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5/10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莫忘初心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來信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唸經唸到失神,沒有專注,是心沒有在經上。口誦心要轉,否則不是你轉佛經,而是被經轉。念佛三昧是唸佛唸到心識清明、一心不亂,唸經亦如是,要唸到與佛菩薩相應,須將經文意思內化,就像將食物吞下去後,要好好消化,吸收營養,才能有所成長。」
    最近迴向「效忠、效勞夜叉道業力」時,被多次開示要補經文,並通知「口誦心要轉,心性要提升。」找到盲點、突破盲點是我的重要課題。盲點,是每一次都在同樣的點上疏忽,而犯同樣的錯誤。
    我每天運動時都有一定的路線,會固定經過兩處養狗的地方,每當經過時,狗都會狂吠。因魔性作祟,啟動我的敏感神經,我停下腳步問牠:「為何對我狂吠?」我心想:「這是多次需補經文的盲點嗎?是心性的考驗嗎?」於是就轉個念,每當經過這兩個地點,就練習不起心動念、耳不聞音聲的跑過去。自以為已經找到盲點、突破了盲點,結果再次送件迴向「效忠、效勞夜叉道業力」時,還是一樣被開示要補經文。
    直到看到《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唸經唸到失神,沒有專注,是心沒有在經上。口誦心要轉,否則不是你轉佛經,而是被經轉。」這又讓我找到一處盲點了,唸經時常唸到失神是我的通病,只是嘴巴在動而不知其義,沒辦法用內在智慧去融會貫通經意,常常被經轉了。
    一心只想把經文唸完,展現的只是湊足開示經文數目的表面功夫,永遠是被佛經所轉,不是轉了佛經。所以屢屢被開示要補經文,並通知「口誦心要轉,心性要提升」,此盲點如果能突破,迴向成功即是通過考驗,才會更上一層樓。
    《六祖壇經》云:「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讎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御白牛車。」六祖大師為了讓貢高我慢的法達僧放下執著,而說了以上偈句。《六祖壇經》與《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提醒大家誦經要下工夫,內化經意。
    唸經並不是側重在文字的思索辯正,而是著重在經文的吸收及獲得。唸經唸到失神,只是湊足開示之數目而己,要能消化、吸收,這樣唸經才是「轉經」而不是「被經轉」。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也是同樣的道理,都要善於「轉它」而不是「被它轉」!
    分享二
    同事在醫院照護病人曾分享:「非常害怕照護到不慈悲而且愛計較的病人。」同樣罹病,有人絕望、放棄,終日唉聲嘆氣;也有人利用有限的生命,舞動生命最動人的樂章。「善護念」要先了解自己,學會欣賞自己、肯定自己、照護自己內心的小劇場。
    修行的道理很簡單,即是放棄以自我為中心,放棄以功利為出發點,如同小學教室後方寫的標語:「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常常看到電視劇中的好人與壞人,面對境界考驗時,壞人妥協了現實,但好人卻堅持了善念。反省日日夜夜唸佛,我只唸得一表相,境界考驗一來,完全不記得「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卻只想拚個輸贏,真心覺得慚愧啊!常常追求快樂,卻變成追求痛苦,屈服於慾望的高牆,卻只得到心亂。原來養心的功夫,在於日常的吃飯、穿衣、晨昏定省,且持之以恆守護自己的心。
    自己罪孽深重,還未知道牟尼精舍前,某日被工作上的煩惱困住,在朋友面前大吐苦水,因舌癌還在復健中的朋友都覺得末學太糟糕了,開導末學應去馬路上,放空地看看人事物。感恩牟尼精舍佛菩薩的「方便般若」,將佛法的殊勝與深奧化為「文字般若」,易懂、易行,讓末學這般凡夫,從日常生活中時時反省,養護自己弱小的內心。
    朋友真是有大智慧,我依著建議去路上放空地看著人事物,將自己身體上的操勞、忙亂、急躁、焦慮、不安都放下,留給自己內心一點空間,這時才體會到《金剛經》中說的「無所住」,不因外境的打擊而心生煩惱、牽掛。
    數次的請示過程中,從蔡師兄與師兄姐助人解惑的身教中,體會到《金剛經》中的「而生其心」,身處紅塵,還能救助眾生的高尚情懷。牟尼精舍推廣佛化家庭如「眷屬般若」,自身行為要成為身教,推廣至家人、朋友、親戚、眷屬。養心、善護念貴在持之以恆、推己及人,這世界若以「只問收穫」的標準要求別人,則世界充滿算計;若多一個「只問耕耘」的人,這世界則多一份溫暖。
    分享三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要藉假修真,努力修行。人生其實都是短暫的假相,要把自己當假人來看世間的假相,而藉由通盤了解虛妄不實的相,明白要離相並用心修行,進而成就真正的自性。有些人示現出病體,其實是福不是禍,因這樣反而能把握時間修行,以苦為師,以病為師。」
    因爲流行疾病的關係,全世界彷彿按下了暫停鍵。前所未見的封城、鎖國、企業倒閉,也有二十三萬人的生命在此被迫退場,讓人不勝唏噓!
