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從柏拉圖的洞穴出發,理解義大利人文主義的分流

柏拉圖的洞穴是西方哲學中影響最深遠的譬喻。
一群居住在洞穴中的人,從未見過外面的世界。他們背向洞口被鎖轉、無法轉頭看見彼此之外,也只能藉由一把火所產生的映像與影子認識世界。如果有過路的人開口說話,洞裏的人也很自然地會以爲是陰影在說話。如果有一天,一名囚犯突然掙脫束縛,接著轉向光明,必定會因洞外的強光感到暈眩疼痛。他需要先看看如夜空星辰或水中倒影等幽暗之物,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看到其他事物。最後,他將看見太陽本身,了解到正是太陽決定了四季,也讓他能夠察覺一切。
在這譬喻當中,柏拉圖試圖說明,我們作為思考者的任務就是嘗試穿過日常生活中魅惑人們的幻象和陰影,去認識太陽和其他發出理智之光的事物。這些理性之光對柏拉圖來說就是「善」的原型。
唯有人們認識了「善」,人間才有「正義」可言。
這種認識應當與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的遭遇有關。
蘇格拉底之死 圖片來自 fineartamerica
蘇格拉底之死 圖片來自 fineartamerica
西元前 399年 ,三個雅典公民對蘇格拉底提出法律上的控告,指控蘇格拉底褻瀆雅典的神祇,腐化雅典的年輕人,並要求將蘇格拉底處以死刑。
根據柏拉圖的記載,面對這樣的指控,蘇格拉底毫不退縮,而且堅強地反擊:
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不會停止實踐哲學 ⋯⋯ 無論你們是否將我入罪,即使必須死上千百回,我都不會改變信仰。
蘇格拉底之死對柏拉圖是沈重的打擊,柏拉圖後來遊歷西西里島、義大利和埃及等地,又參加戰役獲得勳章。最後他領悟到要唯有透過教育而非參政才能發揮政治影響力,於是成立 Academy ( 學院),致力於科學與哲學研究與教導。柏拉圖成立的這所學院維持了近九個世紀,直到後來查士丁尼皇帝譴責其為異教徒結社,學院才因此而關閉。
由於基督徒並沒有自訂一套教育體系,因此早期教會還是非常倚賴希臘的哲學和邏輯學替基督教義解釋,這也使大量希臘和羅馬的知識成就保存了下來。
歐洲經歷了幾百年的混亂後,在哲學思想上出現了三種不同模式: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