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教育的想像可以是??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下過小雨的巴黎街頭,路燈下雨水的閃光讓凌晨的街道顯得更加的黑白分明,更加的寂寞。一位十幾歲的小男孩沿著街道獨自走著,顯得和這樣的氛圍有點不搭嘎。小男孩有著辛苦的一天,在學校因為平時愛搗蛋,各項功課不佳,老師認定他那篇筆觸猶如大文豪巴爾札克的作文是抄襲而來的,因此將他轟出教室;同時因為前一天翹課被逮時,他撒了個謊,”因為媽媽突然過世所以沒到學校。當然紙包不住火,此時復活的媽媽正在家裡等著放學的他,準備好好的教訓他一頓。
於是小男孩當下決定逃學又逃家,因為肚子太餓了,他偷了一瓶牛奶充飢;從歌劇院區走到蒙馬特的克利希廣場時,天空已經泛起了魚肚白,他撈了一把廣場水池的水來洗臉,小男孩的下場就如水池的水一樣又冰又冷。
小男孩的名字叫法蘭索瓦·楚浮François Truffaut,1959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
電影筆記及介紹楚浮的專書
因為竊盜罪他被關進了少年感化院,小小年紀便發現了巴爾札克,並為其痴狂,在逃獄,進出感化院數次之間,他依舊從巴爾札克小說故事中輪轉的人物之間練就出了一身細膩觀察人事物的能力,並且將這份熱情逐漸的轉往了電影。
然而社會現實總是殘酷的,十五少年時熱愛電影的他,因為舉辦小型電影放映活動導致積欠不少的債務,因而生活困頓,所幸在這過程中他結識了他這一生最重要的貴人,後來成為他的養父的安德烈·巴贊。
1951年巴贊創辦了直到今日依舊是法國權威的電影雜誌《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同時推薦楚浮加入撰寫影評,不久楚浮便成為巴黎最尖刻的評論人。
直到此刻楚浮潛藏的天分才真正開始發光發熱
成為導演的楚浮擅長描寫男女之間感情的流轉,《夏日之戀》、《巫山雲》、《最後地下鐵》….都是電影系學生必看的名作。
1959年坎城影展得獎的作品《四百擊》描寫的就是他這段逃家、逃學,到少年感化院的故事。
楚浮的校園生活中,看似嚴格的老師,實際上關心的只是孩子表面上的品行、各個科目成績等這些容易量化可以理解的面向,並加以改正,對於孩子真正的困難或才能並沒有好奇心進一步了解及探索;更糟糕的是父母深受自身的種種問題所困擾,連帶的使他們的獨子遭殃;楚浮很小的時候就在文學及故事中找到人生的天賦,並一直堅持到長大成人,但若非遇到視他如己出,了解他生命價值並給予溫暖的養父安德烈·巴贊,今天我們能觀賞到楚浮出色作品的機會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在學業成績掛帥的主流價值觀中,有著為數不少如楚浮這樣的孩子在校園裡苦苦掙扎著,在成績不好的表象下,他們或許有著沒被看見的天賦,又或者有著需要被支持的學習障礙。
如果把”學會”什麼的教育目的轉變成如何在學習的項目中找出生命的價值。
發掘孩子的天賦,陪伴他克服困難就會變成父母或者是教育者在自然不過的工作了。除了學習科技及吸收資料,孩子從身體的生活經驗和自己內心底層的存在感及現實感引起共鳴,才會真正體會到生命的喜悅,才能在成長的過程中尋找人生樂趣和方向,探索自己和世界的無盡可能。
能這樣子長大,不是很幸福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ement Ye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家裡跟孩子說故事的是老爸。 小時候多數的時間我跟弟弟會在屋內三樓最前間,陽光灑得進來的房間玩。一天下班的午後,老爸興奮的帶了五本書回來,是半套的希頓動物故事集。 爸爸的童書 那是老爸第一次跟我們說故事,那一天講的故事叫「山峰之王克拉克」;故事敘述一隻逃過獵人追殺的小羊,長大成為該山頭最雄壯美麗的大
    家裡跟孩子說故事的是老爸。 小時候多數的時間我跟弟弟會在屋內三樓最前間,陽光灑得進來的房間玩。一天下班的午後,老爸興奮的帶了五本書回來,是半套的希頓動物故事集。 爸爸的童書 那是老爸第一次跟我們說故事,那一天講的故事叫「山峰之王克拉克」;故事敘述一隻逃過獵人追殺的小羊,長大成為該山頭最雄壯美麗的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Thumbnail
      羅賓是一名貧苦的中國男孩,他被帶往英國高級學院就讀。一個平穩順遂的未來,似乎就此在他眼前逐漸展開。直到一日,他遇見反抗帝國的地下組織,並開始嘗試瞭解資本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等問題。故事也由此逐步展開探問:知識分子與國家、社會以及勞動大眾之間,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眾所周知,巴比倫不是一個熱情的人。直白地說,他就是電視劇裡典型聰明得令人髮指的怪胎。 有趣的是,這樣一個人總會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派對上,孤身拿著裝著酒水的紅色塑膠杯,安靜站在距離音響很遠的地方。諱莫如深的深色眼珠死盯著因人聲嘈雜與青少年玩樂而漣漪片片的泳池水面,好似隨時都能在一邊解出哥德巴赫猜想。
    Thumbnail
    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 精彩又難以直性的結局! 感人、動人的劇情! 庚本停步下來阿!
