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作為隱喻的建築-試讀書評

    這不是一本建築書,但也同時是一本建築書。當我們看到或想像一棟建築,我們可能想像這棟建築多高、什麼形狀、內部如何設計等等,這些印象或可歸結為結構,柄谷行人在這本書所做的,正是爬梳各哲學家提出的建築或結構觀點,並說明由柏拉圖到馬克思何以將哲學家稱為建築師。
    典藏版書封
    典藏版書封
    看完書再看心靈工坊的封面,有種秒懂的感覺─封面左邊是各層之間彼此連結的網狀結構,封面右邊是如同間諜組織由上到下、過度區分而互不交流的樹狀結構,亞歷山德提出的這兩種結構概念在本書各種哲學概念間穿梭,說明自然都市、自然智能、分工與交流等等概念,並拓展建築的概念─又或者是說,拓展哲學觀中的建築概念:建築與建築師的哲學隱喻不只是靜態的建築,更強調製作(making)的過程,建築一層層疊起,如同人在不斷重複過活裡產生差異,而這些自我指涉的差異,使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有所不同,回應重覆與差異的意義。
    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生成(becoming)一部,一方面是因為生成帶有動態、不斷變動而充滿活力感,另一方面這一部大量談論思覺失調患者的語言結構特性,並說明千高原中德勒茲與瓜塔里的根莖邏輯與建築的關聯性,不論從心理治療角度或單純由語言學角度觀看,均有特別韻味,至於資本主義的部分,暫且看不懂,期待完整閱讀後能多點理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在山林、田野與影像間穿梭的臨床心理師,探索每段旅程的現象場。 喜歡文章的話也請不吝贊助或點愛心,協助我筆耕往更有味的方向~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