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妳先抬腳,然後頭看正前方...」週末一早,在「練健康」健身房裡的第一堂私人教練課程,由31歲的健身教練鄭宇劭和78歲的許阿嬤揭開序幕。
像許阿嬤一樣投入規律運動的銀髮族未來將越來越多,因為台灣將在明年(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20%。
根據教育部體育署所做的「運動現況調查」顯示,國內規律運動人口2023年首度達35%,創歷史新高,其中,65-69歲的中高齡為規律運動人口的主力,占整體6成。調查也發現「核心訓練」、「私人教練」與「運動是良藥」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歡迎,這讓許多年輕的健身教練嗅到商機,更願意投身銀髮族重訓。
因為經常接觸需靠復健過生活的老年人,加上家中長輩年事已高、奶奶患有失智症、媽媽曾歷經抗癌過程等因素,讓他決定轉換跑道當教練,致力於銀髮族的健身。不過這份工作對他來說不只是賺錢,更大的心願是「讓他們能更健康的老化」,認為鼓勵銀髮族多運動,其實也是在減輕社會的長照壓力。
而在他的眾多學員中,高齡78歲的許阿嬤最引人注目。許阿嬤因為長期姿勢不良導致脊椎側彎,加上過去沒有運動習慣,越來越不耐走、越走越不穩定,不想接受開刀治療的她,終於在兒子百般勸說下,走進健身房,尋找專業教練身體。
指導一年多後,許阿嬤透過靠牆抬膝、滑輪下拉、啞鈴肩推等個人化訓練菜單,改善了漏尿、高血壓等健康問題,甚至還長高了2公分!阿嬤感嘆道:「讓我最有感的是,我的精神變得很好。」而她的健身成果現在也被鄭宇劭視為「model模式」。
青年翻轉健身房!讓銀髮族愛運動 就是減輕社會長照壓力
根據國發會數據顯示,台灣明(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後,扶老比(每100個50-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需撫養的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將來到29.41,換句話說,平均每3.4位年輕人就要扶養1名老人。到了2035年,扶老比推估將來到44.25,2045年攀升到61.04,即20年後,每1.6名青壯年,就須扶養1位老人!
因此,幫助老年人運動健身,讓他們維持健康,改善的不只是他們的生活品質,還能減輕社會龐大的長照壓力,而這也是為何國內高齡健身會越來越夯。
小心肌少症!是否為高危險族群 4徵兆自我檢測
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柯蘋芯也認為,舉凡到公園散步、甩手、跳廣場舞,在提升肌力上,都沒有重訓來的有效,「但有動總比沒動好」,建議銀髮族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運動下手,再逐步增加強度。當運動達中等強度以上,例如做運動時,可以講話但不能唱歌,才真正會對心肺功能產生刺激,進而再輔以專業人士指導,加以重訓提升肌肉量,延緩老化,「先求有再求好」。
另外,銀髮族若出現提起1-2公升的鮮奶會感到吃力、不易將毛巾擰乾、走路速度緩慢、容易摔倒等4大徵兆,就可能是肌少症的高危險族群,建議就醫檢查。柯蘋芯表示,雖然在臨床上,運動不能保證不會生病,但有動、沒動承擔的風險值「是0與1的落差」,特別在50歲以上的中壯年身上最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