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如何點進這篇文章?可能是 FB 的貼文或是平台的文章推薦?你可能對 Netflix 九月上映的紀錄片 The Social Dilemma 有興趣,而讓你點進這裏的社群網路與推薦系統,正是片中各個專家們強力砲轟的眾矢之的。
The Social Dilemma 是加上少許杜撰劇情的紀錄片。上架過了兩週,目前仍雄踞在 Netflix 美國區排行榜上前十,並在 IMDB 上獲得 8 分高分。我也看到幾個朋友分享,可以說是美國科技圈近日的熱門話題。
簡單來說,這部片大力抨擊社群網站,指出我們的生活逐漸被科技公司控制。有趣的是這部反陰謀論、反 Propaganda 政治宣傳的影片,請來各個專家言之鑿鑿,配上有時詭譎的佈景,卻讓人感覺影片本身也個是政治宣傳—來對社群網站發出強烈指控的 Conspiracy。此片的拍攝手法十分專業且引人入勝,但本文僅作為觀影後的延伸議題討論片中議題,究竟是所言不假或者危言聳聽,並不涉及影評。可能包含劇透,如果大家想完整體驗劇中穿插僅有十幾二十分鐘的短短的劇情線... 還請謹慎閱讀。
——————————————防雷分割線——————————————
社群網站害人不淺? 本片一開頭訪談過去曾任職 Google、Facebook 高層或產品創始團隊成員,一個個憂心忡忡地指出社群網站對人類的心理、青少年發展和群眾運動危害至深。再一點一點展開,穿插著各個前員工的說法,以一個青少年家庭因社群網站成癮,導致支離破碎作結。看完不禁令人反思是否應該立馬刪了 FB 與 IG?
為什麼只刪 FB 跟 IG ?雖然片中似乎避免以偏概全,提到這些科技巨頭時往往說法是:「FB, IG, Youtube, Snapchat, Gmail, Twitter, 甚至 Reddit 都讓我們成癮」,但事實上大概有八成苗頭都指向 FB 和 IG,剩下一成打 Youtube 推薦系統、其他就輕輕帶過浮光掠影。看到後來都懷疑是 FB 的競爭者出資贊助業配抵制 FB/IG..... 回神一想贊助者不就是斗大的 Netflix 嗎?
片中前段提到科技公司想盡辦法吸引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這跟中國一度很流行的「國民總時間」說法十分類似——雖然競爭國民總時間(GNT)其實是個零和遊戲,跟 GDP 比其實是不當譬喻——總之 2C 消費者端的網路產業就是個眼球經濟。人們越上癮,花得時間越多,他們廣告收入就節節攀高。
整片圍繞著社群網站,提出了一系列的危害。主要分成三大類:
1. 使用成癮
2. 青少年社交心理創傷
3. 影響公眾政治議題。
再輔以「賣廣告賺大錢」作為企圖引發公憤、仇富的煽風點火來增加觀影樂趣。
看完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血淚指控,我卻沒有全然認同片中的觀點:尤其是使用成癮和影響青少年心理。畢竟在這個花花世界裡,有著電視電腦電玩電影,還要把沈迷都通通歸咎於社群網站,我仍覺得有些危言聳聽。只有最後一點「影響公眾議題」我百分百認同成立。但僅就影響公眾議題與假新聞的危害這點,本片就足以值得這觀影 90 分鐘來警惕自己。且讓我們一點一點來談。
只有毒品和軟體稱用戶為 User :社群網路使人上癮? 小學時候的我平常不看電視。但過年回到老家時,為了配飯而大家看了連播的八點檔肥皂劇。正要出發回家的時候,突然一個劇情峰迴路轉,男主角車禍重傷岌岌可危,讓人巴不得想知道他到底有沒有死,女主角怎麼活下去。此時片商當然把握良機,瞬間切換進廣告來個五洲製藥、感冒用斯斯。
我們擔心男主的安危,怎麼能因為會回家塞車而就此放棄呢?我們決定看到進下一段廣告,再下一段廣告,如此無限循環。因為是多集聯播,於是我們又 Bingewatch 多待了幾個小時,深夜開車回家都累得半死。
二十年前的視聽娛樂,就有如此成癮的效果,更何況全面進化的今天?社群網站也希望我們成癮,所以自然有各種放餌與安排。我們以為 Growth Hacking 是在 Hack 市場,其實他是在 Hack 使用者的大腦,你的上癮就是他的利益。片中擬人化的 AI 演算法,在一系列精細的操作以後,彼此互問了一句:
我們這樣一直推送吸引他的訊息讓他黏著手機,有人曾想過這樣對他是好是壞?
