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供應管理早點名_永續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斗大的標題:「驚!稻江學院突宣布退場 師生一個不留」,這是個必然還是個偶然,的確都耐人尋味。宗教家相信因果所以稱為必然,但科學家認為屬機率問題者都是偶然,不同角度有不同思維,這也是精彩之處。「永續」的議題從2015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簡稱「COP 21」開始,被賦予更多的關注,而近些年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不遺餘力的推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也逐漸讓很多人思考永續的範疇與意義。而身為供應管理的一員,也不能不知道美國ISM(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在2008與2012間也分別提出永續的倡議(ISM Principles for Sustainability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題外說一下,筆者很認同ISM對永續的範疇定義:「在不損及後代子孫資源下的經濟發展。」
的確,永續這個議題,小到企業、組織,大到國家政府,再延伸到地球的永續,是許多人一輩子努力的方向與目標,也是個大哉問。筆者也有個反思,在這些國際永續架構之前,仍舊有非常多的企業歷經百年以上,在沒有這些準則或倡議的提出之前,這些百年企業是如何辦到的?或許師法這些企業的做法也可以取得一些寶貴經驗。而說到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百年企業最多的話,不是以製造業出名的德國,也不是最早實現工業革命的英國,而是奉行一生懸命精神的日本。目前全世界中,百年企業的國家日本以一倍以上的數量(27,000家以上)超越第二的美國,而超過200年以上的國家,日本也超過3,100家,其次德國837家,荷蘭222家,法國196家,其中不乏三百,四百,甚至五百年以上的企業。若以日本企業比例來說,百年以上的企業約占日本企業約1%的比例不可謂少,這些企業是如何辦到的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筆者曾聽取日本百年企業加賀屋董事 德川 信誠(重人)先生精彩演講,講述百年企業的精隨,當中有三個要點:「核心」、「專注」、「利他」。建立屬於企業的核心,這的確也是經營者都在思考的問題,也符合商業模式九宮格中的價值主張;其次專注於技術或服務的精進,電影一代宗師中提到: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就是不斷精進的過程;最後,透過利他的角度取得最穩定的共振頻率,這與現今高度競爭強調利益極大化而多所排他的手段大相逕庭,但要從另個角度思考也頗有道理,能利他也皆為有餘裕與能力者。這三點百年企業的精髓不也值得身為供應管理的人員好好斟酌思考,進而協助企業永續。
最後,分享一個疫情當下的最近心得,也與永續的概念有些搭接。世上有兩種人會變強,其一是立志打敗所有人的人,為了爭取最高榮譽與績效,勢必精銳盡出也奮力往前,這樣的人會變強;另一類是立志想幫助很多人的人,悲憫蒼生,為了能夠有多點能力可以幫助很多人,勢必要讓自己變強。從結果論觀之,立志打敗所有人的人的終身成就一定比立志想幫助很多人的人來的成就還來的高,因為過程中後者需要將資源與機會分享出去,但若以影響力觀之,則後者更接近永續的概念,「利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商在全球製鞋廠超過3000多家,每3雙鞋就有1雙是台廠製造。日前報導品牌大廠砍單逾8成導致製鞋業龍頭「寶成」日前也傳出放無薪假。Nike近幾年力邀微軟與蘋果進入高層,包含蘋果庫克也於2016年進入NIKE首席獨立董事,於是當製鞋毛利蘋果化將成為製鞋業的夢靨,也反映了後疫情時代的供應管理轉變。
後疫情時代的大政府將成為支撐經濟的主流趨勢,戰後嬰兒潮的老化、全世界出生率的下降、從二戰後走了75年的全球化後的反求全化浪潮所興起的保護主義,中美貿易大戰的衝擊,這些都是讓大政府時代來臨的因素,需求不再豐沛導致供應鏈的管理也將走入唯穩時代,如何超前佈署考驗著每位供應管理的專業人員。
後疫情時代,「信任」是市場恢復的最大障礙,而疫情催化了保護主義與進程,在大政府與風險的意識抬頭下,產業需要關注到產業聚落的佈署與分配,國家分散與客戶分散將成為後疫情時代下的思考點。
全世界幾乎為了這次新冠病毒,扭轉了原本2020的期待。疫情的發展讓整個經濟市場也由原本供應端的不穩定所造成可能的斷鏈風險,一直演變至後來的市場需求凍結而壟罩著全世界的經濟衰退。面對疫情,供應管理人員該如何面對拆解當前危機已成為組織運營關鍵的重要時刻,筆者就當前局勢判斷、決策先後與思考重點與讀者們分享
