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訊息龐雜的時代下,如何讓對話和思考持續下去?項飆《把自己作為方法》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讀書,理解人類社會的規律,都一定要和自己這個人發生關係,否則搞藝術就是為了美,好像是一個服務工作,去取悅人。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 項飆、吳琦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7/01
語言:簡體中文


前言:我們怎麼讓思考更加深入

會注意到這本書,起初是來自單向街書店的微信公眾號。書一推出之後,我便開始期待著台灣什麼時候會推出繁體版,這樣我就可以買來收藏。

只可惜,從去年七月等到今年四月,我始終沒能看出任何出版跡象。

因緣際會下,一個長年在中國工作的朋友,在五月我生日時給我帶來了這份生日禮物,一本一出版就備受讀書人歡迎的新書,由牛津大學人類學教授項飆和《單讀》主編合作完成的對話語錄——《把自己作為方法》。
牛津人類學教授 項飆

跨越時空的對話,對於這個時代的意義是什麼?

還沒看《十三邀》這個訪談節目之前,我不知道項飆究竟是何許人也。
我只知道,我很喜歡也很羨慕這個節目的對話形式,沒有刻意安排的訪綱,有的時候甚至會讓人從與談人與提問者中看到一絲陌生的尷尬。
但我覺得這卻是對話中最真實之處,讓對話沒有一絲做作。對談可以讓思考更加深入,而這本以對談錄形式成書的作品自然也保留了這種優勢。
整本書的對談主要是落在2017-2019年,空間橫跨了北京、牛津、溫州三地。這種編排的方式讓我不禁想到我在看《十三邀》的時候,也時常困惑於他們訪談時間與空間的安排。
他們不像一般的訪談節目,就是在單一的時間單一的地點完成所有對話。
相反地,他們會去一些對訪談者有意義的地方進行第一次採訪,然後時隔一兩個月,再去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訪談。
後來我通過閱讀這本書後,總算知道這樣刻意拉開訪談時間的安排其實有其意義存在。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讓對話得以經過時間進行審視,讓思考更加深入全面。
我在書中看到了三次訪談中無論是被訪者還是提問者都有自己難以察覺的思考變化。這讓我相當驚喜,卻也終於明白,原來時間真的是一切的答案。
但有答案還不夠,你必須不斷地向世界提問,然後再去思考,最後再得出答案。這樣的過程很辛苦、很費時,卻也是整個時代裡,人們最欠缺的思考方式。

「自己」究竟怎麼成為方法?

這本書所談的內容很廣泛,先是論及了身為人類學家項飆的出身以及童年,再來就是介紹有關他在北大的學術經歷以及成果。
這些部分若先前從未接觸過他的學術著作的話,會有些難以介入。
但一般讀者可以通過他們彼此一來一往的對話中,看出項飆老師對於世界、現實的思考方式。
他認為,你要想理解這個世界之前,你需要先能處理附近的問題。什麼是附近呢?就是你日常所發生的這一切。
你會發現,我們大多數人拜科技所賜,得以輕易接收全世界的消息,但這樣一來,我們就會漸漸失去觀察附近的能力。
因為你關心的都是遠在天邊的「國家大事」,而身邊的日常就會這樣活生生的被掩埋,問題無法得到彰顯與解決。
這是現代人的通病,我也是這樣。我們或許可以說得清現在的局勢,卻說不出我們與附近週遭人的關係。
所以「把自己作為方法」最可貴之處就在於,不用再向外界強求思考工具,自己就是一種工具,說清楚你現在所在的位置,分析你為什麼在這個位置。
找到這些答案不僅有助於你將思考放得更深入,更能讓你全新認識自己與世界。

閱讀反饋:把問題放大,放遠

對於這本書的解讀與討論,僅僅用一篇文章詳解是怎麼也說不完,也無從說得明白。但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最大的優勢所在,它開啟了一種新的對話方式,也讓我們多了一種思考的工具。

