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湖城劇團的編劇本業是擺渡人,工作繼承自他的父親。
在湖城的東北側有條自平地而來的大水,以懸瀑的姿態進入湖城,到了底部又被馴化為一條寧靜的河流,緩緩地流進大湖。第一代拓荒者們安定住下後,有人造了一條小艇駕駛在大湖之上,後來擺渡成為他的職業。
起初擺渡人的工作純粹提供湖城人娛樂服務,畢竟湖城不大,鋪橋造路就能收斂交通時間,但若搭乘擺渡船就能顯出生活的餘裕與態度的從容。自開拓湖城以來,擺渡人始終只有一家,但擺渡船更迭過三次,從安裝了動力引擎的簡易竹筏,接著是可以遮風擋雨的接駁船,後來擺渡船升級為遊艇,悠悠哉哉地在平靜的湖面和溪流上航行。
工作時,身旁的人們總是交談著,或者會對著他一直說話,擺渡人能夠靜靜地聽著人們的談話內容,在想像中拼湊了另一個平行湖城。這樣的工作多麼富有詩意,當船上沒有任何乘客,只有自己一人時,腦海中平行湖城的各樣故事隨意編排,他以為自己就是湖面上的吟遊詩人。
擺渡人幼時便羨慕父親的工作,父親每夜回家都對他說一個故事,故事不曾重複,偶爾還有些關聯。湖城這樣一個遺世獨立的小地方,怎麼能有這麼多的故事呢?父親說的故事有多少真實、有多少誤解、有多少虛構呢?擺渡人自幼迷戀故事,卻無法盡信故事,因此他決定繼承父親的工作,自己來判斷故事。
擺渡人記得父親說過湖城事變,大戶人家的家僕們造反,搭上他的船,企圖甩掉追趕他們的另一批人。追兵開車沿著湖畔往東北方,想在瀑布前方攔截擺渡船,擺渡船開進瀑布中,消失在大家眼前。隔天清早大霧散開後,眾人看見擺渡船已經在湖心。
    如果從地平線仰望故事之城,所見的是彷彿蜂房般密集的孔洞,裡面藏了許多的故事,故事本身也如同糖蜜般是濃稠的液體,也可能在低溫時凝固。當故事和故事交會,融接處很快地消失,合成了一個更大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與大戶人家工作交流的人們,特別是郵差們,都看過在大宅一樓的一面大書櫃,十二層高,寬約七公尺,是頂天立地的書牆,走進大宅可以立刻看到,十分搶眼。據說書牆是後來改裝的,原先泥灰色的牆只掛了一張巨幅版畫,這代主人希望能在大宅中體現他對於知識的熱愛,以學問作為品格的裝飾,當接手大宅後立刻進行改裝。
    湖城劇團是由業餘人士所組成。不知為何,在低地城市的夜總令人感到特別長,日落之後若沒找些事情做來填補空白,每天便缺少了一段意義。湖城劇團以戲劇為加入劇團的湖城人填補每天的空白。 劇團成立之初,沒有一個團員演過戲或編過劇,有些團員甚至沒正式看過舞台劇⋯⋯
    全地各族的口音在巴別塔時期變亂,但當代人們還是突破了語言限制,如今世界高樓崢嶸,塔尖在雲端相見。如果湖城裡有一座摩天樓,如果摩天樓高過水平線,如果摩天樓甚至高過平地的屋舍,那麼擁有摩天樓的頂層,視野就是榮耀的冠冕。千門萬戶的湖城是蔡大國的第一個夢想,摩天樓的頂層是夢想中的信仰。
    在湖城東面的石壁上有一個洞穴,高度在平地和地低的中間,形狀像是一個人鼓著腮,噘著嘴,洞穴唯一的出入口不大,大約六至七人並排這麼寬,走入後卻出乎意料地廣闊,路中有路,洞中有洞,可能是大戰時期為軍事用途而鑿,戰後卻被遺忘了。侍酒師讓這裡變成洞穴酒店,專接待湖城的邊緣人⋯⋯
    可能巨人在地上行走時,左腳用力蹬了一下,這片土地扎實地往地心陷落,成為如此低地。湖城的邊緣雖不是懸崖峭壁,仍然陡峻,通往平地的公路不得不蜿蜒,迂迴爬升。 無論當年拓荒者們如何起心動念走往至低點尋找生機,為了低窪荒蕪的湖城如今與平地無異的面貌,他們值得原生住民以及後來移民的尊重。
    湖城的人口快速增加,樓房越蓋越密集,城市的側臉越來越摩登。湖城中心的大戶人家,大戶人家的這代主人蔡大國,站在大宅頂端環視湖城的邊境,思考湖城的未來與自己。 在拓荒者們在開疆闢土後,成為地方的一代賢者,他們的拓荒故事越傳說越傳奇⋯⋯
    與大戶人家工作交流的人們,特別是郵差們,都看過在大宅一樓的一面大書櫃,十二層高,寬約七公尺,是頂天立地的書牆,走進大宅可以立刻看到,十分搶眼。據說書牆是後來改裝的,原先泥灰色的牆只掛了一張巨幅版畫,這代主人希望能在大宅中體現他對於知識的熱愛,以學問作為品格的裝飾,當接手大宅後立刻進行改裝。
