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十期】歲時的故事──端午雜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0/010

◎蔡佳芳

時序走入夏,末了便是端午,節曆自春秋發展迄今,世人稱其農民曆,以為耕種之人才須使用,殊不知曆法是古人透過細微觀察及測量,紀錄日軌及月跡,簡化宇宙時序而成,藉此調整自身與宇宙同息,豐富並綿延生活的進程。坊間所稱的農民曆取陰陽合歷,二十四節氣為陽曆,以地球公轉一圈為準則,陰曆則紀錄月球的運行,修補歲差(「進動」現象)而成,為華人社會生活的準則。從歷法演變而來年節,以三大節慶最為著名,分別是春節、端午、中秋,本文將雜談端午的由來與吃食。

端午為陰曆,鄰近的陽曆節令為夏至,為全年日照最充足的時期。古代因農曆5月多逢瘟疫盛行,視5月為惡月,舊時因醫療缺乏,遂寄望於宗教,視疫病為邪祟,透過各種方式驅邪避禍,成後世的禁忌及傳統。春秋時有詩人屈原投江,民間傳說裡則有《白蛇傳》,亦有龍圖騰祭祀的歷史。
raw-image


《白蛇傳》是東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作品,有豐富的戲曲、音樂及影視及改編。其中描述白蛇飲雄黃酒露出真身,確實符合端午的習俗。有一說「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五月潮濕高溫,除蛇蟲出沒之外,易有瘴癘及疫病萌發之慮。傳統裡有端午飲雄黃酒,或將該酒塗於孩童額頭的習俗,具解毒、殺蟲、去濕疹等功用,可避免被蛇蟲侵擾。另,民間有在家門掛菖蒲及艾草之習,兩者皆是驅邪的良方,具聞艾草洗澡可以去百病,中醫則建議在正午時將腳沁泡在黃酒中可排毒。尚有纏五色線及掛香包驅邪之說。《白蛇傳》以端午為背景,帶入歲時節慶,訴說淒美的愛情故事,流傳百年至今依然耐人尋味,想必是因其與節氣結合有關。

屈原投江的故事,乃知識分子對於世間的控訴。屈原為楚國人自小便博覽群書,胸懷報國之志,任官之後積極輔佐楚懷王,推動軍事、經濟及制定法律,惟其性情耿直,終受小人妒陷,後楚懷王被秦國誘騙囚病致死,新上位的楚襄王更不待見屈氏,將其遠放江南,後楚被迫遷都,屈原悲憤難忍,心懷故土卻無力回天,遂投江明志,百姓憫其忠,投米於江中,望魚蝦不要食其體,後成端午吃粽的傳統。

吃粽;在台灣一直有南北兩派的支持者,每年端午前必熱熱鬧鬧評比,必得分出高下。


  • 北部粽:俗稱的北部粽是將餡料與糯米拌炒,裡頭有香噴噴的紅蔥頭、醬油、蝦米及鹹蛋黃,再進入蒸籠完熟,口感近似油飯。
  • 南部粽:分菜粽及肉粽,菜粽以高湯及調味花生為底,再經大鍋水煮完成,肉粽則有紅蔥頭、香菇、醬油、蝦米及鹹蛋黃,也是水煮完成。
  • 外省粽:比較有名的外省粽是湖州粽跟潮州粽,因為其外觀為長形,內餡為一肥一瘦兩肉,就由肥瘦製造出滑順口感,其他餡料則與南部粽無異,偶會加入乾蠔豐富滋味。