    Thumbnail
    前言 最近為了準備「人文素養」的課程,抽空看了兩部1980年代的劇情電影,《Death Poets Society》譯作《春風化雨》、《Rudy》譯作《豪情好傢伙》,兩部寓意都很深刻。 《春風化雨》,講述著一位語文老師如何啟發自己的學生,透過獨立思考找到人生意義,其教學手法衝擊著整所私立菁英男校
    Thumbnail
    一個富有的小男孩在寄宿學校中感到孤獨,他發現那裡的競爭激烈,人心不單純。他的家庭環境複雜,父親忙於工作。他渴望得到真正的愛和關懷。
    Thumbnail
     有一次他下班回家,看到太太在燈下陪孩子作功課,孩子邊寫作業邊掉眼淚,當時他覺得那個畫面真令人震撼,同時也很心疼孩子的學習壓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而引發他拍『小孩不笨』的動機。
    葛楚·史坦,巴黎花街二十七號,畢卡索,馬蒂斯,海明威。如果你曾經讀過《流動的饗宴》,年老的海明威談論起年輕時的巴黎印象裡,葛楚的教母形象如此鮮明,也深深影響年輕的創作者。這當然是不能可再次重現的時代了,一個美國實踐了法式沙龍,在巴黎的核心地帶,出現一個圈子,孕育了「作品」。 這本書特殊的地方,不僅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法國電影,深刻展現了教育與人性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講述了一位叫做克萊門特·馬修先生的音樂老師在一所寄宿學校里通過音樂改變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學生的故事。 影片透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學生內心的孤獨與掙扎。 這些學生來自各種背景,有的是因為家庭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壞孩子還是可以有夢想,只要努力追求,夢想也可以成真。
    Thumbnail
      羅賓是一名貧苦的中國男孩,他被帶往英國高級學院就讀。一個平穩順遂的未來,似乎就此在他眼前逐漸展開。直到一日,他遇見反抗帝國的地下組織,並開始嘗試瞭解資本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種族主義等問題。故事也由此逐步展開探問:知識分子與國家、社會以及勞動大眾之間,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眾所周知,巴比倫不是一個熱情的人。直白地說,他就是電視劇裡典型聰明得令人髮指的怪胎。 有趣的是,這樣一個人總會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派對上,孤身拿著裝著酒水的紅色塑膠杯,安靜站在距離音響很遠的地方。諱莫如深的深色眼珠死盯著因人聲嘈雜與青少年玩樂而漣漪片片的泳池水面,好似隨時都能在一邊解出哥德巴赫猜想。
    Thumbnail
    一個非常勵志的故事! 精彩又難以直性的結局! 感人、動人的劇情! 庚本停步下來阿!
    Thumbnail
    前言 最近為了準備「人文素養」的課程,抽空看了兩部1980年代的劇情電影,《Death Poets Society》譯作《春風化雨》、《Rudy》譯作《豪情好傢伙》,兩部寓意都很深刻。 《春風化雨》,講述著一位語文老師如何啟發自己的學生,透過獨立思考找到人生意義,其教學手法衝擊著整所私立菁英男校
    Thumbnail
    一個富有的小男孩在寄宿學校中感到孤獨,他發現那裡的競爭激烈,人心不單純。他的家庭環境複雜,父親忙於工作。他渴望得到真正的愛和關懷。
    Thumbnail
     有一次他下班回家,看到太太在燈下陪孩子作功課,孩子邊寫作業邊掉眼淚,當時他覺得那個畫面真令人震撼,同時也很心疼孩子的學習壓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而引發他拍『小孩不笨』的動機。
    葛楚·史坦,巴黎花街二十七號,畢卡索,馬蒂斯,海明威。如果你曾經讀過《流動的饗宴》,年老的海明威談論起年輕時的巴黎印象裡,葛楚的教母形象如此鮮明,也深深影響年輕的創作者。這當然是不能可再次重現的時代了,一個美國實踐了法式沙龍,在巴黎的核心地帶,出現一個圈子,孕育了「作品」。 這本書特殊的地方,不僅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法國電影,深刻展現了教育與人性之間的關係。 這部電影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執導,講述了一位叫做克萊門特·馬修先生的音樂老師在一所寄宿學校里通過音樂改變了一群被社會邊緣化的學生的故事。 影片透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學生內心的孤獨與掙扎。 這些學生來自各種背景,有的是因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