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十字路口的台灣健保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件重要的事情
就是要嘗試各種不同的方式
持續的講,持續地讓更多人關注
其實健保對整個台灣的貢獻
是無庸置疑的
但台灣的健保制度也確實走到
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
健保將面臨破產的問題
同時健保多年實施後也產生很多副作用
目前衛福部
正在規劃要調漲健保費
另外很多團體想把更多服務塞進健保中
但這個過程第一線的醫療人員
卻很少能有機會參與及表達心聲
事實上目前整個健保的制度
存在一個非常大的缺陷
就是健保的運作
操控在極少數的人手上
許多極不合理的制度像是核刪與總額
都不需經過立法院的同意
只要健保署規劃後
經過健保署與衛福部官員點頭就可以執行
每年現在高達七千億的健保費用分配
居然是這樣機制在運行
大家不會覺得怪怪的嗎?

喔對了
其實有個單位叫健保會
名義上是唯一
可對健保制度進行監督與建議的機構
但這個健保委員會的組成並不具有代表性
39位委員都是設定好的單位與代表
衛福部代表1人
衛福部推薦的人選7人
各層級醫療公會代表10人
但這些人往往也身兼大型醫院要職
面對也負責監督考核醫院的衛福部健保署
其實根本無能為力
而非醫療專業的保險人代表
在意的大概都是保費不要再調漲
或是既有的保費能不能要求更多的服務
所以這樣運作上有缺陷
同時也欠缺代表性的健保會與健保監督制度
才是健保改革第一件要面對的問題

至於健保費是否調整
或是要不要納入更多服務(全責護理等)
應該先好好檢視目前的健保系統
已經存在那些嚴重的問題才對
1.越來越多年輕醫師選擇往國外發展
2.很多專科醫師人力不足斷層非常明顯
3.護理人員與醫事人員流失情況很嚴重
4.很多好的藥物逐漸消失
5.無法引進國際最新的醫材與技術

以上這五個問題
主要都來自於健保給付的不合理
當健保要持續包山包海滿足民眾需求
選擇的卻是貶低醫療服務的價值
用總額與持續的降低藥價醫材
維持住華麗的健保服務機制
但這種假象已經無法再這樣維持下去了

健保費當然要漲
同時不能再增加新的服務範圍(全責護理別鬧了)
漲的健保費應優先調整不合理的給付
一天幾百元的護理費與病房費根本汙辱人
然後各種手術的費用也該大幅提升
但即便是這樣恐怕也還不夠
健保署與衛福部應該鬆開健保的爪子
不要再想全部一把抓
讓自費的項目與金額回歸市場機制
這樣最好的藥品.最新的醫材
才有機會進入台灣
維持台灣卓越醫療的水準
台灣有醫療保險的人非常非常多
也該讓他們的保險費用
能實質上發揮真正的效益
當然我知道會有人說
那沒有錢的人難道命就比較不值錢嗎?
是的,全世界都是如此
富有的人本來就可以用錢得到更好的醫療
更有機會延長他們的壽命
差別在於我們在台灣有健保
一般人即使沒有錢也能享有80分的醫療服務
但假如健保署繼續用有限的資源
壓迫台灣的醫謢人員與醫療產業的發展
除了讓台灣失去提供100分醫療服務的機會
同時未來健保能提供的
將是只剩下60分甚至是不及格的醫療服務

有人或許又會拿出
某某醫院去年賺了幾十億的新聞
不要再被某些醫改團體或健保署給騙了
長庚的利潤是來自於台塑捐贈股票的股利
事實上台灣有一堆醫院光看醫療損益
根本是賠錢的狀態
如果真的是總額的精神
虧損的部分難道不該由政府來補上嗎?

