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第一個十年」的報酬最重要!退休金夠不夠?固定提領策略的成敗就在此!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60/40股債比中,「安全提領率」與退休後「不同期間報酬」的關係

💥今天要介紹幾個高價值的「退休規劃細節」!

🔥在歷史中模擬【4%法則】的情況,退休帳戶前幾年的波動程度,一定會嚇到一個剛退休的人!因為像是【4%法則】這種固定提領策略(Constant Inflation-adjusted Spending),會最大化Sequence Risk:
👉🏻若在退休「初期」市場表現很差,造成退休金大幅貶值,進而影響退休期間的整體複利效果,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那所謂「初期」是退休後的幾年內呢?退休後前一年?退休後前五年?
💥上圖顯示在60/40股債比中「安全提領率」與退休後「不同期間報酬」的關係:
💧在適當的提領率之下,退休後第一年股市大崩盤的影響並不大,因為提領來源大部分來自債券,若股市在接下順利反彈,就不會有太多的股票變現提領!(每年再平衡的成果)
👉🏻安全提領率與退休後第一年的報酬的相關性只有0.21。最差的報酬(最左邊的-42%),還有5.34%的安全提款率,遠高於4%的門檻
💧所以真正的風險不只是第一年的壞報酬,還要考慮一連串的市場表現。
👉🏻再來我們看10年名目報酬。安全提領率與10年名目報酬之間的相關性是0.44,是1年相關性的兩倍多啊!
💧你可能會想說:「10年名目報酬比1年更有預測價值,那把時間拉長會不會更好呢?」但事實並非如此。
👉🏻實際上,把時間範圍拉長,結果變得難以預測。安全提款率與30年股市名目報酬幾乎沒有任何關聯!因為就算在退休後期,市場表現得好也沒用,因為在這之前可能就把錢用光了!
💧那為什麼退休後30年內的名目報酬跟安全提領率的關係,看起來有輕微的「負相關」?長期賺得越多反而更容易失敗?搞什麼鬼?
👉🏻原因很簡單,因為報酬是名目的,部分來自通貨膨脹,這會對退休人士造成不利的影響,高通貨膨脹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提領來維持生活水平。
👉🏻通貨膨脹本身也有自己的Sequence Risk,像是退休後前幾年的通膨率太高,跟著提領的錢也會越多,初期投資組合就大幅貶值,從結果來看效果等同於市場表現不好!
👉🏻當然,名目報率若能跟通脹率保持一致。換句話說,就是報酬能Cover住通膨,然後一同增長,那麼通貨膨脹造成的Sequence Risk就能比較好地被控制。
💧因此在考慮通膨後,我們要改看「實質報酬率」!30年的實質報酬與安全提領率的相關性為0.43(不是輕微的負相關性了)。
👉🏻但退休後的前30年實在太長了,很難真正體現出Sequence Risk。

🔥若我們只看退休後前10年的實質報酬,相關性會飆升至高達「0.79」。

💧前十年的實質報酬如果太低(像是低於0%),會嚴重影響退休生活水平。
💧如果退休後的前十年市場表現不錯(像是超過12%),最差的安全提款率「至少」為7%,很誇張的高啊!
⭐換句話說,前十年糟糕的市場表現加上後續不斷的提領,就算後期市場反彈也沒用,因為資金規模已經變得太小了,但如果第一個十年表現得很好,甚至連後續的熊市也不用太擔心
前十年市場的實質報酬決定了大部分的Sequence Risk,退休初期短暫的股市大跌不能代表一切,因為這時候市場可能會快速反彈,在「再平衡」過程中,實際提款會來自債券部位,而不是股票部位。
真正要擔心的,不是退休初期的一兩年,而是開始退休後的前十年。事實證明,市場的十年實質報酬是Sequence Risk的最佳位置(Sweet Spot)。
⭐退休人士不必為短期市場的表現擔心太多。前幾年的熊市若能在後續順利反彈(像是退休時遇到2008年金融海嘯至今),退休後前幾年的股市大跌並不一定會致命。
⭐不要太過分依賴超長期報酬(像是20年以上),真正最重要的是退休後的「中期報酬」(退休後的10年內左右),🔥因為市場「平庸」的十年實質報酬可能比短期市場崩盤還「更糟糕」!
⭐第一個十年最重要,如果退休前十年的市場表現不錯,那麼在結束時會剩下很多錢(因此可以視情況提高退休後的支出)。如果市場在前十年表現不佳,而且很早就耗盡大部分的退休金,那就麻煩了...(這時候請視情況降低提領率)。簡單說,就是可視前十年投資組合的表現來調整提領率!
⭐因此在退休後前十年保持理性是很重要的,這時候若能搭配「好的財務顧問」會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與擔心。
⭐另外因為十年實質報酬的關係,搭配像是用Shiller CAEP制定的動態提領策略,會是一個大幅壓低Sequence Risk的好作法!