如果說清明食潤餅是春天的團圓記憶,那端午吃粽則為夏日的熱鬧派對。散落各地的家人,透過年節的回歸,共享吃食的傳統,共度每年的仲夏。歲時深深影響著東方文化圈的人們,銘刻在血液裡的認同,則是維繫情感的基石,塵世紛擾在短暫的相聚後逐漸消散。仰望日月之時,季節的回憶與我們相伴,提醒珍惜共度佳節的親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山報
17會員
82內容數
前山報創刊於2015年的秋天,我們聚焦於士林、陽明山前山區域的藝文生態,企求呈現繽紛多采的人間故事。歡迎朋友們來到林語堂故居、大稻埕舒喜巷,一同享受閱讀裡的美好時光。
前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關於臺北城想寫的東西太多了,似是對老情人的絮語,說不完的情話與詩篇,只好透過走訪紀實來完滿。 回到城中,過已一百多天,卻依然每天興致勃勃的觀賞、尋找——那些曾幾何時未曾留意的小事,來不及回望的街口,對照記憶的深度,拼湊出這座城市的影像。城隍廟與詩人周夢蝶,中華商場的起落
Thumbnail
2025/03/07
關於臺北城想寫的東西太多了,似是對老情人的絮語,說不完的情話與詩篇,只好透過走訪紀實來完滿。 回到城中,過已一百多天,卻依然每天興致勃勃的觀賞、尋找——那些曾幾何時未曾留意的小事,來不及回望的街口,對照記憶的深度,拼湊出這座城市的影像。城隍廟與詩人周夢蝶,中華商場的起落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以臺北城門為主題,追憶作者童年在臺北城生活的點滴,並穿插臺北城歷史、城門變遷、周邊景點(博物館、文化景觀、老店)等資訊,情懷濃厚,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Thumbnail
2024/12/31
本文以臺北城門為主題,追憶作者童年在臺北城生活的點滴,並穿插臺北城歷史、城門變遷、周邊景點(博物館、文化景觀、老店)等資訊,情懷濃厚,兼具歷史與文化價值。
Thumbnail
2024/12/03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社區,曾稱「十八份庄」。隨著年齡老化與人口外移的問題,泉源里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不僅保存了當地文化,發展當地特色,還吸引了年輕人返鄉服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社區的定位。
Thumbnail
2024/12/03
泉源里位於臺北市北投區,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社區,曾稱「十八份庄」。隨著年齡老化與人口外移的問題,泉源里透過農村再生計畫,不僅保存了當地文化,發展當地特色,還吸引了年輕人返鄉服務,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社區的定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過去,學校和報章媒體大多宣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說划龍舟是為了找屈原,粽子是為了給魚蝦吃避免屈原被吃掉……這些傳說讓「屈原」成了端午節的最佳代言人。我們也逐漸忘記或不知道端午節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在地的風俗。⁣
Thumbnail
過去,學校和報章媒體大多宣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說划龍舟是為了找屈原,粽子是為了給魚蝦吃避免屈原被吃掉……這些傳說讓「屈原」成了端午節的最佳代言人。我們也逐漸忘記或不知道端午節對台灣的意義以及在地的風俗。⁣
Thumbnail
相傳 端午節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忠心愛國,無奈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屈原感到失望,就投汩羅江自盡。 屈原投江後,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舟)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包括「划
Thumbnail
相傳 端午節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忠心愛國,無奈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屈原感到失望,就投汩羅江自盡。 屈原投江後,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舟)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包括「划