[直播現場]新冠病毒疫情可能是十年來最大的黑天鵝降臨,在供應鏈秩序大亂、總體經濟混沌,供應管理人員該何去何從?我們認為,這次的病毒不長眼,讓供應鏈、組織政策制定者的能力都相對有限,所以組織受衝擊的大小全決定在組織的行動上。面對這隻來勢洶洶的黑天鵝,與其坐困愁城,不如現在儲備精力成為危機後跳最高的奇兵
根據德勤全球首席採購長的最新調查報告(The Deloitte Global Chief Procurement Officer Survey 2019)中指出,受訪企業的採購長(CPO)將成本降低和風險減輕視為其組織在未來12個月中的首要任務。由此觀之,不論組織進行何等策略,最終結果都將反映到成本
台商在全球製鞋廠超過3000多家,每3雙鞋就有1雙是台廠製造。日前報導品牌大廠砍單逾8成導致製鞋業龍頭「寶成」日前也傳出放無薪假。Nike近幾年力邀微軟與蘋果進入高層,包含蘋果庫克也於2016年進入NIKE首席獨立董事,於是當製鞋毛利蘋果化將成為製鞋業的夢靨,也反映了後疫情時代的供應管理轉變。
後疫情時代的大政府將成為支撐經濟的主流趨勢,戰後嬰兒潮的老化、全世界出生率的下降、從二戰後走了75年的全球化後的反求全化浪潮所興起的保護主義,中美貿易大戰的衝擊,這些都是讓大政府時代來臨的因素,需求不再豐沛導致供應鏈的管理也將走入唯穩時代,如何超前佈署考驗著每位供應管理的專業人員。
後疫情時代,「信任」是市場恢復的最大障礙,而疫情催化了保護主義與進程,在大政府與風險的意識抬頭下,產業需要關注到產業聚落的佈署與分配,國家分散與客戶分散將成為後疫情時代下的思考點。
全世界幾乎為了這次新冠病毒,扭轉了原本2020的期待。疫情的發展讓整個經濟市場也由原本供應端的不穩定所造成可能的斷鏈風險,一直演變至後來的市場需求凍結而壟罩著全世界的經濟衰退。面對疫情,供應管理人員該如何面對拆解當前危機已成為組織運營關鍵的重要時刻,筆者就當前局勢判斷、決策先後與思考重點與讀者們分享
[直播現場]新冠病毒疫情可能是十年來最大的黑天鵝降臨,在供應鏈秩序大亂、總體經濟混沌,供應管理人員該何去何從?我們認為,這次的病毒不長眼,讓供應鏈、組織政策制定者的能力都相對有限,所以組織受衝擊的大小全決定在組織的行動上。面對這隻來勢洶洶的黑天鵝,與其坐困愁城,不如現在儲備精力成為危機後跳最高的奇兵
根據德勤全球首席採購長的最新調查報告(The Deloitte Global Chief Procurement Officer Survey 2019)中指出,受訪企業的採購長(CPO)將成本降低和風險減輕視為其組織在未來12個月中的首要任務。由此觀之,不論組織進行何等策略,最終結果都將反映到成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為符合ESG企業供應鏈採購要求, 於是我早在2年前提案給公司, 並獲得同意展開ESG報告及碳盤查報告製作及第三方認證工作。   經歷些許挑戰與溝通, 於今年7月順利取得的三方查證, 剛好銜接國際大客戶要求, 供應商必須提供此2份報告, 才能成為合格廠商,幸好我們做好準備, 能有
日本企業界相當推崇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理念,以其深厚的經營哲學和實踐經驗,為現代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引導。綜合稻盛和夫先生的的經營大原則,大致涵蓋了人本主義、全員參與、現場主義、改善主義、現金主義、阿米巴經營和目標管理,這些原則相互補充,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經營體系。
Thumbnail
永續經營V.S.短視近利 全世界企業大大小小千千萬萬,然而能笑到最後的,又有幾許人? 《基業長青》不是要來介紹那些命特別長的公司,而是被作者柯林斯譽為「高瞻遠矚」的企業。書中焦點關注它們的兩大特質:堅定的核心理念與踏實的願景實踐。 本書所談不僅限於企業管理,更能套用到身為「小螺絲釘」的我們的人生中。
Thumbnail
曾擔任京瓷創辦人、日航前会長稻盛和夫副手的大田嘉仁出版《稻盛和夫創造奇蹟的15個處世智囊:貼身30年,「親信中的親信」才會目擊的私房故事》,講述了稻盛和夫2010年出手拯救日本航空擔任会長時一個其經營哲學的故事。 總結而言,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與經營哲學,可以說就是:將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
Thumbnail
相信世代三月的一場 ESG 青年學校課程,邀請到相信世代社群裡的未來學家黑喜,作為未來敘事工場創辦人的他,來和大家介紹究竟什麼是「未來學」?日本又是如何透過這套未來思考的方法,勾勒出每五年一次的「前瞻研究」,從未來的預測到對社會的想像,進而聚焦在「永續領域」,並推動由上而下的具體實踐!
