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lliant.org - Learn to think
「
Brilliant.org 」是出自矽谷新創的一套
數理學習工具 ,提供用戶在 app 或網站上學習數學、物理、化學、電腦科學等主題。自 2012 創立以來,Brilliant 累積至了九百萬個註冊用戶,募資到穩定的矽谷資金、也兩次獲得 “Apple App of the day” 的推薦 。[1]
點進去官網的徵才頁面,一段話描述著他們團隊對學習的想法:
We believe that math and science are fascinating and beautiful, but that the tools widely used to teach them are dry and ineffective. 我們相信,數學與科學是迷人與美麗的; 但大部分的教學工具總是乏味、又缺乏效率。
兩年前,我在備課的時候發現了這個 App。我被它簡潔的設計、內容的品質所吸引,並開始將邏輯、思考方法的內容帶進我的數理課堂,並能夠讓國三生展開數理科學的討論。隨後, Brilliant 也成為我個人的學習工具。
與其他學習資源相比,我發現 Brilliant 主要的「亮點」在於:
由數理專家製作:課程內容有品質深度,也平易近人 用有趣的問題開頭,並用主動思考的學習方式,來代替聽講式的學習 有一套「體驗流暢、互動性高,更適合理解抽象概念」的學習介面,特別適合在手機上學習。
而過了兩年,我抱著對產品設計、數理教育的熱情,想透過這篇文章介紹 Brilliant 的產品、團隊,以及我們能如何使用它 ❤️
App 的建造者與使用者 Brilliant 的創辦人 Sue Khim 是美國的韓裔移民。Sue 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中途休學創業,開始做美國學生貸款相關的題目。後來,受到矽谷投資人
Chamath Palihapitiya 的鼓勵,她轉換創業的方向,創立了第一代的 Brilliant App,來耕耘她更在乎的社會議題:學習與教育。[2]
在 Apple 的
一篇專訪 中,Sue 提到年幼的學習經驗:在學校,填鴨學習方式讓她感到挫折,相比之下,她更喜歡爸爸在車上提出的挑戰性問題:
( 1 + 2 + 3 + ... + 99 + 100 ) 的總和是什麼?
小時候的她用盡全力想,卻發現自己沒辦法用普通的加法算出來,而是需要視覺化的跳脫框架思考。 這些挑戰性問題讓 Sue 感受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也因此想將這樣「啊哈!」的學習體驗帶給更多人。
Sue Khim 創立 Brilliant 的同年,入圍了 2012 富比士的 30 under 30 List (source )
團隊其他課程開發者,也都有名校的學歷;他們在柏克萊大學、麻省理工、卡內基美隆大學等名校拿到博士學位 ,其中也不少是數理奧林比亞出生、或是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人物。
可以看得出來,Brilliant 的建造者是一群熱愛數學、在學業上取得成就,並致力於提升 STEM 學習體驗 的一個團隊。
使用這款 App 的人,則從找尋工作的專業人士到小學生都有。Sue 聽過來自直播主、大學校長、80 歲的老爺爺的使用故事。而創立早期時,這個平台原先專注在資優生與數學熱愛者上,並從中發掘頂尖的數理人才。後來,平台希望數學教育能傳達對更多人,轉換方向,才變成現今對新手友善的社群。
而我自己成為 App 的使用者,是為了學習群論、微分方程、搜尋引擎等我感興趣的主題。對我來說,Brilliant 作為入門磚,來讓我學習較難自學的課(在離開數學系後),之後若要深入,我也能在銜接大學的開放式課程上,更知道學習的方向。
Brilliant App 的特色 Brilliant 的學習過程營造的是主動思考,舉例來說,以下是 Brilliant 上面跟機率相關的問題:
有一個三腳怪,它正打開一個有 4 隻紅襪、 6 隻藍襪、8 隻黃襪的抽屜櫃。在抽屜是混亂的前提,它隨機抽出了三隻襪子。請問以下哪一項事件是最有可能發生的?
1) 三隻襪子都是同樣顏色
2) 三隻襪子都是不同顏色
3) 兩隻襪子同色、另一隻不同色
或是邏輯題目:
甲、乙、丙三人都帶著一頂帽子,三人都知道,帽子顏色一共有兩種可能:紅色與藍色。假設總共只有兩頂紅帽、兩頂藍帽;每個人不知道自己帽子顏色(但都可以看到其他人帽子顏色),而且甲、乙、丙並不交談的情況下,以下何敘述為真?
