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們以前的老人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O ko itiya'ay a mato'asay no mita
嚴格說來,我的朋友「波」其實算不上是我的朋友。幾年前我們偶然在網路上結識,後來發現我們共通的朋友不少。但這些年來我們始終沒有見面。我對他這個人幾乎一無所知——只知道他是西拉雅人,還有,一段時間以前,他的阿公過世了。
阿公過世對他來講不啻地裂天崩。他在社群媒體上自顧自的寫道,若不是要照顧阿嬤,他大概會隨阿公一起去了。那情緒之強烈,讓他身邊所有人都安靜下來。沒有人能安慰那種徹底的崩潰,因此大家都保持沈默,等待他慢慢復原。
他那種崩潰於我而言並不陌生。幾年前,我的阿公去世了,九十八歲。當時我在遙遠的北國異鄉。那是涼意還很重的四月下午,日光還很高的時候,我收到爸爸的訊息。
「阿公過世了。他高壽離開,你不要太難過。我再告訴你喪禮時間,到時候你向東方祭拜吧。」
我簡短回覆「知道了」,然後立刻上網搜尋最近一班直飛台灣的班機。
三天後,我在濛濛細雨中來到九重葛攀爬的阿公家門口。我站在那裡呆看院子和屋裡的許多人,有一種現實被抽離的感覺。從今往後,誰會每天衣著齊整的坐在那客廳裡,在族人探頭進來打招呼時微笑回應?客廳的擺設架上已經褪色的照片是誰的少年形影?那相片旁著和服的日本娃娃今後還會一直帶著開朗的笑容跪坐在那裡嗎?
萬里奔喪的我透過細雨看著再熟悉不過的阿公家、再熟悉不過的部落、再熟悉不過的家人和族人,心中卻升起無以名狀的陌生感。
這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了。
阿公是日本時代的人,他有族名和日本名,也實實在在受過嚴謹的日本教育。他的長壽就像一扇窗,從小到大我從那裡窺看日本時代,卻在他過世後猛然醒悟,他不是觀看日本時代的窗口,他就是我的日本時代——那種格格不入的異樣感來自一個時代的終結。
「日本時代結束了啊。」等待著阿公喪禮的那些天裡,我經常這樣自語。
因此波的崩潰於我心有戚戚焉。我不清楚阿公對他而言的意義,但我可以想像那種時代終結的動盪,和餘波平息之後恍如隔世的茫然。也許他的阿公告訴過他西拉雅的過去,就像我的阿公教我歌謠和祖源,於是在他心裡,阿公就是西拉雅,是一去不返消失部落的孑遺,而不是地名或人名,也不是不論哪種語文寫就的史料。活著的老人是陽光之下行走的過去,在土地上投下陰影。那當中絲毫沒有鬼魅的薄弱或渺茫。
在世的老人是活著的祖先,祖先是土裡的老人,這是直接鑲嵌在語言裡的深層概念。雖然我們從小這樣理解著,但老人真的被埋入土裡時,那種連同過去一起被剝奪的感受不是感傷,而是疼痛。用我的一個朋友「埃」的話來說,是被活活剝去了一層皮。這樣的痛苦超越身體,連精神一併慘酷的折磨。
那一年,埃的阿公過世時,我恰好在部落裡。他護送遺體回到部落的那個清晨我去看他,一見到彼此,立刻抱頭痛哭起來。
埃的阿公比我的阿公略年輕幾歲,生前兩人是相熟的朋友,因此我們兩家可謂世交。而那天我和埃一起站在屋外明媚的冬陽下,感受些許溫暖,分享剝皮的疼痛。
「我們好像被老人牽著,也稍微往土裡靠近了。」有一天我有所領悟,這樣對埃說。
但​這一切​對不同文化的人來說可能匪夷所思。我在美國和歐洲都曾被人問過,為什麼原住民那麼尊敬老人。
「原住民把老人當成聖人,這一點讓我很困擾。」某個歐洲漢學家這樣說過。
「原住民不會把老人當成聖人。」我糾正他,「我們沒有聖人的概念。老人是老的,就只是老而已——當然還包括了人變老時也會獲得的其他東西,也就是各種各樣年輕人不知道的人事物。」
我可能沒有就老人的概念說服過任何一個西方人,但從台灣的眾多民族到庫頁島的尼夫赫人,到阿拉斯加的因努特人,和中南美洲的阿茲特克與印加人,和南非草原上的卻薩人,以及斯堪地那維亞的薩米人⋯⋯,所有原住民都有差不多的老人概念——人與過去之間存在著一種連結,那連結以老人的形式生活在所有人之間。深夜裡,火塘邊,故事往往由「我們以前的老人」開始。
希望這故事可以流傳下去——關於故事都從我們以前的老人開始的故事。
avatar-img
87會員
299內容數
我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蕃人。出身東台灣,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定居荷蘭,從事翻譯、寫作、研究、原住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本來只是形式上的故鄉,變成旅人般實質。 又才發現的何時,長輩們的真實姓名當書寫在路口紙條電線桿架著的花籃上,方意味到稱謂與文字的連結,獲得的同時,也是逝去。 無比短暫
Thumbnail
當最親愛的外公已失智並且慢慢惡化,直到他完全不認識我時,他的過世對我而言,是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離去?
