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愛麗絲 之 地下邏輯 05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十三

文藝復興就是人文主義的再生。兩個歷史現象可以概括這個人文主義再生的肇因。

首先﹐中世紀的教權統治視知識為權力的掌控﹐除了規定拉丁語為官方及學術語言之外﹐甚至不容許基督教的舊新約經書翻譯作地方語 (vernacular languages: 當時的歐洲地方語乃指法語﹑德語﹑葡萄牙語等)﹐ 因此教庭可以完全控制對舊新約經書的詮釋﹐嚴禁森嚴的圖書館內藏有的用古希臘文寫成的古希臘哲學和科學著作也沒有幾人看得懂。

第一本非希臘或拉丁語的《聖經》譯本 - 德語 - 14世紀

第一本非希臘或拉丁語的《聖經》譯本 - 德語 - 14世紀

但隨著羅馬帝國衰落之後而崛起的拜占庭帝國 (5世紀-15世紀) 的向東擴張先為伊斯蘭地區帶去歐洲 —— 主要是古希臘 —— 的古典知識,然後向西擴張則意外地為當時的的歐洲引入大量的阿拉伯學者。

在阿拉伯地區﹐他們將柏拉圖和阿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哲學家的著作和古希臘的科學作品翻譯成了阿拉伯語﹐一直沒有停止過研讀。十二和十三世紀期間﹐歐洲的大學制度格局漸成﹐很多阿拉伯學者開始在歐洲各大學﹐尤其在西班牙﹐講授阿里士多德哲學和新柏拉圖主義﹐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這時的學界不再沉溺於對上帝的證明﹐轉而上下求索﹐求索的是知識與人和自然界的關係。

上面的故事是哲學史家常說的﹐讀者可能都聽過。以下說的是另一個故事﹐幾乎可以肯定讀者沒有聽過﹐因為在我讀過的研究文藝復興的書籍中﹐很少有學者提及或在西方思想史中給予一個恰當的位置。

