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ALIVE》 | ★★★★ 活著活著,我們都忘了怎麼活了

《#ALIVE》劇照 (圖片來源:NETFLIX)
《#ALIVE》劇照 (圖片來源:NETFLIX)
《#ALIVE》再度證明了喪屍題材的恐怖電影,絕對不是只有欣賞人類如何打喪屍,而是將焦點回歸到人類身上,觀察在末日之際如何求生,保存人性。
撇開過去喪屍電影將焦點聚焦在如何「逃離」,《#ALIVE》反而像是一個旁觀者對於韓國、乃至於現代都會人生活的觀察紀錄,藉此反思我們對於「生存」的意義,「生活」與「生存」的兩者差異。
《#ALIVE》劇照 (圖片來源:NETFLIX)
「生活」絕對不只是「活著」;縱使我們有心跳、有意識、有感覺,每天重複的生活,彷彿無限輪迴般地盲目過日子,難道就能夠稱得上「有價值」的生命嗎?《#ALIVE》的故事,描述一位居住在韓國集合式住宅的廢宅,突如其來的喪屍疫情爆發後,他雖然因為整天在家耍廢而逃過一劫,但也因為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不得不被迫面對日漸減少的物資,以及逐漸逝去的生存意志。
有趣的是,隨著電影劇情發展,故事設定逐步將現代人的生活所需抽離;在斷電、斷水、斷糧的窘境下,我們能夠逐漸體會並認識到居住在城市中的人類,是有多麼地脆弱。電影畫面透過喪屍爆發後的天數字卡,一步步地剝奪男主角的生活元素,逼著他開始重拾求生的鬥志。更有趣的是,電影以喪屍疫情爆發作為故事的主要大轉折,套用到現實生活,這不正是當今疫情嚴峻的世界,各個被封城市民被迫居家隔離,有限資源卻無法出門,漸漸崩潰、面臨轉變的現代社會寫照嗎?
《#ALIVE》劇照 (圖片來源:NETFLIX)
原來,當我們活著活著,卻也漸漸忘了怎麼活;《#ALIVE》也同時將當今發展迅速的科技展品、社群媒體,巧妙地融合至男主角求生的過程之中,寫實中帶點諷刺,一針見血地點出你我的生活裡,隨著時間而慢慢改變的習慣。曾幾何時,我們越來越仰賴行動網路?沒了智慧型手機,好似就忘了怎麼當面溝通、對話?再不然,就連最基本、最本能,活下去的勇氣都似乎能夠輕易被丟棄,那麼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意義呢?
《#ALIVE》劇照 (圖片來源:NETFLIX)
我喜歡劉亞仁與朴信惠兩人的搭配,兩個不完美的人互相打氣,讓整部片的氣氛相當浪漫又可愛;尤其是劉亞仁不做作又自然的演出,能屈能伸的演技,詮釋了典型的現代廢青 - 現實世界不懂與人交流,個性害羞,卻在網路上呼風喚雨的青年世代;縱使劇情中沒有針對他的身世、家人、來歷有太多地描繪,但從他的表演,以及鏡頭語言之中,《#ALIVE》將焦點拉回到男主角如何重新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並且放手一搏,轉變成更成熟的人,我想就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最大原因。
《#ALIVE》劇照 (圖片來源:NETFLIX)
整體而言,《#ALIVE》的故事簡單,格局不大,卻讓我對韓國的集合式住宅生活,或是韓國的現代青年世代樣貌產生興趣;輕鬆活潑的節奏之中,卻也不時拋出生存的選擇題,讓人在觀影的過程中不斷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嚴肅之餘又兼具娛樂性與深度。
雖然它沒有像《末日之戰》般來得聲勢浩大,也沒有像《屍速列車:感染半島》般來得娛樂,就一部相對而言中低成本的喪屍電影製作,把握住故事主軸、核心價值,有野心但卻不貪心的情況下,《#ALIVE》確實是一部相當值得推薦且學習的有趣佳作。
《#ALIVE》#alive
台灣上映日期:2020-09-08 NETFLIX
電影預告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