Thumbnail
"苦螺仔疼尾" ​ 阿公是東石漁民出身,他出生於民國前二年,雖說阿公上一代的歷史,只能從家族目前最高齡的姑姑(現已81歲)談起,只知阿公兩歲就喪父,出生在嘉義縣沿海的東石鄉下,早時漁民是以竹筏出海捕魚、挖螺為生,與潮汐漲退共生息的方式謀生。姑姑說她在三十歲時,認識一位長她二十多歲的高中老師,阿公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
Thumbnail
人,存乎這個世界不過也是一名過客;當人身這個臭皮囊一旦在軀體抽離之時,還有什麼事物能一併帶走?財富?名譽?靈魂?掌聲…?前些日我到竹東拜訪了一位「阿廖」先生,他以一位客家人的身分畢生鑽研於原住民文化,最近他正著手撰寫泰雅族的族史。因為他的執著,幾十年來投入山區奉獻,曾經連續十天埋沒於山林,背包裡只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這是記憶與記載的時差。因為這些時差,讓我們迂迴於現在、過去與未來。 時間既不是直線也不是迴旋,而是在那裡兀自擺盪。一不小心,兩條時間就連在一起,假裝成脈絡相連的回憶;一不小心,一條時間就斷成兩半,各自尋找記憶的歸位。 這是我老爸的故事。故事是我的想像,也是存在。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本來只是形式上的故鄉,變成旅人般實質。 又才發現的何時,長輩們的真實姓名當書寫在路口紙條電線桿架著的花籃上,方意味到稱謂與文字的連結,獲得的同時,也是逝去。 無比短暫
Thumbnail
當最親愛的外公已失智並且慢慢惡化,直到他完全不認識我時,他的過世對我而言,是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離去?
Thumbnail
"苦螺仔疼尾" ​ 阿公是東石漁民出身,他出生於民國前二年,雖說阿公上一代的歷史,只能從家族目前最高齡的姑姑(現已81歲)談起,只知阿公兩歲就喪父,出生在嘉義縣沿海的東石鄉下,早時漁民是以竹筏出海捕魚、挖螺為生,與潮汐漲退共生息的方式謀生。姑姑說她在三十歲時,認識一位長她二十多歲的高中老師,阿公
Thumbnail
 我的父母是寫信認識的,所以我想他們在交往的階段,心裡大概都有著巨大的粉紅憧憬,想像浪漫;他們有城鄉差距、不同的家庭環境,媽媽回娘家都要搭上4-5小時車程,因此也只有在放長假時才能回去見家人。   兒時印象外公家只有外公和阿姨與她的小孩,長大以後知道外婆去世、阿姨單親並扶養著小孩,我很喜歡回外公家
Thumbnail
我的人生經歷第一位失智親人是我的外婆,對外婆的印象還有些不夠深入,我只記得有時外婆不記得我是誰,而當還是小學生的我聽到外婆對我講著日文時,阿姨臉上一臉錯愕的拉著我到旁邊去時,我並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外婆以為我是日本人,而她總要回去一個她口中的「家」。   這幾天我因爲處理一些事務而回到了故鄉,順道
我的外婆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病痛的肉體到自由自在的地方去旅行了。 外婆活了75歲,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2022年9月,那一次我要去小琉球學潛水但遇到颱風天船都停了,所以殺去高雄外婆家打算借宿一晚,可是外婆本人和他家的狀況都讓我心碎。
Thumbnail
人,存乎這個世界不過也是一名過客;當人身這個臭皮囊一旦在軀體抽離之時,還有什麼事物能一併帶走?財富?名譽?靈魂?掌聲…?前些日我到竹東拜訪了一位「阿廖」先生,他以一位客家人的身分畢生鑽研於原住民文化,最近他正著手撰寫泰雅族的族史。因為他的執著,幾十年來投入山區奉獻,曾經連續十天埋沒於山林,背包裡只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