Thumbnail
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人們會懸掛菖蒲、食用粽子、賽龍舟等慶祝活動。
Thumbnail
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人們會懸掛菖蒲、食用粽子、賽龍舟等慶祝活動。
Thumbnail
認端午,慶端午,端午意,樂端午 端午情濃 艾葉香濃情綿綿 龍舟競渡浪花連 端午佳節慶豐年 五彩粽子笑開顏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慶祝。 它是中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被列為中國國家法定假日。
Thumbnail
認端午,慶端午,端午意,樂端午 端午情濃 艾葉香濃情綿綿 龍舟競渡浪花連 端午佳節慶豐年 五彩粽子笑開顏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慶祝。 它是中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被列為中國國家法定假日。
Thumbnail
農曆三月三日是上巳節,這是古代人一年之中重要的節日,但早已消失在現代人的生活。不過,在日本還是有上巳節噢,只不過日本人已改為西洋曆的三月三日為上巳節。 「上巳修禊」的習俗緣起於周朝,《周禮春官宗伯》記載: 「女巫 掌歲時祓除、釁浴。旱暵則舞雩。」
Thumbnail
農曆三月三日是上巳節,這是古代人一年之中重要的節日,但早已消失在現代人的生活。不過,在日本還是有上巳節噢,只不過日本人已改為西洋曆的三月三日為上巳節。 「上巳修禊」的習俗緣起於周朝,《周禮春官宗伯》記載: 「女巫 掌歲時祓除、釁浴。旱暵則舞雩。」
Thumbnail
五月五,慶端午,與屈原也有關,也無關。
Thumbnail
五月五,慶端午,與屈原也有關,也無關。
Thumbnail
齊天樂  端午(宋‧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u2。殊方又逢重五goo2。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tshoo2 註解:雨,白音hoo7。這樣就押韻了! 「菰」,即今的茭白筍!茭,kha, 閩南音為「腳」,取其根腳處為白筍義!菰與蘆,皆為水生植物,古人以菰蘆葉裹粽,後發展以竹葉裹粽!
Thumbnail
齊天樂  端午(宋‧楊無咎) 疏疏數點黃梅雨u2。殊方又逢重五goo2。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tshoo2 註解:雨,白音hoo7。這樣就押韻了! 「菰」,即今的茭白筍!茭,kha, 閩南音為「腳」,取其根腳處為白筍義!菰與蘆,皆為水生植物,古人以菰蘆葉裹粽,後發展以竹葉裹粽!
Thumbnail
中國人過中國節,那什麼人過楚國節? 說到端午節的幾大元素:龍舟、粽子跟屈原,分別源自不同的信仰、文化原型。說起來,屈原其實算是死在一個好日子上,如果他真的死在這一天的話,剛好死在祭祀水神的日子上,否則我們試想一個簡單的問題:楚人之死,為什麼齊人要哀悼?
Thumbnail
中國人過中國節,那什麼人過楚國節? 說到端午節的幾大元素:龍舟、粽子跟屈原,分別源自不同的信仰、文化原型。說起來,屈原其實算是死在一個好日子上,如果他真的死在這一天的話,剛好死在祭祀水神的日子上,否則我們試想一個簡單的問題:楚人之死,為什麼齊人要哀悼?
Thumbnail
端午為陰曆,鄰近的陽曆節令為夏至,為全年日照最充足的時期。古代因農曆5月多逢瘟疫盛行,視5月為惡月,舊時因醫療缺乏,遂寄望於宗教,視疫病為邪祟,透過各種方式驅邪避禍,成後世的禁忌及傳統。春秋時有詩人屈原投江,民間傳說裡則有《白蛇傳》,亦有龍圖騰祭祀的歷史。
Thumbnail
端午為陰曆,鄰近的陽曆節令為夏至,為全年日照最充足的時期。古代因農曆5月多逢瘟疫盛行,視5月為惡月,舊時因醫療缺乏,遂寄望於宗教,視疫病為邪祟,透過各種方式驅邪避禍,成後世的禁忌及傳統。春秋時有詩人屈原投江,民間傳說裡則有《白蛇傳》,亦有龍圖騰祭祀的歷史。
Thumbnail
在在華文化疏理 ‧ 香港 〉節日篇 〉端午節才不是為了投江殉情的愛國政治人物。「節日由來」更會隨時代社會人文觀念的改變而變,甚而通過教學課本來「以訛傳訛」,年日久遠更做不成「fact check」了,所謂「真相」不成重點了,重要的是當下生活應用的意義。以下我們簡略認識那演變過程。
Thumbnail
在在華文化疏理 ‧ 香港 〉節日篇 〉端午節才不是為了投江殉情的愛國政治人物。「節日由來」更會隨時代社會人文觀念的改變而變,甚而通過教學課本來「以訛傳訛」,年日久遠更做不成「fact check」了,所謂「真相」不成重點了,重要的是當下生活應用的意義。以下我們簡略認識那演變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