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第一〉淺釋3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行由品第一〉
原文:
「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
淺譯:
「惠能曰」:六祖大師就說。
「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說你不想善,也不想惡,就正在這個時候。
「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什麼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那個」,就是「誰」,誰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這一個「誰」字一講,「惠明」大師「言下大悟」。
就問這一個「誰」字,誰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所以以後禪宗都參:「念佛是誰?」也就是這個「誰」字。「那個」就是「誰」,「那個」是用俗字眼。明上座,明,就是惠明;怎麼叫上座呢?因為他是個出家人,六祖大師當時還是個居士,所以稱他做上座。六祖大師說,「誰是明上座你本來的樣子?你本來是什麼樣子?」「喔!我本來就這樣子嘛!」就開悟了。現在有沒有人言下大悟的?
惠明雖是開悟,已經回頭轉面,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了,但是他還不知足,貪心還這麼大。所以他們這些去追六祖大師的,這都是貪心,貪著想要做第六代祖師。惠明大師是貪中的貪,比誰貪心都大!他已經開悟了,還覺得不夠,還覺得還有點什麼東西沒有得到。
「復問云」:就又問說。
「上來密語密意外」:說你方才對我講的密語,就是這種重要的說話,和重要的意思,在這個以外。
「還更有密意否」:還有比這個再妙的嗎?密語密意,就是妙語妙意,這裏不能當「祕密」講,就是還更有比這個更妙的嗎?你說這是不是不知足?若知足的話,他就不會再問了,這是貪而無厭。
「惠能云」:六祖大師就說了。
「與汝說者,即非密也」:說我和你說出來的,就不是最妙的。
「汝若返照」:迴光返照是最要緊的,你們人人若能迴光返照。
「密在汝邊」:妙的那個法,都在你那裏邊哪!汝邊,就在你那兒,沒有在我這兒。
「明曰」:惠明就說了。
「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說我在黃梅這麼多年,實實在在地我沒有省,我沒有找著自己的本來面目啊!省,就是省悟。所以我們這裏的果省,也要省悟才可以;不省悟,就是果不省了!
「今蒙指示」:我現在蒙您指示。
「如人飲水」:就像人喝水似的。
「冷暖自知」:或者水是熱啊?是凍啊?是涼啊?我自己知道。
「今行者即惠明師也」:現在行者您啊,就是惠明我的師父。
「惠能曰」:六祖大師就說。
「汝若如是」:說你若是這樣講的話。
「吾與汝同師黃梅」:我替黃梅第五祖傳法給你,我們都以五祖做師父好了,我們做師兄弟。
「善自護持」:你好好地保護佛法,不要把它斷絕了。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行由品第一〉
原文:
「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浅译:
「惠能曰」:六祖大师就说。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说你不想善,也不想恶,就正在这个时候。
「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什么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那个」,就是「谁」,谁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这一个「谁」字一讲,「惠明」大师「言下大悟」。
就问这一个「谁」字,谁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所以以后禅宗都参:「念佛是谁?」也就是这个「谁」字。「那个」就是「谁」,「那个」是用俗字眼。明上座,明,就是惠明;怎么叫上座呢?因为他是个出家人,六祖大师当时还是个居士,所以称他做上座。六祖大师说,「谁是明上座你本来的样子?你本来是什么样子?」「喔!我本来就这样子嘛!」就开悟了。现在有没有人言下大悟的?
惠明虽是开悟,已经回头转面,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了,但是他还不知足,贪心还这么大。所以他们这些去追六祖大师的,这都是贪心,贪着想要做第六代祖师。惠明大师是贪中的贪,比谁贪心都大!他已经开悟了,还觉得不够,还觉得还有点什么东西没有得到。
「复问云」:就又问说。
「上来密语密意外」:说你方才对我讲的密语,就是这种重要的说话,和重要的意思,在这个以外。
「还更有密意否」:还有比这个再妙的吗?密语密意,就是妙语妙意,这里不能当「秘密」讲,就是还更有比这个更妙的吗?你说这是不是不知足?若知足的话,他就不会再问了,这是贪而无厌。
「惠能云」:六祖大师就说了。
「与汝说者,即非密也」:说我和你说出来的,就不是最妙的。
「汝若返照」:回光返照是最要紧的,你们人人若能回光返照。
「密在汝边」:妙的那个法,都在你那里边哪!汝边,就在你那儿,没有在我这儿。
「明曰」:惠明就说了。
「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说我在黄梅这么多年,实实在在地我没有省,我没有找着自己的本来面目啊!省,就是省悟。所以我们这里的果省,也要省悟才可以;不省悟,就是果不省了!
