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援引再現與意義挪用-淺介何子彥的〈無名與名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2019年台灣亞洲雙年展雙策展之一的何子彥(Ho Tzu Nyen ,1976-)的單幕正反雙投影裝置〈無名與名字〉(The Nameless and the Name,2015-2018),乃將其〈無名〉(The Nameless,2015)和〈名字〉(The Name,2015)兩件錄像作一結合發展出的錄像裝置。源自其長期發展由A到Z的許多東南亞關鍵字影像,透過關鍵字組搜集網路上影像素材,「演算」展開歧異詮釋東南亞字條的影像計畫《東南亞關鍵詞典》(The Critical Dictionary of Southeast Asia)。爾後,藝術家又從這些網路上關鍵字演算搜集來的影像,發展出他那關於字條自身的詮釋,例如:T與W,即是虎(Tiger)與虎人(Weretiger),藝術家再從中發展許多獨立的錄像裝置。如〈兩隻或三隻老虎〉(2 or 3Tigers,2015)、〈一隻或幾隻老虎〉(One or Several Tigers,2017)等作品,探究回應馬來亞虎、山下奉文(1888-1946,奇襲佔領新加坡,後稱其馬來亞之虎),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等相關新加坡殖民史的議題。〈無名與名字〉即是同樣從《東南亞關鍵詞典》中的G與L發展出的一件錄像裝置。
〈名字〉關於一美帝虛構的共黨研究專門作家Gene Z.Hanrahan。G,即藝術家對他(們)的考究,他(們)撰寫的《馬來亞的共產主義鬥爭》(The Communist Struggle in Malaya,1954)內含作為學者無法觸及的軍事機密,因此藝術家質疑此乃美國在冷戰時期為出版反共書目所虛構出來的學者、人物。於是藝術家剪接許多好萊塢電影裡頭有關「作家敲鍵寫稿」的畫面,輔上他(們)的著作書目錄與光柵片劇照當作「證據」,形構美國版本(官方/好萊塢/反共意識型態)的Gene Z.Hanrahan。L,相對美國虛構的幽靈寫手,〈無名〉關於多重歷史幽靈組成的越籍馬共賴特(Lai Teck,1901-1947)。同樣援引電影畫面剪接而成,從梁朝偉(1962-)的多重身份下手,剪輯歷來電影片段形塑賴特簡史。「他」非常神秘,由眾多假名疊合其真身,先後作為法、英、日等國間諜,潛入馬國共黨期間甚至爬上權力頂點-總書記,致使許多馬共因其洩密慘遭被捕,甚至處決。長遠看,其在位導致馬共積弱不振。於是〈花樣年華〉(2000)、〈2046〉(2004)裡的色情/武俠/科幻作家,〈色戒〉(2007)裡的情報頭子/偽滿魁儡等角色,這些歷史時序巧妙共時在當下組成賴特的生命史。
於是,我們觀者在現場看著真實出版(美方出資出版)的反共書目,同時接著往來左右看著影像反覆變動的光柵片劇照,光柵片的兩面影像重疊感配合現場的單幕正反投影的錄像(G與L),觀者產生關於真偽身分、國族意識、國家機器與商業資本之間的關係思考。「借助想像力的虛構可以超越史料的記載,以這種方式它能令死去的事實復活……,同時事實和虛構也可能混合組成一個單獨章節的描述對象。」[i]可見歷史對象的真身隨局勢而變,關鍵在對隱於這些幻影人物背後的權力交織有所意識。電影作為歷史影像資料庫,在此補充說明與完整了何子彥的《東南亞關鍵詞典》,關於西方資本、殖民歷史,與電影影像的政治性。
〈無名與名字〉(The Nameless and the Name,2015-2018),光柵片劇照局部,圖片來源:個人拍攝
〈無名與名字〉(The Nameless and the Name,2015-2018),錄像片段擷取,圖片來源:
https://www.sindie.sg/2017/09/stop10-sep-2017-name-nameless-by-ho-tzu.html