1) 所有人都知道各自的帽子顏色
2) 只有剛好一人知道他自己帽子的顏色
3) 只有剛好兩人知道他們自己帽子的顏色
4) 沒有人知道自己帽子的顏色
以及其中一門課的介紹影片:
...都像是 Brilliant 模式的學習。希望你從自己的直覺出發,主動思考、觀察,而不是被動觀看影片學習。
高品質的課程設計 從內容開發到介面設計,Brilliant 團隊皆一手包辦,也讓學習內容的品質比免費的網路資源來得好。
在課程設計上,Brilliant 有著八個原則,其中最重要的三個是:激發好奇心、接納失敗、主動學習 。每個單元裡,學生會直接開始面對有意思的問題,在情境下發展直覺(math intuition);隨著更挑戰的問題開始,學習者進一步思考什麼樣的模式(pattern)可以幫助自己思考。在過程中,會學會 Brilliant 引入的數學概,並將它運用在在更困難的問題上。
就像是 Sue 小時候的學習過程:面對 1+2+3+…+100,她本身有自己習慣的思考方式(簡單加法),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她得探索到新的模式 — 例如將 1 +100 、2+99、3+98 配合成一組,進而發現,問題包含的是 50 組 101;而答案不用計算機,就能知道是 5050。最後,她可能近一步將這個規則推廣…假如是應對 1+2+3+…+N,總和是什麼呢?在這樣的方法下,能練處理更複雜問題的能力。
這八個原則中,我認為他們
看待失敗 的原則很有啟發性。在
一篇訪問 中,Sue 提到她在大學高維課程的經驗:小考平均分數不到40、教授指派的作業沒有人完成 … 但打從第一堂課開始,那位教授就宣布了,分不是課堂期待學生做的,學習才是,而在困難的情況學習更是對他們的訓練。
而她也發現,「表現好的大學生」跟「表現優秀的大學生」,差別在優秀的大生總是連續的失敗。在世界級的實驗室,博士與研究生視失敗為知識的增加。她發現,最頂尖的人總是預期著失敗,並有著良好的調整能力。
而在舒適圈外學習的 Sue,了解面對困難問題的心態,是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環。這也是 Brilliant 實踐的原則:每個問題都有詳細的解釋,就算你答錯了也沒有懲罰性扣分,而是快速得到反饋。
對於 Brilliant 的設計原則更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 brilliant.org/principles/
圖一:互動:|圖二:犯錯不會有懲罰|圖三:閱讀解釋|來源:Brilliant App 截圖
手機、電腦上都可用的簡潔介面 比起用課本或影片學習,App 附帶了更多動畫、可以互動的介面,使學習者透過視覺化,更容易了解抽象規則 、事物的對應關係。
很明顯的,手機學習的方便,能讓人隨時在不同零碎時間學習:搭捷運、飯後休息、或是電腦不在身邊的時候。在 App 中,每個單元都大約 5–15 分鐘的長度,能夠容易完成一小步的學習。
Brilliant 的視覺,將科學與設計美感結合|截圖自官網
了解更多:關於 Brilliant 提供的課程、費用、免費資源
平台一共有六十多門課程 [3],涵蓋了:
基礎數學(邏輯推理、代數、幾何) 機率與統計(應用機率、分佈、金融) 進階數學(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群論) 物理(力學、電磁學、相對論) 應用科學(化學、生物、太陽能、天文學) 電腦科學(資料結構、演算法、神經網路) 其他進階主題(加密貨幣、量子力學)
Brilliant 的課程現在是全英文的 ,也代表需要一定的英文閱讀能力來使用。如果英文是個挑戰:可以參考以 Google 翻譯功能協助。理解詞彙,大多數的用語都不是很困難。我相信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英文學習經驗(以實作學習),對於年級小的學習者,若有家長的協助對話,也是很好的陪伴。
至於費用 ,年訂閱的價格是 240 台幣 / 月,可以衡量 Brilliant 是否有其價值再訂閱。(或許一般我們不會在軟體上花那麼多錢,但其實 240 元差不多是一般數學家教半小時的費用)
而不付費 下的學習,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資源 ✨
免費註冊:每堂課程的前三章內容都是公開的。透過實際操作,會更清楚 Brilliant 的方式是不適合自己。 參考免費的每日挑戰(Daily Problems) :除了腦力激盪,也能看到社群的解答討論。 參考 Brilliant 平台的豐富的免費資源: Youtube 頻道的一些影片 (視覺化,適合初學) 數理名詞 Wiki:牛頓力學 、線性代數 等(內容專業,適合中大學生)
若要買會員,省錢 tips 是:
找到 Brilliant 贊助的知識型 Youtuber,從他們的影片找到 Brilliant 推薦折扣( 🔗
點此連結 🔗
) ,通常可以打八折!此外,七天免費試用也適用於新會員。
Brilliant vs 線上學習平台 在先前,我提到 Brilliant 的主動學習、允許犯錯、激發好奇心原則,跟傳統國高中的教學不同之處。最後,想探討 Brilliant 的產品跟免費的均一教育平、台可汗學院(Khan Academy)有何不同:
我認為均一教育平台的課程,是在中小學的課程框架上發展,讓學生在學校的學習表現進步接軌;可汗學院也類似,是圍繞在美國課綱的接軌。相比之下,Brilliant 的課程更靠近自主學習的模式 — 它離框架更遠,強調主動動腦思考,而不是吸收影片教學內容、熟練解題技巧。
以上是我對 Brilliant 平台的觀察於想法,歡迎 follow 我 ,追蹤之後的科技、教育或新創主題的文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