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1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致女孩們:不需要急著讓男朋友融入妳的小圈子

今天談的不是「出軌」、「劈腿」、「閨密變歸ME」的那些事,而是分享關於「小黛」的感情故事吧。(本文出現的所有人物,都經匿名處理。)
小黛是方衡妻子蔚蔚的前同事。和蔚蔚的關係相當要好,還有一位黎姐,三個人的關係說是「閨密」也不為過,幾乎無話不談,也毫不避諱。
小黛是一個國小老師,極其認真負責,在她擔任導師的班級,基本上沒有特別頑劣的學生。在她的調教之下,有的學生品學兼優,有的雖然學業欠佳,但至少還有不算太糟的品性。``    
目前的教育現況是:很多導師不太管理班級,甚至是放牛吃草的管理模式,抱著一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的消極心態,度過一日是一日。造成這種低靡教學風氣的因素非常多,最常聽見的,就是學生家長因素。
因為經濟形態的轉變,造成臺灣近十幾年來的少子化,很多父母選擇只生一個孩子,因此「獨子」或「獨女」們在家庭裡備受重視,於是在將孩子送進校園時,便開始關注老師們對於孩子的一舉一動,甚至在入學前,就和校方「約法三章」:我的孩子不能打罵、我的孩子不能派功課、我的孩子不能罰寫……等等,在我聽起來屬於「無理取鬧」層面的要求,一旦有所牴觸,動不動就祭出「申訴」的令箭,讓具有教學熱忱的老師避之不及,久而久之便心灰意冷,寧可安寧度日,也不想再多沾麻煩。所謂「班級導師」,就是必須周旋在學校管理方以及家長之間,一方面替學校保留一個學生,另一方面則要滿足家長的需求,取得兩者的平衡點。
基於上述的教學環境,小黛每每會在學期開始前,建立學生家長的LINE群組,事前擬定好班級經營的策略與計畫,並在班親會時當面和學生家長們溝通,取得家長的信服與信任,大幅度降低「恐龍家長」的出現可能性。
因此,小黛的工作處於高強度的身、心理狀態,平常除了上課,還有課餘的學生生活輔導及家長聯繫,方衡說:「偶爾見面吃飯,小黛總是一副疲累不堪的樣子。」

而小黛在一個月前,和在相親中認識的「于越」正式交往了。沒錯,是相親。小黛現年33歲,在擔任國小老師的這些年,時常接受一些相親安排。 方衡說到這裡,我一開始覺得不可思議,認為相親是傳統社會的產物,心想:「天啊,現代社會還有人在相親的嗎?」事實證明真的有,而且應該還不少。
我後來理解到:很多人平常除了工作場合之外,幾乎沒有和異性接觸或認識的機會,就必須倚仗別人的介紹,或甚至參加婚友社等方式接觸其他不同的族群,進而擴大發展自己的社交關係,而小黛和于越就是屬於這種類型。
時間再往前推到兩個月前,小黛請蔚蔚陪她一起去相親,以一個朋友的眼光,也幫她審視審視,當天方衡正好也放假,於是方衡和蔚蔚夫妻倆,陪著小黛去見見她這次的相親對象。 這次的對象叫于越,蔚蔚對他的第一印象還算不錯:身體瘦高,超過180公分,相貌和善,外在條件和小黛之前的相親對象比起來,算相對突出的。于越是普通家庭出身,在公務體系上班。小黛對於于越的形象相當滿意,于越的談吐與嗜好,幾乎都對了小黛的胃口。 方衡說,他和妻子蔚蔚都覺得這次大概有點譜了,也期待著後續的發展。果不其然,在認識後不到一個月,小黛和于越就開始交往了。方衡覺得是意料之外地快,但站在第三人的立場,我卻覺得合乎情理。 畢竟因相親認識的人,大概都是以結婚為前提的,況且小黛和于越也不是少男少女的年紀了,沒有多餘的時間在曖昧的彎彎繞繞裡彼此試探,初步確認對方是自己想要深入了解的人,那就進一步開始談感情吧。
但實際上,方衡卻碰上了一點小困擾。
小黛曾經說過,希望她的對象能夠融入她的社交圈子。也就是說,必須和黎姐、蔚蔚(當然,也包含方衡自己)相處得很好,因此小黛似乎很期待把于越介紹給大家,納為圈子中的一員。
事實上,所謂的圈子,是指個性、喜好甚至語言都契合的幾個人所組成,就算是差異之處,也能夠包容與尊重。根據方衡所說的:小黛喜歡下廚、黎姐喜歡運動、蔚蔚喜歡手工。兼容並蓄的朋友關係,其實必須仰賴長時間的認識及相處才能建立。
方衡提到:黎姐是個黃金單身女子,比方衡等人年長約8歲,離開家鄉, 獨自一人到城市裡工作、生活,幾年下來,也憑自己的能力購買了一間舒適的房子。方衡幾個人時常在週末時候,相約在黎姐家中小聚,喝喝手中咖啡、聊聊天或看看劇。然而有一天,小黛也許是忽略了,在沒有事先告知黎姐的情況下,帶著于越一起去拜訪黎姐。 方衡說,她能從黎姐的表情中察覺到一絲不悅,但黎姐卻迅速收斂情緒,以簡單的待客之禮招呼。小黛當局者迷,絲毫沒有察覺空氣中詭譎的氣氛,稀鬆平常地到廚房裡拿些牛奶喝。至於于越,不曉得是個性使然,還是為了滿足小黛的期許,他拋棄了身為「陌生人」或「客人」應有的拘謹與禮貌,跟黎姐、蔚蔚及方衡熱情互動,甚至在某些行為上,真當成「自己家」了。
比如說:幾個人隨性地坐在地板上邊看劇邊聊天,于越就大喇喇地把腿伸得直直地,幾乎橫跨了行走動線,這看在幾個人的眼裡,有點不是滋味。
如果你曾遇過陌生人(或不熟的人)對你表現熱情,你的感受如何?想必渾身不自在吧?那麼透過螢幕,你應該可以感受得到:想要起身離開,卻礙於情分而勉強端坐的窘迫吧。
說到這裡,我覺得小黛的作法是值得討論的。她希望于越能夠融入圈子的心情固然能夠理解,但更應該顧及其他人的感受。親人之間都有適可而止的界線,何況是知交。
小黛的行為若情有可原,那麼于越呢?
于越身為小黛「剛交往」的男朋友,起碼要有一個「陌生人」的矜持,也必須要有「其他人都在審視」的認知,畢竟為了朋友好,是不能讓她被渣男拐走騙去的。其實無論是誰,前往別人住家拜訪,都應該謹守「主客」的分際。
樂觀點思考,于越八成是為了迎合小黛的期待,希望快速融入方衡他們的社交圈,但是在人際關係上,常常是「呷緊弄破碗」,反而弄巧成拙。方衡說,于越的這點心思,其他人怎麼會看不出來,只是一語道破,也就等於不給小黛留情面。其實小黛遇上這段愛情也是好事一樁,方衡也樂見其成,這代表著小黛在她憧憬的道路上,邁出了很大一步。方衡強調,並不是對于越懷有敵意,只是一個小圈子裡突然要攏進另一個人,而且是毫不熟悉的人,有點太快了。
開放性的社交活動是一回事,私密性較高的小團體活動又是另一回事。每個人對於新朋友的接受程度與時間長短都不同,套一句網路名言:還是「慢慢來,比較快」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