  長壽企業培養繼承人的特點 後藤俊夫歸納長壽企業的原因,首先就談到: 立足於長期視野的企業經營理念,短期10年、中期30年、長期100年,這是為三代之後做準備。這裡所謂的“短期10年”,是指決定繼承人,對其進行培養和教育,使其可以繼承家業的時間為10年;“中期30年”,是指繼承家業後自己
Thumbnail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認為,根據個人選擇的「思考方式」,既能創造出美好的人生,也可能將其毀滅。在人生中遭遇到意料之外的阻礙,思考前進方向時,一切都得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判斷,而這一個個的判斷累積下來,所呈現的便是自己一生的成果。因此在迷惘時,能夠擁有做為判斷基準的正確「思考方式」,才會這麼重要。
30年前,當我剛踏入職場時, 「永續」這個詞似乎還沒那麼熱門。 如今,不只是熱門詞彙, 更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資深的工程顧問和企業主管, 我想與您分享如何說服老闆投入資源, 邁向永續之路…   ★建立永續認知:從塑膠袋說起 你還記得嗎?早期的便利商店, 買任何東西都會
Thumbnail
這位在日本被譽為「經營之聖」,一生傳奇的偉大企業家 稻盛 和夫。他是如何做到二十一世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領導者?除了關心商業績效,他更關心的是生命的課題。他強調「億萬人類的靈魂共同追求的價值,應該來自於活著的時候為這個世界做出多少項貢獻,簡單說,生命要為他人服務才能顯現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們為符合ESG企業供應鏈採購要求, 於是我早在2年前提案給公司, 並獲得同意展開ESG報告及碳盤查報告製作及第三方認證工作。   經歷些許挑戰與溝通, 於今年7月順利取得的三方查證, 剛好銜接國際大客戶要求, 供應商必須提供此2份報告, 才能成為合格廠商,幸好我們做好準備, 能有
日本企業界相當推崇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理念,以其深厚的經營哲學和實踐經驗,為現代企業提供了寶貴的引導。綜合稻盛和夫先生的的經營大原則,大致涵蓋了人本主義、全員參與、現場主義、改善主義、現金主義、阿米巴經營和目標管理,這些原則相互補充,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經營體系。
Thumbnail
永續經營V.S.短視近利 全世界企業大大小小千千萬萬,然而能笑到最後的,又有幾許人? 《基業長青》不是要來介紹那些命特別長的公司,而是被作者柯林斯譽為「高瞻遠矚」的企業。書中焦點關注它們的兩大特質:堅定的核心理念與踏實的願景實踐。 本書所談不僅限於企業管理,更能套用到身為「小螺絲釘」的我們的人生中。
Thumbnail
曾擔任京瓷創辦人、日航前会長稻盛和夫副手的大田嘉仁出版《稻盛和夫創造奇蹟的15個處世智囊:貼身30年,「親信中的親信」才會目擊的私房故事》,講述了稻盛和夫2010年出手拯救日本航空擔任会長時一個其經營哲學的故事。 總結而言,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與經營哲學,可以說就是:將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
Thumbnail
相信世代三月的一場 ESG 青年學校課程,邀請到相信世代社群裡的未來學家黑喜,作為未來敘事工場創辦人的他,來和大家介紹究竟什麼是「未來學」?日本又是如何透過這套未來思考的方法,勾勒出每五年一次的「前瞻研究」,從未來的預測到對社會的想像,進而聚焦在「永續領域」,並推動由上而下的具體實踐!
  長壽企業培養繼承人的特點 後藤俊夫歸納長壽企業的原因,首先就談到: 立足於長期視野的企業經營理念,短期10年、中期30年、長期100年,這是為三代之後做準備。這裡所謂的“短期10年”,是指決定繼承人,對其進行培養和教育,使其可以繼承家業的時間為10年;“中期30年”,是指繼承家業後自己
Thumbnail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認為,根據個人選擇的「思考方式」,既能創造出美好的人生,也可能將其毀滅。在人生中遭遇到意料之外的阻礙,思考前進方向時,一切都得依照自己的「思考方式」進行判斷,而這一個個的判斷累積下來,所呈現的便是自己一生的成果。因此在迷惘時,能夠擁有做為判斷基準的正確「思考方式」,才會這麼重要。
30年前,當我剛踏入職場時, 「永續」這個詞似乎還沒那麼熱門。 如今,不只是熱門詞彙, 更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資深的工程顧問和企業主管, 我想與您分享如何說服老闆投入資源, 邁向永續之路…   ★建立永續認知:從塑膠袋說起 你還記得嗎?早期的便利商店, 買任何東西都會
Thumbnail
這位在日本被譽為「經營之聖」,一生傳奇的偉大企業家 稻盛 和夫。他是如何做到二十一世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領導者?除了關心商業績效,他更關心的是生命的課題。他強調「億萬人類的靈魂共同追求的價值,應該來自於活著的時候為這個世界做出多少項貢獻,簡單說,生命要為他人服務才能顯現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