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情你不知道的數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但我也不知道, 重新理解武肺在各國02

寫於2020. Jun 05
這是一篇關於疫情數字的不完全文章,更多可以參考
Coronavirus
Evidence-based explanations of the coronavirus crisis, from how it started to how it might end to how to protect…www.vox.coma
我的粉專則會有各種疫情文章的讀後隨筆哈(尚未整理到Medium)
小鬍子小奶狗
這個粉專希望能幫助大家做到兩件事 1. 看見另一個中國 2. 用創投的眼和互聯網的思維理解世界 如果你好奇 1. 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只有美國的1/10不到?…www.facebook.coma
一切關於疫情的數字
都該從疫情的第一拐點和第二拐點開始
若給定
1. 已有確診人數
2. 每日新增確診人數
p.s. 以上將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定義為:
每日新增確診 - 每日治癒人數 - 每日死亡人數
已有確診人數同上,也就是治癒和死亡都會減少確診人數
…那

第一拐點

就是每日新增確診人數開始減少
(已有確診人數對時間的二次微分由正轉負時)

第二拐點

就是每日新增確診人數由正轉負
(已有確診人數對時間的一次微分由正轉負時)
那看圖大概有兩個結論,除了英美外,5月初已開發國家基本上已經度過第二拐點,英美仍介於第一拐點和第二拐點之間
US, Day 45
US, Day 60
  • 2020 May 6
全球疫情最严峻时期正逐渐过去
欧美已经或即将跨过第二拐点,正在逐步复工mp.weixin.qq.coma
  • 2020 May 11
How the US stacks up to other countries in confirmed coronavirus cases
The United States has the most confirmed Covid-19 cases in the world, with more than 15 times the number of cases…www.vox.coma

魔鬼藏在細節裡

以上幾張圖,有幾個值得討論的點
1. y軸是否該取log?
  • 好像應該是吧?
  • R0是大於小於1是否有影響?
  • 隨著疫情控制,R0大小變化是否影響y軸的表現方式?
2. 原點是否該取該國(州)出現第100案例的時間點?
A. 如果原點取該國第100案例出現的時間點,那從圖看起來,大國的確診人數增速是該比小國高還是低?
  • 低,因為美國有10000人確診和義大利有10000時,美國可支援的醫療資源明顯比義大利高,也就是大國能動用更多的全國資源處理這10000病例
  • 高,雖然美國和義大利都有10000人確診,但這10000人可能散播美國各地,更難受到控制(p.s. 但若美國疫情一開始也是從大都市開始,如何比較確診案例的分散程度?)
B. 如果原點取一國(州)第100案例出現的時間點,那用確診人數除以總人口代表了什麼?
我們可以說雖然美國的確診人數全球最高,但確診人數的總人口佔比不高,所以政府在疫情控制表現仍比其他國家好嗎?
  • 不行,因為都是以第100個案例時間為原點,人口多寡不應影響疫情傳播速度(那人口密度&都市化程度?)且在確診人數相同下,美國比義大利理應有更多可動用的醫療資源
  • 可以,因為美國確診人數的總人口佔比不高,美國還有足夠醫療資源應變
之後講封城開工、篩檢和疫情特徵
avatar-img
0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鈺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toC互聯網公司這麼多,但其實只有四種商業模式(創造收入的方法更只有三種),要從上帝視角見樹又見林,以下是理解toC互聯網熱帶雨林的一個矩陣
你有多了解中國? 你會說天安門、西藏新疆和五毛黨,OK 那如果不談政治,你還知道什麼? 但很可怕的,是台灣和歐美對中國的主流理解,就是只談政治,且只談某部分的政治! 美團、咪蒙和奇葩說,難道這些不是中國嗎?
toC互聯網公司這麼多,但其實只有四種商業模式(創造收入的方法更只有三種),要從上帝視角見樹又見林,以下是理解toC互聯網熱帶雨林的一個矩陣
你有多了解中國? 你會說天安門、西藏新疆和五毛黨,OK 那如果不談政治,你還知道什麼? 但很可怕的,是台灣和歐美對中國的主流理解,就是只談政治,且只談某部分的政治! 美團、咪蒙和奇葩說,難道這些不是中國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導言 隨著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的陰霾中迅速復甦,各地區的經濟表現卻顯現出不同的速度和程度。這種不均衡的復甦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們知道“FLiRT”這個來調情的新冠變種,一個月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FLiRT變種的病例在美國和歐洲正在上升。該組的主要病毒株是KP.2,截至5月11日兩周內所有病例的28.2%。FLiRT變種也侵入台灣,本土與境外占比分別為6%及11%。而國內三大病毒肆虐,急診一度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22日表示美國新型新冠病毒新感染患者當中,變異株「JN. 1」感染占比到19日推估達到85.7%,JN. 1將持續在全球傳染擴散占比第一。
Thumbnail
新冠疫情升溫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冠肺炎併發症上周新增增515例,續創5個月來新高,死亡病例增48例也創4個月來新高,中重症和死亡個案雙創新高。疾管署提醒,未來3周新冠疫情會持續上升,約1月28日~2月3日春節前一周,與流感疫情同時在同一周,一起到達最高峰。 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COVID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導言 隨著全球經濟從新冠疫情的陰霾中迅速復甦,各地區的經濟表現卻顯現出不同的速度和程度。這種不均衡的復甦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在美國、中國和歐盟之間。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們知道“FLiRT”這個來調情的新冠變種,一個月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FLiRT變種的病例在美國和歐洲正在上升。該組的主要病毒株是KP.2,截至5月11日兩周內所有病例的28.2%。FLiRT變種也侵入台灣,本土與境外占比分別為6%及11%。而國內三大病毒肆虐,急診一度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美國疾病管制署(CDC)22日表示美國新型新冠病毒新感染患者當中,變異株「JN. 1」感染占比到19日推估達到85.7%,JN. 1將持續在全球傳染擴散占比第一。
Thumbnail
新冠疫情升溫 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冠肺炎併發症上周新增增515例,續創5個月來新高,死亡病例增48例也創4個月來新高,中重症和死亡個案雙創新高。疾管署提醒,未來3周新冠疫情會持續上升,約1月28日~2月3日春節前一周,與流感疫情同時在同一周,一起到達最高峰。 疾管署指出,目前國內COVID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