    這停止的過程中,面對未知的恐懼,就像有一股力量催促著人們要閉上眼睛、停下腳步,聽聽內心的聲音,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自己每天汲汲營營又是爲什麼?
    經過兩個月的沉澱,地球告訴了我們答案!在印度新德里的空氣沒了霧霾,已經三十多年未曾看見,遠在兩百多公里外的喜馬拉雅山,現在竟不可思議的矗立在眼前;而恆河水,竟然清澈見底可以喝;水都威尼斯的河,竟有成千上萬的魚群快樂悠遊;從衛星看地球,因各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地球變乾淨了,看到這些變化,讓人覺得很感動!
    有很多企業因此歇業,但有個朋友卻跟我分享,以前總是一直想賺更多錢開分店,但卻忽略陪伴家人,造成了很多遺憾。這一次的疫情,讓他有時間停下來思考自己要什麼,而家人與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再多的錢也無法彌補那些遺憾,所以他毅然決然地把店全關了,開始規劃他的退休生活,我聽了很替他開心。
    還有一個年輕的朋友,因為放無薪假,他開始去思考,他這麼年輕,不該因五斗米而折腰,不該只想著要做簡單、容易被取代的工作,而是應趁著年輕,多學習專業、考取更多的證照,不要再讓老闆決定他的未來,他要當個斜槓青年。聽完他的夢想後,也為他的勇氣感到驕傲。
    這陣子發生的事情,讓我想到《六祖壇經》:「只有心中排除一切塵緣妄念,不思一切善、不思一切惡,才能獲知佛法的深意,而萬法就在自性裡。」所謂的善與惡,都是我們以「利己」的執著心,來思考、評斷一件事或一個人,而修行就是要去掉「我執」。世界本無善惡,唯有因果循環,從每一次的磨難中,提升自己的自性。六祖:「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分享完畢)
    同樣在唸經,有人是唸得心花朵朵開,身心清淨,體悟滿滿;有人則是按表操課,一筆一畫算著能快速完成佛菩薩開示的經文數量。嚴格說來,按表操課的人實在沒有錯,因為確實這個階段完成後,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但,差別在哪裡?在於您將經文內化了多少,在於您是否已將佛陀的智慧變成自己的!
    很多人非常精進唸經,一星期經文的回報數量能累積上百部;甚至已有人將外道願業力、外道印記與契約業力都消完了。但,請注意,外道願業力消完,不等於就此由黑轉白,身上黑氣全沒了,也不等於干擾就從此掰掰,不會再來了!如果自我心性提升的速度沒有跟上經文量的速度,身心靈的狀況雖然也會有進步,但進步的幅度並不會太大;甚至有人還是黑氣滿滿、干擾滿滿、絲毫不見改善。這個答案有些殘酷,卻是眾生要面對的事實!
    這也是很多人常會於迴向公告時,收到佛菩薩的善意提醒:「口誦心要轉,心性要提升。」當您也收到此善意提醒時,請您一定要深刻自我反省,目前執著、想不開的盲點在哪裡,唸經固然重要,但千萬不要為了只是衝經文數量,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是「修心」!
    學佛要知道為何而學佛,唸經更要知道為何而唸經!知道因何而做,知道自己目標在哪裡的人,才會將修習佛法當成是一生的志業,不會順著人言、潮流飄來盪去,找不到自己的立足點。更不會因外境的引誘、挫折的考驗、干擾的打擊,而讓初發心冷卻,輕易起退轉心。
    明朝劉伯溫寫了一首著名的《勸世偈頌》:「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見青松不見花。」這首偈以青松和花比喻人的善惡因果,「善」像青松,「惡」似花朵。眼前青松給人的感覺,絕對不如美麗的花朵那樣出色,但,有朝一日遇到風霜雨雪的打擊,就只看到青松依然傲然挺立,而美麗的花朵早已不復見了。
    若將這首勸世詩用於學佛上,道理亦能相通。修行路,是一條漫長、艱辛,且眼下看不到收穫的「耕耘路」。當下的您可能時常覺得「有好多的經文要唸,似乎看不到有唸完的一天」,但,如果您能細細去思量、比較,兩年前與現在的您;修行更久的人,則比較十年前跟現在的您,一定能看出些許的差異性!有些人一生中無所事事,有些人只是追求著物慾享受,當世人還在渾渾噩噩,不知道人生目的為何時,您已經從內而外,一層一層的慢慢褪除跟隨已久的習氣,真是可喜可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造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皆是因果下的產物,但因果歸因果,修行歸修行;人需要修行就是因為有所不足,所以才要提升心性,改善自己的行為與思想,除了因果之外,修行可漸漸改善人生不好的一面,能夠由不圓滿逐漸變得圓滿。」
    修行的好處在哪裡?看完以上三則分享,不知道您找出答案沒有?學佛、信佛的目的不在求佛保佑,而是讓人們遇事時,心能冷靜,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一場流行疾病的發生,考驗出了人性的貪婪與慈悲;社交距離則拉開了人跟人之間的互動,對於已長久習慣於群居的人類來說,此時此刻正是滌淨自我身心的最佳時機,您開始唸經了嗎?希望眾生一起來加入唸經修行的行列!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