〈無名與名字〉(The Nameless and the Name,2015-2018),錄像片段擷取,圖片來源:
https://www.sindie.sg/2017/09/stop10-sep-2017-name-nameless-by-ho-tzu.html

[i] 阿萊達.阿斯曼(Aleida Assmann)著,《記憶中的歷史》(Geschichte im Gedächtni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2017,頁129。

avatar-img
7會員
9內容數
鬼針織造的 Premiu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談古中國俠客文化於影視的再現,即不可避免的觸及李安所執導的《臥虎藏龍》與侯導的 《刺客聶隱娘》,兩者於國際影壇的大放異彩,表明被外邦認同的古代中國的重新建構, 此外,二者於劇情、語言使用、配樂選擇及拍攝手法等等安排上,那隱隱的重疊、對比性 同加深兩者並談的可能。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湯成紀下午藉故溜出門去小社辦找何恆豪。出門前交代行蹤,「去恆豪啊,好久沒看到他了,晚上帶來喝酒吧——跟他說范哥想他。」范重勛說著。湯成紀敷衍著大人,出門逃往宿舍。留在家裏,爸地也不是他獨有的,不如跑去找何恆豪,至少他還是湯成紀的。只是何恆豪也有他自己的事在忙,專注在電腦前面剪片,時不時地大聲喊話,隔
Thumbnail
文/張慕瑾(記者、書店店員,閒時寫字讀書。) 萬物有序,這個序該如何運行下去,從古至今都是順應自然法則,以維繫生靈間的平衡;但當平𧗾被強行打破,我們又該信奉哪套法則?由已故藏族導演萬瑪才旦所執導編劇的《雪豹》把命題搬上大銀幕,讓觀眾置身於遠離煩囂的雪地中,從現實與超現實交錯的故事中一探究竟。
Thumbnail
心得   雖都使用中文為書寫的語言,但在華文文學的世界中,仍可以清晰地從用字遣詞、字裡行間流漏的生活細節中,看出這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作家所書寫的作品。   本書作者黃凱德是新加坡人,生在台灣的我對新加坡的印象是地理或歷史課本上的「新加坡、韓國、香港與台灣是亞洲四小龍」這一句知識性、考試會
Thumbnail
出道三十周年紀念版,時間始於董啟章已〈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與〈少年神農〉分別得到聯合文學中篇小說首獎、以及短篇小說推薦獎。有趣的是,當年的評審直到會議結束前才知道:這兩篇作品來自香港,而且出自同一人之手。
Thumbnail
這部電影是李安導演執導的經典武俠巨作,描述武當大俠李慕白與女俠俞秀蓮之情、碧眼狐狸與武當之仇、玉嬌龍與碧眼狐狸之怨、新疆羅小虎與玉嬌龍之愛,刻劃一代大俠欲封劍歸隱、一介女俠盼情歸所愛、一隻狡狐為武術而走火入魔、一名女流願衝破桎梏擇其人生、一個男子游牧多年終覓得其生命最亮的那顆星
Thumbnail
[林承緯教授分享的部分] 林教授先播放了民國55年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紀錄片。 首先上場的是虎爺,教授說:「虎爺經過形塑之後,能不能成為網紅呢?以後大家知道的明星,就不全是好萊塢的電影明星,也許也會有虎爺。」 民藝與民俗的結合,帶來美與感動。像是古禮的傳統,穿木屐以及抬轎班的服裝,信眾的服裝、線
閱讀《末日儲藏室》,首先你會注意到的,是充滿異國情調的名字。 賈各、派特森、陳熹、塞維亞特、艾芊、蕾拉、玲、辛西亞、亞歷山大·赫拉托夫、吉馬。 如果稍微有點警覺,或者曾經讀過、思考過東方主義或後殖民等文化理論,你可能會對當中的異國情調感產生懷疑。不過,暫且假裝我們沒讀過這些(借用伯格
