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年輕為美的身體形象,隨著社群更加擴張在我們的日常,但台灣已經是定義中的高齡社會了,面對年紀增長的社會,每個人對自己的想像,如果只剩看起來年輕,似乎除了減肥焦慮又走上另一種年紀焦慮,人即使可以不長體脂肪但沒辦法不長年紀啊。
我們對年長者的標籤是每天逛醫院還是真的到處旅遊?還是照顧孫輩或是長照 2.0?台灣已於 2018 年轉為高齡社會,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 2026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super-aged,高齡人口比例超過20%)」,照顧龐大的高齡人口,還要顧及國家的發展與年青人的壓力,不能仰賴政府的長照政策,應該是共識與覺悟了吧。
然而,看著失速衝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我們對彼此的需求與照顧,是不是有所準備了?我們對父母與自己將來的高齡生活想像會不會太狹隘?
最近看到在台中后里開了多年的地方傳統乾洗店,因為店主阿公阿嬤穿上送洗未取件的舊衣,讓舊衣搭出新感在社群爆紅。阿公阿嬤接受採訪開心表示「我只是歲數大,不是老。」
剛去台北市議會一樓藝廊看了一對七十歲素人夫婦的書畫聯展,書法畫畫都是年歲大後才開始摸索、學習,卸下養兒育女的擔子之後才有空,一年一年的累積出大大小小的百多件作品。深深感到不管歲數大小,人都需要自己的興趣、一個平台、一個創造,更好的也許是表現的露出,也許對高齡族群更需要媒體的露出,他們的舊框架對傳統媒體比網路世代更偏好。例如讀到上述乾洗店的一段訪問中,孫子談起多年前他做的事登上媒體,把報紙拿給阿公阿嬤他們看,「孫子上媒體,很厲害!拿給他們看,他們就會安心。」
傳統媒體或新媒體有機會整合出,高齡者族群露出的平台嗎?總覺得是解決爸媽和中年子女們的衝突的其中一個解藥。
我們關注高齡者的身體退化嚴重,除了醫療相關的政策和服務,也看到健康相關的配套,例如國民運動中心,還有許多醫界和運動界人士也一直呼籲抗老化最好的運動等等。但隨著鄰里感情變淺與小家庭為主的社會型態人際互動減少,高齡者的認知功能也隨之下降,隨著年齡的增長,失智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如果台灣不像日本訂立促進老年就業的策略:例如 65-70 歲這個區間,有一半的人在工作。有工作,就健康,這個想法如果無法在地推動,應該如何給長春組公民動腦動手的機會,並能保持和社會互動,而不是動手轉發假新聞的互動。
相關展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