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看劇 還能 兼具成長?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多朋友、年輕人跟我聊天的時候,會好奇問到我都哪裡獲取一些奇奇怪怪的邊角知識呢?關於這個話題,我從來不藏私的會與他們分享,因為總覺得如果有更多的人一樣對於各種存在於各領域的事物好奇並進入一個新世界探索,那麼這地球總會有更多人也會用更大的心胸來對待其他人事物。越是靠近知識感知其淵博,越是自覺渺小心生敬畏心。

閱讀方向

除了案頭一直有各種看完了看到一半還沒開始的書籍之外,每天打開電腦也會有各式電子報形式的推送,這類信息大多會看看標題,想想文章可能的方向後,視情況打開文章。但近年來這樣的推送源逐步在被自己退訂,一方面利用「標題」取巧投機「騙取」點擊的比重在逐步提昇,現在我會因為一篇過分使用標題換點擊的文章而取消訂閱,一方面則是這樣的形式似乎用戶也在快速流失。大家都轉向看一些輕鬆沒負擔(也沒營養)的消息,或是看 YouTube、聽 Podcast...等方式,更少時間會打開郵件了。從而也導致這樣的創作者在逐步消失。
除此之外,當出現各種新領域的購置需求時,或是有新的念想要進入新敗家世界時,就會認真去找類似「愛好者」俱樂部一類的論壇,用心沉浸在裡面混個一兩週時間(如果耐心允許的話),這時總會在裡面找到各個領域的「隱藏大神」,他們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如同精神領袖一般,要不就是喊水會結凍似的對各種該領域的事物有點評話語權,要不就是認真撰寫的比較心得、深度技術分析文章...等都很有水準。這樣很能節省許多無謂的時間、金錢與精神浪費,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這種「做功課」的時間,個人也是頗能怡然自得的花時間精神,並且真切也獲得了不少幫助。
再來則是更底層的基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的擴展。我一直覺得如果關在自己囿限的小圈子裡面,那麼永遠就不會有更多論證的機會去探索外部與驗證自己的觀念對否。這一方面的基礎,可以從跟長者、智者的對話中習得,可以看一些較偏精神思想層面的書籍,還有個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其實就是「看影視作品」。

影像作品的時代

這是一個「影像視覺」為第一生產力的時代,當過剩的頻寬在第一次互聯網泡沫化發生後,反倒推波助瀾的成了進十幾年來最重要的科技進步基礎,我們也飛快的從傳呼機(B.B.Call)、功能型手機、智慧型手機、文字信息、多媒體信息、即時通訊軟體...等發展到現在這個什麼都是影像影視的時代。因為帶寬已經不是制約的要素了,大家都有著豐沛的頻寬可以快速便捷的下載高質量的影音,或是使用高品質的串流服務如:Netflix、YouTube、Spotify...等,而影音作品的內容創作,就開始生機盎然的勃發爆炸了。
自己過去會利用閒暇時間看日劇、歐美劇,再逐步觀看設定恢宏的大陸歷史劇,這幾年則是被很多勇敢挑戰不一樣話題題材的台灣劇以及製作精良編劇巧妙的韓劇折服。這些時光看似都在消磨時間,但其實每一部看過的電影與劇集,只要能讓自己多一個心眼在感受,一樣不啻為很好的「開眼界」來源。例如近日話題正夯的韓劇 - 機智醫生生活Netflix 連結),在不斷被身邊直接、間接話題「提示」到後,也決定在不要先看任何先導介紹的情況下,直接進入這個故事。這才發現幾個意外驚喜:
「找不到壞人」 - 從第一集進入故事開始,就以為遺產留下這個龐大的醫療集團的戰爭,應該會讓故事走入正反兩方鬥智鬥勇鬥狠的情節,想不到很快就結束這個議題,用不太可思議的設定來結束這個話題。還在滿心問號的過程中,就會在故事發展後半才知道這樣的設定是多有意思也多能合乎這個故事想要傳達的精神。這裡可以想到生活中也絕非什麼事情都是只有你死我活的對立性,很多時候老祖宗說的「吃虧就是佔便宜」概念,不也正合乎了任何情勢中,對立開戰,絕對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
