的天賦,並一直堅持到長大成人,但若非遇到視他如己出,了解他生命價值並給予溫暖的養父安德烈·巴贊,今天我們能觀賞到楚浮出色作品的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在學業成績掛帥的主流價值觀中,有著為數不少如楚浮這樣的孩子在校園裡苦苦掙扎著,在成績不好的表象下,他們或許有著沒被看見的天賦,又或者有著需要被支持的學習障礙。
    如果把”學會”什麼的教育目的轉變成如何在學習的項目中找出生命的價值。
    發掘孩子的天賦,陪伴他克服困難就會變成父母或者是教育者在自然不過的工作了。除了學習科技及吸收資料,孩子從身體的生活經驗和自己內心底層的存在感及現實感引起共鳴,才會真正體會到生命的喜悅,才能在成長的過程中尋找人生樂趣和方向,探索自己和世界的無盡可能。
    能這樣子長大,不是很幸福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