「今蒙指示」:我现在蒙您指示。
「如人饮水」:就像人喝水似的。
「冷暖自知」:或者水是热啊?是冻啊?是凉啊?我自己知道。
「今行者即惠明师也」:现在行者您啊,就是惠明我的师父。
「惠能曰」:六祖大师就说。
「汝若如是」:说你若是这样讲的话。
「吾与汝同师黄梅」:我替黄梅第五祖传法给你,我们都以五祖做师父好了,我们做师兄弟。
「善自护持」:你好好地保护佛法,不要把它断绝了。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以前的我很封閉,心裡面滿滿的負能量,對於別人所有的一舉一動充滿著敵意,覺得別人都是來害我的,防備心很重,若在互動過程中,有讓我感到不愉快的磨擦,就會一直懷恨在心底,每當午夜夢迴時,就會開始想誰對我不好,誰又怎樣怎樣對我……,類似這樣的記憶,無論是多久以前的事,都會跑出來一次
《玉曆寶鈔》總連結頁面 1.為何有玉曆 2.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一殿 秦廣王 3.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二殿 楚江王 4.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三殿 宋帝王 5.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四殿五官王 6.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五殿 閻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一則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愚公都能移山,因此自己的心性與品性也是可以改變的;心性有改,業障引起的身體疾病才能漸漸改善。幫賭徒戒賭的最好方法,就是教他不要去賭博;銷業障也是,不是靠旁人的幫助,而是要靠自己認真懺悔誦經消除,才能究竟。」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心得分享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方式,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沉澱心靈、了解自我、突破自我的過程。在這段靜謐沉思的時間裡,我們可以檢視自己的蛻變,寫下自己的感悟,思考突破瓶頸的方法,也可以藉由佛法的智慧,將心中的煩惱憂傷一一想開、放下,看輕、看淡,捨去人生中一個個包袱重擔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   以前的我很封閉,心裡面滿滿的負能量,對於別人所有的一舉一動充滿著敵意,覺得別人都是來害我的,防備心很重,若在互動過程中,有讓我感到不愉快的磨擦,就會一直懷恨在心底,每當午夜夢迴時,就會開始想誰對我不好,誰又怎樣怎樣對我……,類似這樣的記憶,無論是多久以前的事,都會跑出來一次
《玉曆寶鈔》總連結頁面 1.為何有玉曆 2.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一殿 秦廣王 3.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二殿 楚江王 4.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三殿 宋帝王 5.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四殿五官王 6.十殿閻王刑罰因由詳情的介紹—第五殿 閻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一則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愚公都能移山,因此自己的心性與品性也是可以改變的;心性有改,業障引起的身體疾病才能漸漸改善。幫賭徒戒賭的最好方法,就是教他不要去賭博;銷業障也是,不是靠旁人的幫助,而是要靠自己認真懺悔誦經消除,才能究竟。」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心得分享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方式,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次沉澱心靈、了解自我、突破自我的過程。在這段靜謐沉思的時間裡,我們可以檢視自己的蛻變,寫下自己的感悟,思考突破瓶頸的方法,也可以藉由佛法的智慧,將心中的煩惱憂傷一一想開、放下,看輕、看淡,捨去人生中一個個包袱重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也是「諸經之根」,更是「禪宗至寶」。六祖 惠能大師因聽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開悟,可見受持此部經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敬邀您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教主本尊,今現在彼,為諸有情,宣說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勝利益安樂,十方菩薩瞻禮聞法,得蒙授記,稱讚供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今生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該要懂得行孝,以超渡的功德救度先亡祖先、過去和現世的父母,以及摰愛的親人脫離痛苦。觀音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也是「諸經之根」,更是「禪宗至寶」。六祖 惠能大師因聽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開悟,可見受持此部經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敬邀您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六祖壇經的“行由品第一”中,五祖對惠能表示擔心有人害他,為何五祖一直擔心有人害惠能呢?網上查到以前有人懷疑過,但已有解釋。五祖寺院有1000多名弟子,內心都有貪嗔痴,五祖知道這種狀況,才盡力保護惠能。不知道解釋是否正確,寺院裡似乎也不完全是清淨之地。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