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6|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端午節在香港疫年後之再定義/水亡靈祭

在在華文化疏理 ‧ 香港 〉節日篇 〉
圖文::麥璇子
圖文::麥璇子
端午節才不是為了投江殉情的愛國政治人物。「節日由來」更會隨時代社會人文觀念的改變而變,甚而通過教學課本來「以訛傳訛」,年日久遠更做不成「fact check」了,所謂「真相」不成重點了,重要的是當下生活應用的意義。以下我們簡略認識那演變過程。
華夏文明的古人要過甚麼節,主要由於天地節氣的關係,所以乜節物節為的都是做著敬重天地、護人養生的祭祀。對應氣象變化的身心護養,這個知識的流傳,就是古傳節日的最先由來。
華夏古曆法氣象所記,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陽光最烈,陽氣過盛,五行過旺而害,(至少也會熱到)身心不寧;並且蟲害、病害,百毒齊出。就將農曆五月五日「重五」是為「毒日」。禁忌正午活動、禁房事、甚至禁忌生育(這個忍不住吧)!明顯係怕中暑。而龍舟競渡,嬉水消暑,作為「送瘟」,禳災去疾。
每個節都有其 禁忌、草藥、飲食,其實就是節氣養生法。民間亦傳口訣作為衣食住行教育:「未食五月糭,寒衣咪(勿)入櫳」。
而「糭」本身是一種祭祀供品,敬天地的節日同時要拜鬼神,供品用來供奉先人亦作食用。後來,另一種「教化作用」的故事就傳頌起來了。端午節當日要祭祀、紀念的人物不只是詩人屈原,還有忠臣伍子婿、孝女曹娥等等,以歌頌他們的情操,作為道德教化。只是屈原的故事夠深情動人吧,或利於宣傳愛國熱情而為今人傳揚吧。看看世人價值觀的轉變,古人並不重視屈原為「愛國詩人」,他其實是遠古巫文化/祭祀文化裡重要的文化人物,他的楚辭其實是「巫」儀式、故事的記載及祭辭。後來當權者選用他的事蹟配合為儒教思想下的愛國觀念。
到前數十年的資本主義發展的香港,在工作及學習壓力下,節日對大家的生活義意便簡化為「有假放」,更追捧「逃離香港」式的旅遊日子計算。所謂節日來由,大概有個人物故事的印象就是了,而供品就成為享受用的消費商品。
2020年是社會事件及病毒大流行的疫年,香港人的身心受創,亦是走向光復希望及從歷史教訓中復健的開始。網上有見延伸端午節廣傳屈原亡於水的祭祀意義,呼應香港人生活於疫年後的當下心靈:
《端午節的由來》 去年社會運動以來,香港出現許多抗爭者離奇自殺事件,海面頻繁發現年輕男女浮屍,各種死亡案件疑點重重,但警方聲稱所有案件無可疑 ,而至今真相未明。 香港人會在每年農曆五月五日這一天走到海邊,用竹葉包著糯米的飯糰投進海中給魚吃,希望魚兒不要吃他們的屍體,也將這天稱為端午節。 圖文來源:Pokeguide

重建香港人文精神,不是只用金錢堆砌,還要「有文化」的香港。重新疏理我們斷層了的華文化傳承,作為重打地基的開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求藝在野。煉藝在道。以藝入道 【在在】是專注當下的實踐,探索及修煉整體意識: ├ 藝哲:藝術文化、設計思維、哲學研討 ├ 心體:重視心靈與身體的緊密關連,是為「心體」( Mind-Body ) 的概念 ┴ 煉戲:表演藝術/戲劇訓練應用於修煉人生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