__________

-| 再往下跳 ﹏﹏﹏>

avatar-img
7會員
354內容數
我們這裡談兩個東西: 哲學和邏輯,以及與哲學和邏輯相關的東西。 首先開設的房間是《綁架愛麗絲 之 地下邏輯》。 隨後將陸續開設《綁架愛麗絲 之 鏡像語言》和《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聯絡作者﹕sen.wong@proton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十二 正如愛麗絲在天生的好奇心驅使下,不顧一切,縱身躍下兔穴一樣,漫長的中世紀禁不絕人類對知識的自由追求。 自十三世紀開始浮現的文藝復興48 不能說是一個歷史偶然。 文藝復興一方面終斷了壓抑的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十一 依據現代的法律觀點﹐舉證責任落在控方。 這個觀點可以追溯至古羅馬帝國的《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 約成於西元六世紀)﹐而《民法大全》可以說是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基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十 麗絲若有所思地盯著蘑菇看了一會兒,試圖找出它的兩邊﹔但它是一個完美的圓形﹐愛麗絲感到束手無策。 毛毛蟲已經遠去﹐對什麼尺碼倒不在乎﹐但就是覺得三英寸太寒磣的愛麗絲別無他途﹐唯有使用最原始的科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九 毛毛蟲的「為什麼﹖」使愛麗絲啞口無言﹐由於琢磨不出什麼較好的理由,轉身便要離去。 「回來!」毛毛蟲在她身後叫道,「我有重要的話要說!」 這話聽起來倒是很有吸引力,於是愛麗絲折了回來。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八 雖然我們沒有解決同一性的問題﹐但有些使用語言的陷阱被提出來了。這時,勇敢的愛麗絲也不甘示弱,挺起了胸膛。 毛毛蟲的那些非常簡短的回答,讓愛麗絲有點不高興了,她挺直了身子一本正經地說: 「我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七 愛麗絲的懷疑論 (skepticism) 來自一個非常簡單的推理: 首先﹐如前述﹐結論可能是個無意義的句子﹐如果不是矛盾的話。 第二﹐推論無效。我們見不到前提和結論之間的必然性,即前提和結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十二 正如愛麗絲在天生的好奇心驅使下,不顧一切,縱身躍下兔穴一樣,漫長的中世紀禁不絕人類對知識的自由追求。 自十三世紀開始浮現的文藝復興48 不能說是一個歷史偶然。 文藝復興一方面終斷了壓抑的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十一 依據現代的法律觀點﹐舉證責任落在控方。 這個觀點可以追溯至古羅馬帝國的《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 約成於西元六世紀)﹐而《民法大全》可以說是西方文明最重要的基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十 麗絲若有所思地盯著蘑菇看了一會兒,試圖找出它的兩邊﹔但它是一個完美的圓形﹐愛麗絲感到束手無策。 毛毛蟲已經遠去﹐對什麼尺碼倒不在乎﹐但就是覺得三英寸太寒磣的愛麗絲別無他途﹐唯有使用最原始的科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九 毛毛蟲的「為什麼﹖」使愛麗絲啞口無言﹐由於琢磨不出什麼較好的理由,轉身便要離去。 「回來!」毛毛蟲在她身後叫道,「我有重要的話要說!」 這話聽起來倒是很有吸引力,於是愛麗絲折了回來。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八 雖然我們沒有解決同一性的問題﹐但有些使用語言的陷阱被提出來了。這時,勇敢的愛麗絲也不甘示弱,挺起了胸膛。 毛毛蟲的那些非常簡短的回答,讓愛麗絲有點不高興了,她挺直了身子一本正經地說: 「我
5 Advice from a Caterpillar: 一個哲學問題 / 視角2 毛毛蟲的忠告 七 愛麗絲的懷疑論 (skepticism) 來自一個非常簡單的推理: 首先﹐如前述﹐結論可能是個無意義的句子﹐如果不是矛盾的話。 第二﹐推論無效。我們見不到前提和結論之間的必然性,即前提和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14世紀以降,歐洲文藝復興展開,古希羅的知識、文化重新豐富了世俗社會,重視世俗生活以及與「人」的角色。神學方面經院哲學、基督教人文主義的發展,醞釀了日後宗教改革的出現,是歐洲自中古時期轉向近現代社會的關鍵時期。
Thumbnail
從六世紀開始,繼持續數百年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之後,斯拉夫人接踵而至,也開始不斷遷徙至中歐、南歐等地。其中一個目的地,就是拜占庭帝國的核心領土之一,巴爾幹半島。 這一股股大小規模的移民,時而和平移居,時而以劫掠的方式侵入,逐漸佔據了巴爾幹半島絕大多數的鄉村地區。最強大的勢力,斯拉夫化的保加利亞人
Thumbnail
大家可能在教科書上學到過,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鄂圖曼土耳其征服拜占庭帝國後,許多拜占庭帝國的學者,帶著古典典籍、知識(例如古希臘語)前往包含義大利在內的歐洲各地。他們的到來促進了追求古典的文藝復興運動發展。不過,這群移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他們是怎麼安身立命的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他們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先前提到,早期的教父們寫的一堆教父書信,除了勸勉自己教區的信徒,同時寫信指責其他教區的神學觀點,這樣不斷的透過神學辯證來強化各稐論述,但基本上還是各自信各自的。 但到了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的時候,沒想到這招卻有了很大的影響。 是這樣的,日耳曼蠻族來了,之所以說是蠻族,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文字能力(盧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西方文明的搖籃,是基督教信仰;基督教信仰興盛,始於羅馬帝國;而羅馬帝國,是今日義大利的歴史根基。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Thumbnail
14世紀以降,歐洲文藝復興展開,古希羅的知識、文化重新豐富了世俗社會,重視世俗生活以及與「人」的角色。神學方面經院哲學、基督教人文主義的發展,醞釀了日後宗教改革的出現,是歐洲自中古時期轉向近現代社會的關鍵時期。
Thumbnail
從六世紀開始,繼持續數百年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之後,斯拉夫人接踵而至,也開始不斷遷徙至中歐、南歐等地。其中一個目的地,就是拜占庭帝國的核心領土之一,巴爾幹半島。 這一股股大小規模的移民,時而和平移居,時而以劫掠的方式侵入,逐漸佔據了巴爾幹半島絕大多數的鄉村地區。最強大的勢力,斯拉夫化的保加利亞人
Thumbnail
大家可能在教科書上學到過,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鄂圖曼土耳其征服拜占庭帝國後,許多拜占庭帝國的學者,帶著古典典籍、知識(例如古希臘語)前往包含義大利在內的歐洲各地。他們的到來促進了追求古典的文藝復興運動發展。不過,這群移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他們是怎麼安身立命的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他們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先前提到,早期的教父們寫的一堆教父書信,除了勸勉自己教區的信徒,同時寫信指責其他教區的神學觀點,這樣不斷的透過神學辯證來強化各稐論述,但基本上還是各自信各自的。 但到了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的時候,沒想到這招卻有了很大的影響。 是這樣的,日耳曼蠻族來了,之所以說是蠻族,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文字能力(盧
Thumbnail
法國是17世紀及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湧現了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相信理性和知識可以解決人類存在的問題和推動人類進步。 但早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法國就產生了一位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拉波埃西。他的著述《自願奴役論》中的思想深刻影響了與他同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蒙田和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大家。
Thumbnail
西方文明的搖籃,是基督教信仰;基督教信仰興盛,始於羅馬帝國;而羅馬帝國,是今日義大利的歴史根基。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