    湖城劇團是由業餘人士所組成。不知為何,在低地城市的夜總令人感到特別長,日落之後若沒找些事情做來填補空白,每天便缺少了一段意義。湖城劇團以戲劇為加入劇團的湖城人填補每天的空白。 劇團成立之初,沒有一個團員演過戲或編過劇,有些團員甚至沒正式看過舞台劇⋯⋯
    全地各族的口音在巴別塔時期變亂,但當代人們還是突破了語言限制,如今世界高樓崢嶸,塔尖在雲端相見。如果湖城裡有一座摩天樓,如果摩天樓高過水平線,如果摩天樓甚至高過平地的屋舍,那麼擁有摩天樓的頂層,視野就是榮耀的冠冕。千門萬戶的湖城是蔡大國的第一個夢想,摩天樓的頂層是夢想中的信仰。
    在湖城東面的石壁上有一個洞穴,高度在平地和地低的中間,形狀像是一個人鼓著腮,噘著嘴,洞穴唯一的出入口不大,大約六至七人並排這麼寬,走入後卻出乎意料地廣闊,路中有路,洞中有洞,可能是大戰時期為軍事用途而鑿,戰後卻被遺忘了。侍酒師讓這裡變成洞穴酒店,專接待湖城的邊緣人⋯⋯
    可能巨人在地上行走時,左腳用力蹬了一下,這片土地扎實地往地心陷落,成為如此低地。湖城的邊緣雖不是懸崖峭壁,仍然陡峻,通往平地的公路不得不蜿蜒,迂迴爬升。 無論當年拓荒者們如何起心動念走往至低點尋找生機,為了低窪荒蕪的湖城如今與平地無異的面貌,他們值得原生住民以及後來移民的尊重。
    湖城的人口快速增加,樓房越蓋越密集,城市的側臉越來越摩登。湖城中心的大戶人家,大戶人家的這代主人蔡大國,站在大宅頂端環視湖城的邊境,思考湖城的未來與自己。 在拓荒者們在開疆闢土後,成為地方的一代賢者,他們的拓荒故事越傳說越傳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張銅發的天機妙算:渡船人海州的命運轉折 在宜蘭縣利澤簡這個地勢低洼的小聚落,過去人來人往的繁榮已逐漸消逝,然而,一個人依然守著這條不再繁忙的渡口。他叫海州,年僅二十歲,黝黑的皮膚和健壯的身材讓他成為這裡最年輕有力的渡船人。 這天,他已經渡了五趟船,正準備再接一趟時,一位老人緩步走來。老人
    Thumbnail
    現在我們看得見整個池塘了,起落的魚群激得水面泛起陣陣漣漪。隔不到一兩分鐘就會有一條黑鱸躍出水面再投入水中,濺出好大一片水花,池面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波紋。我們再走近些,可以清楚聽見啪嗒啪嗒魚群打水的聲音。「我的天哪。」父親壓著嗓門說。 我們來到一處開闊的地方,大約五十呎長的一道碎石岸。左邊長著高及肩膀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Thumbnail
    《擺渡人》(Ferryman),全球暢銷300萬本,一書擺渡千萬讀者的心靈。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那個擺渡人呢?(本書已被電影公司買下版權,故事的場景奇幻,也真的很適合被拍成電影)。
    Thumbnail
     很久以前,有一條悠長的河流,在其岸邊,總能看見一位擺渡人,不論什麼時候,只要天氣許可、風微浪細,他都樂意送人過河。擺渡人年輕時也曾經懷抱遠大夢想,但就在朝著實現夢想之路前進的同時,不幸遭到朋友陷害、妻子背叛、親人遠離,夢想早已破碎,只好守著一隻渡船,既無奈又孤獨地為著三餐溫飽而賣力。
    Thumbnail
      父親第二次從泉州港出航後【雙帆起伏黑水溝 斗轉星移睏貨艙 梧棲是我登台地 未知前途心茫茫】。這次承蒙祖上庇佑,終於讓父親順利抵達台灣。父親的登陸地是梧棲港,記得父親常常嘴唸著當年他上岸的第一句話是;「吾棲在此。」(由於父親沒多作解,母親有作番解釋說父親當時是說「吾妻在此」,我以為父親的國文造詣當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在寒流來襲的濕冷天氣,一位 82 歲的老船工來到頭城海邊散步。這位老人曾經航行全世界,後來回到頭城捕魚、建立家庭。故事中充滿著對海的熱愛與家的深情,表達了老人簡單而浪漫的生活。
    Thumbnail
