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書名:『長路 The Road』

    amp-img-attr
    圖片摘自博克來

      本書和我之前看的『險路』是同一位作者“戈馬克.麥卡錫“所著。在小說開始前照例有一大串地各大報推荐文,讓我還沒開始看小說就先覺得眼花撩亂了。


      這本『長路』簡單的說,就是二個字“生存“


      在不知若干年以後,地球發生了末日浩劫,美好的世界頓然變成了煉獄,一名倖存的男子帶著他的兒子,在貧瘠的大地之下努力地生存著,期望找到還沒被破壞殆盡、可供安身之處。


      若以整部小說的劇情來看,其實只有“尋找““逃亡“這二件事。男人和小孩不僅要尋找食物、尋找各種可供利用的物資,還要面對其他和他們一様需要食物、物資的人。


    所以在小說的世界裏已將人分成二類,一種是還“有人性“的人,一種是已經“沒人性“的人。有人性的人一般不是早就死了,不然就是被現實迫得即將“沒人性“;而沒人性的人早已將生存看做第一目標,把其他人、或同伴當作未來所需的食物。


      其實作者寫出這樣的小說,我看到的層面是,作者只是將普遍人的內在想法具像化,現今的世界早就已經是人吃人的社會了,你不吃人,你就得逃!若還抱持著顧慮他人的想法,自己非但活不下去,還可能變成他人的食物。


      所以書中父親的角色就代表著已經知道社會的現實之人,小孩則似懂非懂,時常不能理解父親所為。男人和小孩的角色代表了我們絕大部分的人,上班族、中小企業老闆、剛出社會的年輕人…等,而小說中那些“沒人性“的人,則掌握了“人“這項資源,也就是靠“吃人“來存活下去的人,這些人相對是極少數的。


      這便和當今世界上的財富絕大多數都掌握在那些銀行家手上一樣,只是目前金錢貨幣是最好運用的資源,而且食物、物資絕對讓那些少數人享用不盡。不過若是世界上食物、資源極度缺乏之時呢?想當然這少數人(也有可能是另一些掘起的少數人),一定是轉向對其最有利的項目之上,隨著生活條件不斷下降,目前這個隱性人吃人社會,是不是會變成顯性(小說中的世界)的人吃人社會呢?到那時,社會是否還存在?又或著…那才是我們真正所處的社會,只是我們一直不願意承認而已。


      本書算是能供人省思的小說,不過礙於是翻譯的小說,不知是譯著刻意的還是作者本身就想寫成那樣,在很多句字上使用著較為文言、擬詩句的用法,也就是描述一些事物、人物想法時會用比較艱澀的字句,讓我有時閱讀起來頗為吃力,雖然這樣字句會比較有意境、優美。所以不太建議國文本來就不太好的人看這本小說,若真想看這位作者的作品,還是建議先看另一本『險路』,會比較有閱讀上的樂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