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新進護理師成長空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新進護理師自覺活得不像人

同學專題研究發表一篇探討工作未滿一年護理師對角色認同,研究問卷中有一個選項,叫「自覺活得不像人」,教授們對這樣形容不甚滿意且無法理解,覺得抹滅護理人員尊嚴,你怎能說護理師活得不像人呢?護理教育告訴你這是多神聖的工作啊!然而,四百多份的有效問卷研究結果顯示,多數新進護理人員自覺活得不像人。

當職場霸凌成為常態

作為深耕白色產業超過十餘年的一線醫療人員,老實說我一點也不意外研究結果。護理工作環境並非外界想像單純,在傳統學姊學妹制當中,若你的同事帶著倚老賣老心態(相信我,這類人不少),那菜鳥護理師將可能除了適應新環境、學習技術和知識外,還可能非自願性的被增加額外工作量,甚至遭語言霸凌,前陣子西瓜醫院護理師跳樓輕生新聞歷歷在心,臉書社團靠北護理師充斥許多被學姊怒罵的哭訴,套句老話,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但一堆女人的環境真的比較難相處。

道德勒索,加重工作負荷

另外,初次照護患者新護理師也將面臨角色衝擊,護理教育和課綱中反覆聲明護理是專業是藝術,非服務業,也未將清潔排泄物、倒水和溫便當等等工作視為業務範疇之一,但臨床上有不少家屬認為,清潔患者排泄物是護理師專業工作之一,天下雜誌某篇文章甚至說為了表明孝心,清潔排泄物應交給專業的護理人員(seriously?),引發護理人反彈,表明拒看天下雜誌。

除加護病房外,一般內外科單位護理師平均白班照顧7-10位患者,小夜10-12位,大夜15-20位,接待新病患、辦理出院、發藥、量生命徵象、排檢查、抽血、急救就來不及,誰有空幫你換大小便和倒水,有需要應該請看護,護理不是服務業。但拒絕和推辭往往可能被冠上沒愛心、被威脅、被投訴,而部分管理者卻要求護理師盡量滿足患者不適當要求,只因上層不想處理投訴。

護理師都花時間做這些非專業工作上,他們能有多少時間能培育精進專業能力?

尊嚴反覆被踐踏後,又能剩下多少熱忱去溫暖他人?

適應新工作必然辛苦,各行各業皆有其辛酸,但護理師做為一個生命照護者,壓力之大,業務之繁忙,絕非表面所見。而當前職場環境、工作內容、對護理人員刻版印象,尚有極大進步空間。