💥關於Sequence Risk可以查看我製作的動畫影片解說


💧圖片出自:Michael E. Kitces | Buckingham Strategic Wealth
avatar-img
1.9K會員
87內容數
【ETF投資、因子投資、資產配置】享受創作過程,傳遞我認同的投資理念,同時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血流成河 的其他內容
(二)退休規劃:提領策略與資產配置,運用總報酬投資法(Total return appoarch)【4%法則】夠提早退休嗎?考慮「遺產」後的情況! 💥繼續討論上次退休規劃中的「固定提領策略」!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清楚一些條件: 👉傳統退休人士:30年退休期間 👉提早退休人士:60年退休期間
(一)退休規劃:提領策略與資產配置,運用總報酬投資法(Total return appoarch),提領比率要多少?傳統的【4%法則】夠嗎? 💥William Bengen (1994、1996、1997、2001)與Trinity Study (1998、2011)
(二)退休規劃:提領策略與資產配置,運用總報酬投資法(Total return appoarch)【4%法則】夠提早退休嗎?考慮「遺產」後的情況! 💥繼續討論上次退休規劃中的「固定提領策略」!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清楚一些條件: 👉傳統退休人士:30年退休期間 👉提早退休人士:60年退休期間
(一)退休規劃:提領策略與資產配置,運用總報酬投資法(Total return appoarch),提領比率要多少?傳統的【4%法則】夠嗎? 💥William Bengen (1994、1996、1997、2001)與Trinity Study (1998、2011)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假設現有100萬收入,試以投資或存錢來準備30年後所需的退休金: 投資:取年收入的30%用於投資,每年實質報酬率以3%計算,30年後約擁有7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手中仍留有70%的收入可自由支配。 存錢:取年收入的50%存起來,每年通貨膨脹率以3%計算,30年後僅剩約2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資產配置可以降低投資組合在市場下跌時的風險,一般建議資產組合中股票的比例為100減去年齡,例如年齡為20歲,那麼股票的比例就是80%,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的投資人,可以按照自身狀況提高股票的比例,在資產累積階段,隨著年齡增加降低股票比例是合理的做法,但對於已經退休的投資人是否也需要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退休、財富自由對每個人而言,所需金額各有不同,但可依據4%法則來計算。除了儲蓄外,「開源」和「節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此外,保險規劃也應被重視。提領退休金時,需考慮通膨因素,以維持生活品質。並在市場波動時調整生活支出,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很早以前我曾研究過,對退休族群投資被動收入而言,要以甚麼樣的方式配置,才能達到風險最低,而報酬尚可的投資方式,畢竟對退休族來說,報酬率相形之下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考慮風險才是,只要能存夠餘生所需的財富並足以超越通膨的追趕,就已堪稱完美了。以股債不同比例的投資配置,便可以勝過通膨且達成低波動及更穩定
Thumbnail
就跟一般人一樣,我想到退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的存款夠嗎?我從兩個方向來思考,1.過去法-我過去是否有將收入的一部分好好存起來,有沒有花的太多了,2.未來法-我目前的資產存款是否足夠應付我退休後的生活花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
Thumbnail
「後收型基金」,顧名思義,一般我們申購基金都是在交易的當下就付手續費,但是後收型基金則是依你賣出的時間點來決定手續費!四年以上不用收手續費。因此很多理專的話術都是用「基金公司鼓勵大眾長期投資,所以投資人有放長期的話,基金公司就會給予相對的優惠」等等,諸如此類的推銷詞,但是殊不知…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假設現有100萬收入,試以投資或存錢來準備30年後所需的退休金: 投資:取年收入的30%用於投資,每年實質報酬率以3%計算,30年後約擁有7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手中仍留有70%的收入可自由支配。 存錢:取年收入的50%存起來,每年通貨膨脹率以3%計算,30年後僅剩約20萬的退休金,且目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資產配置可以降低投資組合在市場下跌時的風險,一般建議資產組合中股票的比例為100減去年齡,例如年齡為20歲,那麼股票的比例就是80%,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的投資人,可以按照自身狀況提高股票的比例,在資產累積階段,隨著年齡增加降低股票比例是合理的做法,但對於已經退休的投資人是否也需要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選擇投資指數化投資的人,目的除了讓資產對抗通膨外,還有就是要能提供退休後的生活開銷,但是退休後每年要從資產中提領多少作為生活費,才不會發生錢花光,人卻還在的狀況呢? 目前比較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所謂的4%提領法則,最早是由美國財務顧問威廉班根,在1994年的研究提出,他設定投資
Thumbnail
大家都想提早退休,但對數字總是非常地模糊,其實你可以用4%提領率來計算,假設你退休時,, 每年所需花費為50萬元,那麼用4%的提領率回推,50萬÷0.04=1250萬。也就是說你要退休時, 只要存到1250萬就夠了。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算出目前適合你的退休數字,並得到方法讓資產加速增長的方法。
Thumbnail
退休、財富自由對每個人而言,所需金額各有不同,但可依據4%法則來計算。除了儲蓄外,「開源」和「節流」也是非常重要的議題。此外,保險規劃也應被重視。提領退休金時,需考慮通膨因素,以維持生活品質。並在市場波動時調整生活支出,以確保退休生活品質。
Thumbnail
在很早以前我曾研究過,對退休族群投資被動收入而言,要以甚麼樣的方式配置,才能達到風險最低,而報酬尚可的投資方式,畢竟對退休族來說,報酬率相形之下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考慮風險才是,只要能存夠餘生所需的財富並足以超越通膨的追趕,就已堪稱完美了。以股債不同比例的投資配置,便可以勝過通膨且達成低波動及更穩定
Thumbnail
就跟一般人一樣,我想到退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的存款夠嗎?我從兩個方向來思考,1.過去法-我過去是否有將收入的一部分好好存起來,有沒有花的太多了,2.未來法-我目前的資產存款是否足夠應付我退休後的生活花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照著自己的退休計畫和目標一步步前進後,好不容易達到退休目標,想說總算可以開始享受自己的退休人生,但是現實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為退休後的運氣決定你的退休生活,有可能變得更好也有可能變得更壞,你可能會想說我都存到目標的金額了,為什麼運氣會影響退休品質呢?原因就在於退休後報酬的順序
Thumbnail
「後收型基金」,顧名思義,一般我們申購基金都是在交易的當下就付手續費,但是後收型基金則是依你賣出的時間點來決定手續費!四年以上不用收手續費。因此很多理專的話術都是用「基金公司鼓勵大眾長期投資,所以投資人有放長期的話,基金公司就會給予相對的優惠」等等,諸如此類的推銷詞,但是殊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