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偶遇荔枝樁象的早晨

      運動完的路上發現一隻翅膀朝地、六腳朝天的昆蟲在掙扎,好心將它翻個面,第一次幫它翻身時,它還巴著我的手不放,我一急它又翻成翅膀向下的模樣,第二次才就援成功,因為沒見過這種蟲,就順手拍個照作紀念,沒想到走沒幾步又遇到一隻同種類的朝天昆蟲,只好再度出手營救,我心想:這不會是什麼可惡的害蟲吧?是因為下雨才飛到走廊避雨嗎?
      我才在臉書貼文沒多久,大女兒就打電話給我,問我人是不是還在學校?她很緊張地告訴我,那隻昆蟲就是鼎鼎大名的荔枝樁象,是害蟲沒錯,而且還有毒,要我趕快去洗手,我當下趕快找個洗手台,把雙手徹徹底底地洗乾淨,沒想到我這婦人之仁差點害到自己。
      剛剛在網路爬文,關於荔枝樁象的資料還不少,這種樁象喜歡在龍眼、荔枝、台灣欒樹等嫩芽上,是會讓農民很頭痛的害蟲,我女兒之所以要急著打電話給我的原因是荔枝椿象受到驚擾時,會分泌出臭液,如果不甚觸碰,便會造成皮膚灼熱、潰爛,如果噴濺到眼睛更是危險,可能導致失明。
      荔枝椿象的可怕之處不是只有毒性而已,它還有很強的繁殖能力,產卵期在2月到8月,全盛時期則在4到5月,天哪!那不就是現在嗎?一到二週後蟲卵就開始竹中月弓木孵化,成長為一至五齡期的紅色若蟲,兩到三個月之後,再成長為咖啡色外表的成蟲,其生命週期為一年,夏季是荔枝樁象最活躍的季節。恐怖的是荔枝樁象不僅僅出現在龍眼、荔枝樹上,在家門外的窗簾、牆壁甚至是衣物、盆栽都看到荔枝椿象的卵,每次產卵約14粒,因此在香港的俗稱就叫14粒,每隻雌蟲一生平均交尾可達10次以上,一生產卵5到10次,所以少則可生70隻小荔枝樁象,多則可生140隻小荔枝樁象,然後這些小荔枝樁象若又有二分之一是雌蟲,又繼續繁殖下一代,真的會是很恐怖的循環。
      所以萬一真遇上這種害蟲該怎麼辦?像我那樣伸手去碰觸是非常不智的,因為可能荔枝樁象一緊張,就直接噴射毒液了,我遇上的那二隻可能是被雨淋濕了,或是本來就懨懨一息了,才讓我逃過一劫,一般而言,如果遇上還不會飛的若蟲,肥皂水是最佳法寶,根據實驗結果證實,荔枝椿象就會因呼吸作用被阻礙,一分鐘內窒息而死,但要瞄準腹部才可以達到效果,這跟殺蟑螂好像有異曲同工之妙。
      荔枝椿象也是外來種,原產地是中國東南各省,在1999年時首度在金門發現,2008年也入侵台灣本島,官方直到2012年才開始發布疫情警告,但大部分的人還是不熟悉荔枝椿象,直到許多果農在採收期被攻擊,脖子、手臂、胸部被臭液噴到,出現腐蝕性傷口,甚至嚴重者還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才引起注意。
      如今,不僅僅是龍眼、荔枝等果樹,連台灣欒樹、無患子等行道樹,也都找得到荔枝椿象的蹤跡,荔枝椿象的成蟲不擅飛行,人們的肩膀成了停靠站,當人類出現習慣性的驅趕動作時,就可能被荔枝樁象噴出的臭液所傷害。如果有機會看到荔枝椿象的卵,不妨直接將其剝除弄破,避免孵化出更多的幼蟲。
      最後,資料中還提及,人們不分青紅皂白想除荔枝椿象而後快,一般人很容易誤會的「紅姬緣椿象」,是一種喜歡群聚的樁象,感覺就像是一堆枸杞放在一起,這種昆蟲對人無害,長長細細的外表也跟荔枝椿象長的完全不一樣,不要誤殺無辜,台灣已知椿象有41科600多種,若真的不確定,可進一步請教專家。另外也有專家改採友善的防治方法,找來天敵少、容易大量繁殖的平腹小蜂來防治荔枝樁象,目前已漸漸看到成效。
      一隻小小的昆蟲引發了我對自然生態的學習動機,感受到天地之奧妙,萬物環環相扣無法區隔,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更應擔負起永續發展,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職志,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