下次在醫療院所見到這群護理界新兵時,能以更寬容尊重對待,讓我們的護理人數和品質逐年上升,因應未來高齡長照需求。

此篇同時刊登於自由時報讀者投書https://m.ltn.com.tw/news/health/breakingnews/323647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瑪西的沙龍
74會員
185內容數
散文、小說、遊記、閱讀省思、時論
瑪西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01
五月三十一日雙和醫院三名護理師遭確診老翁持水果刀攻擊,導致兩名重傷,氣胸、右手韌帶、神經斷裂,洪男事後竟大言不慚說有留給她們活命就好了。各界紛紛予以指責,多少醫療同仁希冀藉此事件喚醒國人對醫療暴力重視。看完一則又一則新聞我只覺得辛酸,因為醫療暴力事件時刻發生,醫療盟、衛福部、公會重申零容忍又如何?
Thumbnail
2021/06/01
五月三十一日雙和醫院三名護理師遭確診老翁持水果刀攻擊,導致兩名重傷,氣胸、右手韌帶、神經斷裂,洪男事後竟大言不慚說有留給她們活命就好了。各界紛紛予以指責,多少醫療同仁希冀藉此事件喚醒國人對醫療暴力重視。看完一則又一則新聞我只覺得辛酸,因為醫療暴力事件時刻發生,醫療盟、衛福部、公會重申零容忍又如何?
Thumbnail
2021/05/30
前陣子美國擔任RN的朋友寫出她被病患抱怨動作太快不夠溫柔,甚至被辱以「你們中國人都是這種態度」等話,雖我私心認為這只不過是疫情下的種族歧視反應,反正現下全世界的人都將病毒源頭指向華人。大家紛紛勸當事人別當一回事,可是說真的,當事人很難不當一回事,被病人投訴感覺就像熱臉貼冷屁,滿腔熱血卻被對方迎頭一個
Thumbnail
2021/05/30
前陣子美國擔任RN的朋友寫出她被病患抱怨動作太快不夠溫柔,甚至被辱以「你們中國人都是這種態度」等話,雖我私心認為這只不過是疫情下的種族歧視反應,反正現下全世界的人都將病毒源頭指向華人。大家紛紛勸當事人別當一回事,可是說真的,當事人很難不當一回事,被病人投訴感覺就像熱臉貼冷屁,滿腔熱血卻被對方迎頭一個
Thumbnail
2021/05/28
昨天在得知服務於一線戰區ICU的學妹居然在沒有注射疫苗的情況下照護疑似案例,竟然讓我心驚膽戰一整天,甚至晚上還作起噩夢。我夢到年輕時工作的ICU,與開刀房相連的玻璃門甫開啟,長期工作培養出團隊默契的姊妹們都放下手邊的事,齊心進入病房內幫忙。正當在移床、確認管路位置、約束、調整監視器時,突然走出全身穿
Thumbnail
2021/05/28
昨天在得知服務於一線戰區ICU的學妹居然在沒有注射疫苗的情況下照護疑似案例,竟然讓我心驚膽戰一整天,甚至晚上還作起噩夢。我夢到年輕時工作的ICU,與開刀房相連的玻璃門甫開啟,長期工作培養出團隊默契的姊妹們都放下手邊的事,齊心進入病房內幫忙。正當在移床、確認管路位置、約束、調整監視器時,突然走出全身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淺談新人的心路歷程,並呼籲資深學長姐莫忘初衷,有同理心的去要求他們,而不是過度要求演變成邯鄲學步。
Thumbnail
淺談新人的心路歷程,並呼籲資深學長姐莫忘初衷,有同理心的去要求他們,而不是過度要求演變成邯鄲學步。
Thumbnail
在不討厭護理 我也還是想做護理師的情況下 還有沒有別的出路? 其實不是只有醫院的護理師才是出路 或許也可以想要不要挑戰其他科別? 或許也可以想以後的訴求?可能是正常上下班? 或許也可以想我期待的工作環境? 或許也可以想我想要的發展?工作可以帶給你未來的發展? 畢竟真的就是要跟工作相處很久 或許也可
Thumbnail
在不討厭護理 我也還是想做護理師的情況下 還有沒有別的出路? 其實不是只有醫院的護理師才是出路 或許也可以想要不要挑戰其他科別? 或許也可以想以後的訴求?可能是正常上下班? 或許也可以想我期待的工作環境? 或許也可以想我想要的發展?工作可以帶給你未來的發展? 畢竟真的就是要跟工作相處很久 或許也可
Thumbnail
以前曾經看過一句話:[正因為年輕,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浪費] 這裡的浪費,不是無所事事 而是有的是時間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不要害怕 不管是不是要繼續做護理,還是想要發展第二專長 只要記得 反正再回去做護理,也不會餓死 那又有什麼好害怕跨出舒適圈的呢?
Thumbnail
以前曾經看過一句話:[正因為年輕,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浪費] 這裡的浪費,不是無所事事 而是有的是時間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不要害怕 不管是不是要繼續做護理,還是想要發展第二專長 只要記得 反正再回去做護理,也不會餓死 那又有什麼好害怕跨出舒適圈的呢?
Thumbnail
大家好 我是護理師舒舒 轉職居家護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覺得居護真的是護理的淨土,對這份工作有興趣的,可以閱讀一下我的文章。
Thumbnail
大家好 我是護理師舒舒 轉職居家護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覺得居護真的是護理的淨土,對這份工作有興趣的,可以閱讀一下我的文章。
Thumbnail
打從心底誠實的說,作為一個護理師,我比很多人都幸運,原因在於,護理人可以不被工作綁架,能夠勇敢辭職的勇敢追夢,或許是高齡結婚生子的妳想要全心照顧寶寶成為賢妻良母,或者是七年之癢的工作倦怠想要出國打工遊學,也可能是剛入職場卻適應不良想試試轉換跑道的護理姐妹們,不論離開後的時間是長是短,只要內心抱著認真
Thumbnail
打從心底誠實的說,作為一個護理師,我比很多人都幸運,原因在於,護理人可以不被工作綁架,能夠勇敢辭職的勇敢追夢,或許是高齡結婚生子的妳想要全心照顧寶寶成為賢妻良母,或者是七年之癢的工作倦怠想要出國打工遊學,也可能是剛入職場卻適應不良想試試轉換跑道的護理姐妹們,不論離開後的時間是長是短,只要內心抱著認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