總結一下
1.健保的執行需要監督,健保會的運作不可行
2.健保費一定要漲,但不該再新增服務
3.健保給付要全面重新檢討做合理的調整
4.鬆開對自費醫療的限制,給台灣醫療產業一點活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會員
    110內容數
    分享花蓮的後山生活,這裡有台灣最美的山海景緻,幾乎永遠綠燈的空氣品質,還有許多用心耕耘的小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連竟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醫材其實只是個表面的議題 我認為後面真正的問題在訂價權 從健保實施開始之後 醫師就失去了訂價的權利 不管你的技術好壞 不管你看診的過程多仔細 總之就是均一價 甚至因為你所待的醫院層級較低 提供一樣的醫療服務所得到的給付還更低 對上一個世代 經歷過勞保年代的醫師來說 因為看診費還比當初的勞保更高 (勞
    今天20200419防疫記者會上 這一段的QA 覺得該特別打成逐字稿 因為很多媒體每次都想把個案狀況 引導向一定是有人刻意隱瞞 然後讓社會大眾去肉搜與辱罵相關人員 但這對疫情的調查及防疫一點幫助都沒有 反而讓可能染疫的人心生畏懼而不願主動告知 獵巫只能讓媒體點閱率增加 但基本上是很糟糕且很不負責的作
    當你用著新的台鐵訂票App 優先用實名制訂到別人訂不到的票 或是開車行駛在四線道舒適的台九線 更省時的前往花蓮中南區時 這其實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這都是因為我們四年前選出蕭美琴立委 在她持續不間斷的努力下才有的成果 交通永遠是花蓮最重要的議題 如果舉辦一個交通論壇或鄉民擂台 大概可以連續舉辦一個月讓大
    很多人都知道花蓮有免費的營養午餐 但卻鮮少有人知道要付出的代價是甚麼 花蓮縣的負債高達百億 因此各項縣政的預算經費都捉襟見肘 教育費用扣除人事與退撫費用後已經少的可憐 一年兩億的免費營養午餐 幾乎把教育經費能動支的額度都吃光 因此學校操場跑道損壞.無錢可修 一堆學校廁所設施老舊,化糞池老舊及排水問題
    曾經以為我的家,是一張張的票根~~~ 這首姜育恆的經典老歌 我想是這十年來 蕭美琴立委的最佳寫照吧 多少個大家還在被窩的早晨 美琴立委已經在前往台北的火車上 多少個大家已經入眠的夜晚 她卻還在等著返回花蓮的火車 每次看到美琴 除了她親切的笑容之外 其實都能感受到她的疲憊 這是理所當然的吧 擔任全台灣
    醫材其實只是個表面的議題 我認為後面真正的問題在訂價權 從健保實施開始之後 醫師就失去了訂價的權利 不管你的技術好壞 不管你看診的過程多仔細 總之就是均一價 甚至因為你所待的醫院層級較低 提供一樣的醫療服務所得到的給付還更低 對上一個世代 經歷過勞保年代的醫師來說 因為看診費還比當初的勞保更高 (勞
    今天20200419防疫記者會上 這一段的QA 覺得該特別打成逐字稿 因為很多媒體每次都想把個案狀況 引導向一定是有人刻意隱瞞 然後讓社會大眾去肉搜與辱罵相關人員 但這對疫情的調查及防疫一點幫助都沒有 反而讓可能染疫的人心生畏懼而不願主動告知 獵巫只能讓媒體點閱率增加 但基本上是很糟糕且很不負責的作
    當你用著新的台鐵訂票App 優先用實名制訂到別人訂不到的票 或是開車行駛在四線道舒適的台九線 更省時的前往花蓮中南區時 這其實都不是理所當然的 這都是因為我們四年前選出蕭美琴立委 在她持續不間斷的努力下才有的成果 交通永遠是花蓮最重要的議題 如果舉辦一個交通論壇或鄉民擂台 大概可以連續舉辦一個月讓大
    很多人都知道花蓮有免費的營養午餐 但卻鮮少有人知道要付出的代價是甚麼 花蓮縣的負債高達百億 因此各項縣政的預算經費都捉襟見肘 教育費用扣除人事與退撫費用後已經少的可憐 一年兩億的免費營養午餐 幾乎把教育經費能動支的額度都吃光 因此學校操場跑道損壞.無錢可修 一堆學校廁所設施老舊,化糞池老舊及排水問題