    渡江兵 還沒過河、尚未渡江... 我 駐立霸楚的對岸,高舉漢旗  關懷腳下 斯土斯民 的心聲 立志在比榮華更色空的社會結構中 脫穎 比也野夢還抱負的人生舞台劇 把 前浪的回流 沖往西方 同一顆佛心 苦行 成了和尚 渡江兵的筆名取自於中國象棋的楚河漢界,其典故是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金門小漁村的成長經歷,從父親捕魚的辛苦到自己的奮鬥與家庭生活。文章流暢自然,充滿感情,值得一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張銅發的天機妙算:渡船人海州的命運轉折 在宜蘭縣利澤簡這個地勢低洼的小聚落,過去人來人往的繁榮已逐漸消逝,然而,一個人依然守著這條不再繁忙的渡口。他叫海州,年僅二十歲,黝黑的皮膚和健壯的身材讓他成為這裡最年輕有力的渡船人。 這天,他已經渡了五趟船,正準備再接一趟時,一位老人緩步走來。老人
    Thumbnail
    現在我們看得見整個池塘了,起落的魚群激得水面泛起陣陣漣漪。隔不到一兩分鐘就會有一條黑鱸躍出水面再投入水中,濺出好大一片水花,池面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波紋。我們再走近些,可以清楚聽見啪嗒啪嗒魚群打水的聲音。「我的天哪。」父親壓著嗓門說。 我們來到一處開闊的地方,大約五十呎長的一道碎石岸。左邊長著高及肩膀
    Thumbnail
    烏來娃娃谷,有一處冒著煙的熱水,小嬰兒「哇」的一聲,父親走出木屋,把產婆交給他的一包東西拋入河谷,嬰兒哭的更大聲,外婆問:「你拿去的胞衣(胎盤)埋好了嗎?」父親不明就理的答道:「丟河裏了」,外婆大叫:「怪不得小娃兒,要大哭了,河水那麽湍急,我不是告訴你要拿去屋後埋起來嗎?」
    Thumbnail
    《擺渡人》(Ferryman),全球暢銷300萬本,一書擺渡千萬讀者的心靈。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那個擺渡人呢?(本書已被電影公司買下版權,故事的場景奇幻,也真的很適合被拍成電影)。
    Thumbnail
     很久以前,有一條悠長的河流,在其岸邊,總能看見一位擺渡人,不論什麼時候,只要天氣許可、風微浪細,他都樂意送人過河。擺渡人年輕時也曾經懷抱遠大夢想,但就在朝著實現夢想之路前進的同時,不幸遭到朋友陷害、妻子背叛、親人遠離,夢想早已破碎,只好守著一隻渡船,既無奈又孤獨地為著三餐溫飽而賣力。
    Thumbnail
      父親第二次從泉州港出航後【雙帆起伏黑水溝 斗轉星移睏貨艙 梧棲是我登台地 未知前途心茫茫】。這次承蒙祖上庇佑,終於讓父親順利抵達台灣。父親的登陸地是梧棲港,記得父親常常嘴唸著當年他上岸的第一句話是;「吾棲在此。」(由於父親沒多作解,母親有作番解釋說父親當時是說「吾妻在此」,我以為父親的國文造詣當
    Thumbnail
    八   話說父親聞知台灣事,便一個心思想到台灣發展謀前途。他在【遺兒孫詩】寫道【學成聞知台灣事 返家收租欲遠航 翻浪出帆泉州港】。   父親終究下定決心瞞著家裡的兄姊私下收田租啟程遠航,他登船地就是從宋元時期開始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的泉州港。我想在戰爭年代大陸和台灣貿易交通應該是斷絕的,而今對日抗戰
    Thumbnail
    在寒流來襲的濕冷天氣,一位 82 歲的老船工來到頭城海邊散步。這位老人曾經航行全世界,後來回到頭城捕魚、建立家庭。故事中充滿著對海的熱愛與家的深情,表達了老人簡單而浪漫的生活。
    Thumbnail
    渡江兵 還沒過河、尚未渡江... 我 駐立霸楚的對岸,高舉漢旗  關懷腳下 斯土斯民 的心聲 立志在比榮華更色空的社會結構中 脫穎 比也野夢還抱負的人生舞台劇 把 前浪的回流 沖往西方 同一顆佛心 苦行 成了和尚 渡江兵的筆名取自於中國象棋的楚河漢界,其典故是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金門小漁村的成長經歷,從父親捕魚的辛苦到自己的奮鬥與家庭生活。文章流暢自然,充滿感情,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