「每集一次練團」 - 我很喜歡這部劇看著看著就巧妙的用一次練團,不一樣的曲子曲風詞句來映襯劇情。當然我是個韓文完全門外漢,也對韓國文化自學生時代因為體育活動的民族對立情節導致是真正的空白許久。所以如果更了解整個韓國背景、歷史文化、音樂影視...等,一定會「挖掘出」更多有意思的點。而英文的劇名:HOSPITAL PLAYLIST更覺得好適合作為本片的副標題。(其實如果作為劇名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呀~)看了兩三集後,感覺這樣的巧思還要能跟上每一集的設定,足見編劇功力。
「親情愛情友情」 - 這三種情愫,貫串全劇12集緊密環繞。友情中夾雜著若有似無的愛情。深厚的親情又剪不斷理更亂的纏繞糾葛。觀眾可以在其中找到太多與自己生活能投射的面向並隨之產生共情效應,所以有一說是每集就準備好紙巾,有太多點可以好好發洩一番了。而這也是我們真實生活中一樣無法逃避的三個議題,無論事業發展如何,還是要回歸自己的人生,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建立的家庭或與社交圈有深深淺淺的關聯。你不能迴避這一門課,而更應該去面對這個考題,找到自己的解答,對得起自己的人生。
「生死健康」 - 在醫院中,每天就是一連串的生與死,健康與患病。儘管電視劇會有加油添醋之處,但是想必在真實醫院之中,這就是每日的場面。我們在這個值得被銘記的2020年,一切的慌亂,一切的遭遇,一切的壓力,都應該更被好好反省思考自己的這一生走到現在,還有什麼爭名奪利的兇狠需要去計較嗎?因為死神不會計較,病毒不會計較,他們都一視同仁的給予迎頭痛擊。要認真的去珍惜每一刻,儘管老生常談,卻只有自己親身實踐了,才能不留遺憾。
看劇本就是放鬆開心的,當然也不必帶著「評審」的武裝心情去專心認真的看。上述的弦外之音與觀察,作為一個示例,其實每部作品後面都有著原創與改編編劇的心思,或許勸善,或許抒發什麼情緒。我們大可只被聲光刺激給「爽快」的度過,但能同步的吸收思索自己的各種觀念,豈不是一箭雙鵰般的樂事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一段時間連續寫下來,在極有限的程度中打擾身邊的幾位好友,沒有利用自己既有的社交網路作任何的廣而告之,也沒有認真積極的去各個社群團體裡面自薦做球。 除了希望這樣「連續」的事情本身可以讓值得被回味的2020年多一件得以被追溯的媒介外,更有一份是期許能磨練到自己的心性。看看能堅持到什麼程度,與用什麼樣
氣候如斯炎熱,但似乎對疫情並沒有什麼抑制作用!或許是因為颱風將周遭所有雲氣水氣都給吸收離開,導致天空是晴空萬里,熾熱難耐。 一如既往地甦醒、早課後,拿出秤量出需要的咖啡粉,倒入濾壓壺,Apple Watch 按下五分鐘倒數,時間到壓下再等一分鐘,分成兩杯。這是一種不熟悉的咖啡萃取方法。從早期使用
這個「課題」,一百個人應該會有一萬種以上的解釋與方法。世間萬事本來就應該多姿多采的多樣化發展,所以也很難會有一定的「標準解法」,只有在對的時間、對的人、對的方法...等因緣俱足之時,才能有那種「水到渠成」的奇妙快感發生。再說,在人生路上受到太多人的恩惠與指導,如果就因此想托大作個「標準教材」那也未免
近十年左右,就在進入社會也滿了十年的一個里程碑,決定讓自己有個完全不同的生活轉換,不要天天都是工作工作工作,也想自我挑戰一個人的寂寞並享受之。 訓練中心的緣份 當時為了申請幾所目標學校,下決心要先考 IELTS。由於人在成都,當然就只能就近找合適的訓練中心。印象中去了三個地方,第一個是私人家教類型
前幾天寫了篇「競合關係」的文,在 background research 的過程中,慢慢也逐步強化觀念中關於「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正與反共生共存」的類似概念。想起一陣子前讀過的一篇文章,延伸出了關於 南懷瑾 老師的一段對《論語別裁》的解釋。 《論語別裁》引述如下: 【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
今天來沉澱一下先前看到的行業知名製作人 - 陳鎮川 發的一篇關於疫情於行業的影響之感觸,文章雖然過了一個多月,卻仍有一定的感觸力,尤其對於重災區中的重災區行業 - 演出行業,更是有一定的警醒作用。
這一段時間連續寫下來,在極有限的程度中打擾身邊的幾位好友,沒有利用自己既有的社交網路作任何的廣而告之,也沒有認真積極的去各個社群團體裡面自薦做球。 除了希望這樣「連續」的事情本身可以讓值得被回味的2020年多一件得以被追溯的媒介外,更有一份是期許能磨練到自己的心性。看看能堅持到什麼程度,與用什麼樣
氣候如斯炎熱,但似乎對疫情並沒有什麼抑制作用!或許是因為颱風將周遭所有雲氣水氣都給吸收離開,導致天空是晴空萬里,熾熱難耐。 一如既往地甦醒、早課後,拿出秤量出需要的咖啡粉,倒入濾壓壺,Apple Watch 按下五分鐘倒數,時間到壓下再等一分鐘,分成兩杯。這是一種不熟悉的咖啡萃取方法。從早期使用