    曾經以為我的家,是一張張的票根~~~ 這首姜育恆的經典老歌 我想是這十年來 蕭美琴立委的最佳寫照吧 多少個大家還在被窩的早晨 美琴立委已經在前往台北的火車上 多少個大家已經入眠的夜晚 她卻還在等著返回花蓮的火車 每次看到美琴 除了她親切的笑容之外 其實都能感受到她的疲憊 這是理所當然的吧 擔任全台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這個消息我實在是等很久了,因為我們住國外的人,非常容易被媒體或是民眾當成公敵,覺得我們蹭健保。 的確,這樣的人還不少,尤其是要自費,或是保險費會因為前一年使用情況調整的國家,很多人的確為了省錢,買機票回台灣看醫生。 但多數歐洲國家都是類似健保制度,也就是看病幾乎不用錢,或是只需要繳交低廉的費用,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存股族請注意,健保補充保費研議,為調漲預做準備。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14)日證實,最快520後,就會開始討論調整「補充保費」費率, 📒目前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等6類所得,單筆給付「新台幣5000元以上、未超過1000萬元」,須扣繳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Thumbnail
    對於海外臺巧使用臺灣健保資源造成瀕臨破產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待遇。本篇文章講述了海外臺巧在歐洲的看醫療經驗,並訴說他們不滿自動復保與費用追繳的情況。作者指出,許多海外臺巧在海外已能充分利用當地的醫療資源,並希望臺灣媒體不要再製造不實的新聞帶風向。此篇可幫助海外臺巧找到希望與抗爭的出口。
    Thumbnail
    金管會發布新聞稿指出實支實付將變革且朝損害補償原則方向傾斜後,目前所有提供副本理賠之實支實付商品紛紛停售或改版,其內容也紛紛向建保局手術表列「2-2-7」、「2-2-6」及「3-1-2」條款靠攏;且在健保局放寛醫療院所可對病患開立需自行負擔部份費用由3萬元上限提升至8萬元上限後,台灣自費醫療趨勢
    這個消息我實在是等很久了,因為我們住國外的人,非常容易被媒體或是民眾當成公敵,覺得我們蹭健保。 的確,這樣的人還不少,尤其是要自費,或是保險費會因為前一年使用情況調整的國家,很多人的確為了省錢,買機票回台灣看醫生。 但多數歐洲國家都是類似健保制度,也就是看病幾乎不用錢,或是只需要繳交低廉的費用,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這是我近兩年的心得,近期更是有感而發。   以前我三不五時就會聽到,有很多人明明在國外生活,每次看病都會特地坐飛機回來台灣之類的事情。因為健保制度只有台灣才有,在大家都在讚頌「健保」這個政策的時候,我都沒有多大的感覺。   直到最近家裡的人生病,很常跑大醫院,某次我偶然看了一下付費單,才驚覺
    Thumbnail
    ⚠️存股族請注意,健保補充保費研議,為調漲預做準備。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14)日證實,最快520後,就會開始討論調整「補充保費」費率, 📒目前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等6類所得,單筆給付「新台幣5000元以上、未超過1000萬元」,須扣繳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我是覺得取消掛號費上限仍然是不合理….
    Thumbnail
    對於海外臺巧使用臺灣健保資源造成瀕臨破產的問題,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待遇。本篇文章講述了海外臺巧在歐洲的看醫療經驗,並訴說他們不滿自動復保與費用追繳的情況。作者指出,許多海外臺巧在海外已能充分利用當地的醫療資源,並希望臺灣媒體不要再製造不實的新聞帶風向。此篇可幫助海外臺巧找到希望與抗爭的出口。
    Thumbnail
    金管會發布新聞稿指出實支實付將變革且朝損害補償原則方向傾斜後,目前所有提供副本理賠之實支實付商品紛紛停售或改版,其內容也紛紛向建保局手術表列「2-2-7」、「2-2-6」及「3-1-2」條款靠攏;且在健保局放寛醫療院所可對病患開立需自行負擔部份費用由3萬元上限提升至8萬元上限後,台灣自費醫療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