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從歐洲來到新大陸築起他們的美國大夢,如天堂般的夢想卻是立基於煉獄般的奴隸制度。白人在這塊不屬於他們的奶蜜之地奴役著從非洲綁架來的犧牲者,將他們視作私人財產,把強加於他們身上的奴隸身份延續一代又一代,傳承著恐懼。
到了十九世紀,被稱作「地下鐵道」的秘密逃亡網絡逐漸成形,如葉脈浮現於葉面般錯綜複雜地交織延伸,在由非裔奴隸的血淚寫成的美國歷史黑頁上閃現著隱然的光芒。「地下」指的是地下抵抗運動,「鐵道」則為交流暗號。「地下鐵道」並不是字面上所指的有形的鐵軌和火車,而是協助奴隸逃往自由州或加拿大的秘密路線網絡,包含了會面地點、秘密路徑、避難所和廢奴主義者的支持與協助。而在非裔美國作家柯爾森.懷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榮獲2017年普立茲小說獎和2016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的作品《地下鐵道》(The Underground Railroad)中,他將「地下鐵道」的概念具象化為真實存在的秘密逃亡鐵路,成為這本參照糅合大量史實的小說中最魔幻的部分。
故事從女主角珂拉的外祖母說起,橫跨三代,從非洲、大西洋、北美各州乃至不同奴隸主之間的流離路徑勾勒出黑奴身不由己的悲慘命運。不同於外祖母在坎坷過後的絕望認命,在喬治亞州出生的少女珂拉雖然生而為奴,棉花莊園的成長歲月讓她看遍人類可以如何殘忍地暴力相待,如何刻意地精神折磨他人,如何惡意地羞辱強暴弱者,以及身為奴隸的生命與尊嚴是何等輕勝鴻毛;但她仍在心底暗暗渴望著自由,即使她尚未完全理解那究竟是什麼樣的滋味。當機會來臨,珂拉壓抑著內心的恐懼,步上逃亡的旅程。在非裔同胞和同情奴隸的白人秘密協助下,珂拉上了車廂,經由地下鐵道逃往北方,展開一場以自己的生命為賭注的冒險。
要是想見識這個國家,就得搭火車。透過縫隙偷偷往外瞄,就會看見美國真正的面貌。這是個笑話,從一開始就是。她的火車之旅,窗外只有漆黑一片,永遠都只有黑暗。
珂拉一面躲避緊追在後的獵奴者,一面提防他人發現自己的逃奴身份。她好奇地探視這個正在發育中的年輕國家呈現出來的樣貌,然而更難忘的還是她所遇見、聽聞的各種人物;有她將會永遠感念的人性溫暖,也有刷新她對邪惡定義的殘酷暴行。「美國」如同一副無形的空氣枷鎖,銬住這塊土地上每一個深色皮膚居民的軀體行動,並讓他們隨時感到恐懼;不論他們是奴隸還是自由人,這一代還是下一代。而懷特黑德筆下的地下鐵道是珂拉唯一能搭乘的火車,她所能看到的景致當然和白人搭乘的地面火車截然不同。在作者之筆鬆緊有致的節奏安排下,隨著旅程的延伸和見識的增長,讓珂拉逐漸對「自由」有了不同層次的體會與理解;自由不只是一種個人感受,更是群體為了極其罕有的美好事物而齊力奮鬥。這是屬於「美國的非洲人」與生俱來的宿命,也是他們將會繼續爭取的未來。
我喜歡這本小說為幾乎每個出場戲份較重的角色立的或長或短的小傳,不分膚色。或許真正恐怖的是黑人的不幸並非獨一無二,而是普遍的;但是懷特黑德盡可能讓每一個人之所以為他或她的原因和遭遇都立體、獨特了起來。正如同並非每個黑人都願意團結一氣,並非每個白人都是蓄奴主義者、都沒有內心的糾結。人性面貌在這位作家的筆下相當多元,也該當如是。
想記下這段文字:
美國也是一個幻想,最大的一個幻想。白人相信——全心全意相信——他們有權利佔領這片土地。他們殺了印地安人,發動戰爭,奴役自己的兄弟。如果這世界有任何正義可言,這個國家就不應該存在,因為建國的基礎是謀殺,是偷竊,是凶殘。然而,我們還是在美國。
個人覺得這本小說雖然是開放式結尾,但覺得書中這一個段落跟最後一頁的最後一段遙相呼應。在此不爆雷,只能說我對這本小說完結的方式感到某種程度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