這個「課題」,一百個人應該會有一萬種以上的解釋與方法。世間萬事本來就應該多姿多采的多樣化發展,所以也很難會有一定的「標準解法」,只有在對的時間、對的人、對的方法...等因緣俱足之時,才能有那種「水到渠成」的奇妙快感發生。再說,在人生路上受到太多人的恩惠與指導,如果就因此想托大作個「標準教材」那也未免
近十年左右,就在進入社會也滿了十年的一個里程碑,決定讓自己有個完全不同的生活轉換,不要天天都是工作工作工作,也想自我挑戰一個人的寂寞並享受之。 訓練中心的緣份 當時為了申請幾所目標學校,下決心要先考 IELTS。由於人在成都,當然就只能就近找合適的訓練中心。印象中去了三個地方,第一個是私人家教類型
前幾天寫了篇「競合關係」的文,在 background research 的過程中,慢慢也逐步強化觀念中關於「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正與反共生共存」的類似概念。想起一陣子前讀過的一篇文章,延伸出了關於 南懷瑾 老師的一段對《論語別裁》的解釋。 《論語別裁》引述如下: 【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
今天來沉澱一下先前看到的行業知名製作人 - 陳鎮川 發的一篇關於疫情於行業的影響之感觸,文章雖然過了一個多月,卻仍有一定的感觸力,尤其對於重災區中的重災區行業 - 演出行業,更是有一定的警醒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Thumbnail
現代人習慣獨自用手機或電腦看電影。但是進電影院,與眾人一起看電影,氣氛與自己一人有很大不同。走入電影院,有點像走入教堂,因為兩者都是一種隔離,隱密的庇蔭所在,藉著對未來(天堂來世)的盼望,暫時忘掉現實(人間)的煩腦。
Thumbnail
雖然是改編作品,但《3體》靠著強大的團隊與編劇功力,確實是一部娛樂性極高的作品,而因為文革背景而在戲外引發的爭議,也似乎意外地反而更增加了這部影集的討論度。
要不要買實體書,甚至是電子書?其實是資訊量問題。20年前買書還可以保存,現在不只有電子書搶市場,更有一堆影片。 網路時代剛開始,文字跟圖片已經開始增多,但人類接收的資訊量還沒有爆炸,畢竟文字、圖片閱讀還是相對較慢的,書本的保存跟翻閱優勢還有。 可是當網路進入大量影片時代,人人創作、紀錄的資訊開始
Thumbnail
很多人推的《全知讀者視角》,在電影上映前,先惡補劇情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重要的是,知道這些資訊的界線在哪,並且針對需要不斷地去尋找並且判斷更多更可靠的資訊來源,我們才不會在資訊洪流中迷失方向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Thumbnail
現代人習慣獨自用手機或電腦看電影。但是進電影院,與眾人一起看電影,氣氛與自己一人有很大不同。走入電影院,有點像走入教堂,因為兩者都是一種隔離,隱密的庇蔭所在,藉著對未來(天堂來世)的盼望,暫時忘掉現實(人間)的煩腦。
Thumbnail
雖然是改編作品,但《3體》靠著強大的團隊與編劇功力,確實是一部娛樂性極高的作品,而因為文革背景而在戲外引發的爭議,也似乎意外地反而更增加了這部影集的討論度。
要不要買實體書,甚至是電子書?其實是資訊量問題。20年前買書還可以保存,現在不只有電子書搶市場,更有一堆影片。 網路時代剛開始,文字跟圖片已經開始增多,但人類接收的資訊量還沒有爆炸,畢竟文字、圖片閱讀還是相對較慢的,書本的保存跟翻閱優勢還有。 可是當網路進入大量影片時代,人人創作、紀錄的資訊開始
Thumbnail
很多人推的《全知讀者視角》,在電影上映前,先惡補劇情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重要的是,知道這些資訊的界線在哪,並且針對需要不斷地去尋找並且判斷更多更可靠的資訊來源,我們才不會在資訊洪流中迷失方向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常常覺得現在這世代開直播的人自然而然的做直播這件事,從一開始不明白的這東西誰看,到現在自己只看人開直播,我分析了我這時間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