「把自己作為方法」重點就是從自身開始,你只有能解釋得出自己現在的位置,你才能解釋你與世界的關係,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未來被各種紛亂的訊息給干擾。

這本書在2020年出版,本身就有著時代的象徵性意義。它讓我們在看似一片混亂的世界中,找到一種可以緩慢也可以深入世界的方式。

我期待這本書後續可以產生更多對話,並讓對話的精神持續傳遞下去。

以上,就是這本書的精華講解以及我閱讀完後的反饋,如果你也有看過這本書,歡迎留言與我交流喔。

我們下週再見吧!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172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見構、解構、建構、再建構。-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來,世界可以翻過來欣賞。 2024年夏至的尾聲,高雄依然酷暑 百貨公司裡的書店, 絕對是現代版世外桃源。 放眼望去書店裡的暢銷書排行榜, 有幾本書名,是這樣寫的: 「重新找回自己。」 「閒人出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的確,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代,都可能遭受磨難;但是,我們又怎麼可能跨越他們實際生存的時代,實際生活的處境,來理解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生命、悲傷和價值呢?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鷲田清一在《聆聽的力量:臨床哲學試論》中嘗試以「聆聽」的角度思考哲學,探討自我和他者之間的照護關係,試圖將哲學放回社會的床邊。 對21世紀的聆聽來說,有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聽者將由AI扮演,照護工作將由機器人接手。屆時我們還能主張,聆聽和關懷,是人類獨有的行為嗎?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每一年我會挑選一本年度代表書,陪伴與提醒我在該年度實踐與體會書中的理念。在2024年,我選了兩本書,其中一本是《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真實描述自己的經歷與省思,讓我開始思考智慧並非外求學習,而是內省覺察,領悟到真正的智慧不應該是教你怎麼得到,而是引導你覺察自己本身就擁有的。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旅程中,常常會遇到疑惑和挑戰。這時,不用害怕尋求他人的意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蘊藏著自我提升的無限可能。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書籍,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智慧之源。」 當我們開放心胸,謙卑尋求他人的意見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展我們的視野。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見構、解構、建構、再建構。-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原來,世界可以翻過來欣賞。 2024年夏至的尾聲,高雄依然酷暑 百貨公司裡的書店, 絕對是現代版世外桃源。 放眼望去書店裡的暢銷書排行榜, 有幾本書名,是這樣寫的: 「重新找回自己。」 「閒人出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的確,珍貴的東西在任何時代,都可能遭受磨難;但是,我們又怎麼可能跨越他們實際生存的時代,實際生活的處境,來理解任何一個人、一件事物的生命、悲傷和價值呢?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多樣性和變化的世界中,理解社會與人類的行為和互動是至關重要的。在我們的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中,背後可能隱藏著各種複雜的社會位置和背景。正是這樣的好奇心和對於人類行為的深刻洞察,促使了我的朋友撰寫了這本令人振奮的著作——《思想黥面:社會位置大風吹》。 作為一位研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專家,作
Thumbnail
鷲田清一在《聆聽的力量:臨床哲學試論》中嘗試以「聆聽」的角度思考哲學,探討自我和他者之間的照護關係,試圖將哲學放回社會的床邊。 對21世紀的聆聽來說,有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也許在不久的未來,聽者將由AI扮演,照護工作將由機器人接手。屆時我們還能主張,聆聽和關懷,是人類獨有的行為嗎?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每一年我會挑選一本年度代表書,陪伴與提醒我在該年度實踐與體會書中的理念。在2024年,我選了兩本書,其中一本是《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真實描述自己的經歷與省思,讓我開始思考智慧並非外求學習,而是內省覺察,領悟到真正的智慧不應該是教你怎麼得到,而是引導你覺察自己本身就擁有的。
Thumbnail
在我們的生活旅程中,常常會遇到疑惑和挑戰。這時,不用害怕尋求他人的意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蘊藏著自我提升的無限可能。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書籍,每個人的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智慧之源。」 當我們開放心胸,謙卑尋求他人的意見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擴展我們的視野。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