Thumbnail
人,存乎這個世界不過也是一名過客;當人身這個臭皮囊一旦在軀體抽離之時,還有什麼事物能一併帶走?財富?名譽?靈魂?掌聲…?前些日我到竹東拜訪了一位「阿廖」先生,他以一位客家人的身分畢生鑽研於原住民文化,最近他正著手撰寫泰雅族的族史。因為他的執著,幾十年來投入山區奉獻,曾經連續十天埋沒於山林,背包裡只準
Thumbnail
談古中國俠客文化於影視的再現,即不可避免的觸及李安所執導的《臥虎藏龍》與侯導的 《刺客聶隱娘》,兩者於國際影壇的大放異彩,表明被外邦認同的古代中國的重新建構, 此外,二者於劇情、語言使用、配樂選擇及拍攝手法等等安排上,那隱隱的重疊、對比性 同加深兩者並談的可能。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湯成紀下午藉故溜出門去小社辦找何恆豪。出門前交代行蹤,「去恆豪啊,好久沒看到他了,晚上帶來喝酒吧——跟他說范哥想他。」范重勛說著。湯成紀敷衍著大人,出門逃往宿舍。留在家裏,爸地也不是他獨有的,不如跑去找何恆豪,至少他還是湯成紀的。只是何恆豪也有他自己的事在忙,專注在電腦前面剪片,時不時地大聲喊話,隔
Thumbnail
文/張慕瑾(記者、書店店員,閒時寫字讀書。) 萬物有序,這個序該如何運行下去,從古至今都是順應自然法則,以維繫生靈間的平衡;但當平𧗾被強行打破,我們又該信奉哪套法則?由已故藏族導演萬瑪才旦所執導編劇的《雪豹》把命題搬上大銀幕,讓觀眾置身於遠離煩囂的雪地中,從現實與超現實交錯的故事中一探究竟。
Thumbnail
心得   雖都使用中文為書寫的語言,但在華文文學的世界中,仍可以清晰地從用字遣詞、字裡行間流漏的生活細節中,看出這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作家所書寫的作品。   本書作者黃凱德是新加坡人,生在台灣的我對新加坡的印象是地理或歷史課本上的「新加坡、韓國、香港與台灣是亞洲四小龍」這一句知識性、考試會
Thumbnail
出道三十周年紀念版,時間始於董啟章已〈安卓珍尼:一個不存在的物種的進化史〉與〈少年神農〉分別得到聯合文學中篇小說首獎、以及短篇小說推薦獎。有趣的是,當年的評審直到會議結束前才知道:這兩篇作品來自香港,而且出自同一人之手。
Thumbnail
這部電影是李安導演執導的經典武俠巨作,描述武當大俠李慕白與女俠俞秀蓮之情、碧眼狐狸與武當之仇、玉嬌龍與碧眼狐狸之怨、新疆羅小虎與玉嬌龍之愛,刻劃一代大俠欲封劍歸隱、一介女俠盼情歸所愛、一隻狡狐為武術而走火入魔、一名女流願衝破桎梏擇其人生、一個男子游牧多年終覓得其生命最亮的那顆星
Thumbnail
[林承緯教授分享的部分] 林教授先播放了民國55年北港朝天宮媽祖出巡紀錄片。 首先上場的是虎爺,教授說:「虎爺經過形塑之後,能不能成為網紅呢?以後大家知道的明星,就不全是好萊塢的電影明星,也許也會有虎爺。」 民藝與民俗的結合,帶來美與感動。像是古禮的傳統,穿木屐以及抬轎班的服裝,信眾的服裝、線
閱讀《末日儲藏室》,首先你會注意到的,是充滿異國情調的名字。 賈各、派特森、陳熹、塞維亞特、艾芊、蕾拉、玲、辛西亞、亞歷山大·赫拉托夫、吉馬。 如果稍微有點警覺,或者曾經讀過、思考過東方主義或後殖民等文化理論,你可能會對當中的異國情調感產生懷疑。不過,暫且假裝我們沒讀過這些(借用伯格
Thumbnail
人,存乎這個世界不過也是一名過客;當人身這個臭皮囊一旦在軀體抽離之時,還有什麼事物能一併帶走?財富?名譽?靈魂?掌聲…?前些日我到竹東拜訪了一位「阿廖」先生,他以一位客家人的身分畢生鑽研於原住民文化,最近他正著手撰寫泰雅族的族史。因為他的執著,幾十年來投入山區奉獻,曾經連續十天埋沒於山林,背包裡只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