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

含有「文學作品」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不是臺靜農先生的學生,也沒有其他私淑或遠授的子弟關係。我之認識臺先生並且後來留有小小一段溫暖的記憶,其實都由父親而起。 父親和臺先生都是安徽人,同為臺大早期教授,各在只隔著兩條校園路的理、文學院工作,又同住在宿舍區溫州街。父親和臺先生的友誼,早在我成為臺先生所主持的文學院學生前已開始。父親在家
Thumbnail
常常看見竹子,卻很少人看過開花的竹子。在網路上流傳著「竹子開花,趕緊搬家」的說法,預示著當竹子開花時就會有災難來臨。然而,當我站在竹林之中,抬頭凝視著這些竹子挺拔的身影,腦海中卻浮現出截然不同的想法。
Thumbnail
一字橘-avatar-img
2024/12/12
我喜歡你對竹子開花的正向說明。而念頭可以讓物質現象產生變化。
大風-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2
一字橘 感謝讚賞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4/10/31
沈教授因為學歷低 在西南聯大任職頗受排擠 甚至元配愛其文章更甚本人 也因文采博得諾貝爾文學獎甄選之青睞 遺憾提名前已逝去(諾貝爾獎項只頒給在世候選人) 戰亂讓稚嫩愛情的命運多舛 小兒女的純情被世俗戰禍所淹沒 幽幽的淒涼和悲憤正是“傷痛文學”的特殊註記。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31
彼得潘 正是。
林夕這位多產的作詞家,作品數量高達4000首以上,您印象中有哪些呢? 像那英演唱的「出賣」、A-Lin「失戀無罪」、王菲唱的「紅豆」、阿妹 「我最親愛的」等等都是........ 他也是個高產量的作家,30多本以上。以上之作品,令您印象是哪些呢?
Thumbnail
他寫的詞很棒😊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3
心裡住著小男孩 是的! 因為他從中學三年級就看很多古典詩詞,分半鐘就能背誦蘇東坡《前赤壁賦》。他看書速度很快,中學幾年已讀了很多古典作品,包括《三國演義》、《紅樓夢》、《世說新語》、《論語》、《道德經》等等。[5] 他最喜歡的作家是蘇東坡,「蘇東坡吸引我的,不光是他的作品,還有他豁達的人生觀。」[6]。他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寫詞及參加各種作詞比賽,發表第一首作品前已經寫了 300 首。(取材維基百科) 天下雜誌. 林夕專訪:在第一首歌發表前,我已寫了三百首|女人迷 Womany. womany.net. 2017-06-28 [2023-1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1) (中文(臺灣)).
《擺渡人》(Ferryman),全球暢銷300萬本,一書擺渡千萬讀者的心靈。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那個擺渡人呢?(本書已被電影公司買下版權,故事的場景奇幻,也真的很適合被拍成電影)。
Thumbnail
很有意思的主題。 擺渡人見證了靈魂與死亡之間的過渡過程。 擺渡人是護送亡者前往一個未知世界的引路者。 擺渡是他的職責,他也是見證者,一次又一次見證人類的終點。 無論他護送的靈魂是誰,他的任務是到彼岸。 擺渡人能愛上他護送的靈魂嗎?能為了愛情去挑戰命運的安排嗎? 這是故事的衝突點。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8
夏青青說文解字 這本書特別之處就是該中立的擺渡人竟然失去了立場,陷入與被護送者之間的界限。這就有很多可以探討的空間了! 也許愛情是無理性可言,愛上了沒有什麼道理的。
描述了一種清醒所見的模糊意識,失去情感和詩意的狀態,以及人們在試圖擺脫困惑和回憶的過程中。
這本書深刻刻劃出出版業的殘酷與現實,我想對所有在這個業內的從業人員(包含作者們)都會很有感。
Thumbnail
聽見母親在米缸裡舀米出來,那勺子刮著缸底,發出小小剌身聲音 可以知道米已經快用完了 一聴到那聲音 就感到一種澈骨的辛酸
Thumbnail
這本書我也看過,全書以飢餓貫穿,生活在共產主義下,社會為了營造出一種人人生活過得好的假像,壓榨的都是底層的人民,諷刺且悲劇的結局,形成強烈的對比,民怨引起的傷亡,似乎被遺忘,秧歌舞還持續的跳⋯我無法想像在這樣艱困環境下生活的景況!讀這本書時已感覺到揪心!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4/10
Clear Day 亮亮 謝謝亮亮精彩的補充,把我漏掉的這段感受「生活在共產主義下,社會為了營造出一種人人生活過得好的假像,壓榨的都是底層的人民,諷刺且悲劇的結局,形成強烈的對比」強調的那麼好,謝謝呢。「秧歌」本來是慶豐收的快樂唱的一首歌,在此被當為書名,就是一個「諷刺」。很多被宣揚的事蹟都是包裝下的假象,愈是集權化(集中度)的組織(國家政府、私人企業、財團法人、明星人物的、網紅的人設等等)都可能會宣導好的表面假象。
 就這樣走了一段時間,「到了我們進去裡面吧。」江哲把我帶到了一座百貨公司裡面。     映入眼前的是人山人海的人群與活動展的海報宣傳,到了這裡我知道為什麼江哲要拖我來了,「因為他怕生!!!」雖然江哲跟我或是有認識的人再一起表現很正常,但是只有我跟葉恩知道,他是有點社恐的男生,只是平常生活常常有我
Thumbnail
我們就像是一顆小水滴,在蒸散、蒸發、凝結的過程中,不段的循環。 會相遇,也會相互揮手而去。 我喜歡重視過程,忽視結果的說法。無論是人際相處、或是夢想追逐,比起顧慮下一步,我更喜歡不顧一切的向前奔赴。也沒有為什麼,只是如果我們最終的結局是消失,那不如向不確定、與徬徨說聲再見,讓我活得快樂、活得精彩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