AI :「......沒有。」
另一個 AI :「我也沒有。^_^」
這麼戲劇化的陰謀對話令人不禁起雞皮疙瘩,但轉念一想,背後卻是蒼白貧乏的指控,個人並不認同值得如此大書特書。在 2020 的今日,正面價值不明確,用來殺時間卻效果卓越的各種休閒娛樂還嫌太少了嗎?除了影視產業以外,電玩遊戲產業更有甚之,設計的讓玩家不眠不休全破台,破完還藏有重頭玩起才能發現的小彩蛋,巴不得你做夢都黏著那小小的控制器。電玩的成癮性早已為人所知,但有人問過 Candy Crush 甚至 GTA 是否有益我們身心健康嗎?片中批評青少年不惜打破玻璃瓶也要用 IG ,難道 Netflix 不是以用戶成癮來圖利嗎?自豪自己一次推出十集影劇,根本鼓勵大家一次看 10 小時的影音平台,竟然反過來批評 FB 社交成癮,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當然不是說我們沒有手機或社交網路成癮的問題。只是無論我們喜不喜歡,同不同意。娛樂科技早已深深進入人類近代文明的演化史,電競也將列入奧運。以科技成癮來作為論述,邊看著 Netflix 邊警惕我們花太多時間在手機,根本做賊喊捉賊,太過 hypocritical 了。
如果成癮的指控並不完全成立,難道青少年沒有受到社交網路的社會壓力嗎?
我做錯了什麼?我的讚為什麼沒有別人多? 為什麼那些無腦的 PO 文和照片,永遠都有成千上百個讚。而自己精心規劃套了幾十個濾鏡,仍然不足以獲得廣大群眾的一根拇指青睞?
好問題,看到這裡請先按個讚再看下去。社交焦慮是青少年普遍的心理壓力。或許不僅限於青少年,如果是網路的重度使用者,成年人甚至更希望受到社會關注:譬如以寫評論紀錄片文章的方式博取認同,寫了四千字的影評,仍然得不到你的一顆愛心,怎不令人氣餒呢?
比較是人的天性,從有社交網路以來,比誰的 PO 文更「讚」變成理所當然。網紅經濟更進一步鼓勵無止境追求讚數與點閱數。不不,我不是追求虛名,我是在增加我的「影響力」!正如同電競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使得電競高手坐享名利雙收時,電玩成癮就有了「我在努力成為電競選手光宗耀祖」的正當化理由。當網紅經濟與 Micro Influencer 盛行,幾千粉絲就可以接業配時,點閱不足需要關注的社交焦慮,就變成一個合理化營造自己「個人品牌」、「影響力」的藉口。連讚都不夠多,怎麼滿足自己作為意見領袖的期許?
可惜的是,這些網路平台的注意力分佈極為不均,還是存在 80/20 法則:80%的人只能分享著 20% 的點閱率。即便網路貼文觸及的長尾效應,勉強支持著創作者「得到關注」的多巴胺分泌,卻遠遠不足以成為真實生活的重心,更遑論成為收入來源。相對起來,在網上揭露自己,反而會因各種評價與酸民留言而傷透了心。如同片中的少女擺出各種表情,千修萬改發上 IG,卻被批評耳朵大而哭紅了眼睛,令人不禁感嘆實在不值得為了那幾個讚而如此煞費苦心。
回來討論科技與平台,FB/IG 是否是造成比較心態的萬惡淵藪?歐美社會相當擔心這種爭逐讚數與評論對人類心理的影響。但我赫然發現我身邊其實不覺得這是個問題,破了 N 百讚還是互相恭維居多。回頭想想,在人口密集的社會下,人與人交集密切,對別人的生活發表評論,似乎也變得理所當然司空見慣。君不見過年過節,大家仍然深受長輩的尖銳評論所擾。亞洲許多地區的文化,對這種走過路過,都會主動批評指教的社會壓力,即便難熬多少有些習以為常。但在歐美傳統每個人獨立井水不犯河水的文化下,社交網站這種赤裸裸的公布眾人評價,甚至網上霸凌,對青少年的心理危害確實不容小覷。
然而青少年的社交困擾,其實早是亙古難題。而社群資訊的傳遞只是將其放大,我並不覺得應該因此將平台打入 18 層地獄。考慮到社交資訊傳播帶來的益處:我們也因此聯繫到失聯的友人與得知世界彼端的消息,也只能說:
擁有強壯的心臟是從事所有內容創作的前提
即便只是給朋友 PO 張照片上 IG ,仍然要承受可能的公眾觀感與批評。最後只能給個自己都做不到的良心建議:發表內容給喜歡看的人就可以了。若試圖說服不同立場,在網上動了肝火,或因回應不如預期而躲在角落傷心,就太過放大了自己與平台的影響力了——認真就輸了,這才真正像極了愛情。
公眾政治議題與行為改變—本世紀最強洗腦工具 與成癮能力和社交焦慮相比,社群網路運用心理學的影響人類行為的方式是前所未有。雖然一個普通人發政治黑特文,即便針砭入理,恐怕仍難以造成什麼影響力。但從平台角度,千萬篇黑特文,卻可以形塑極大傳播能力,並以此獲利。投資學有句名言:「若牌局玩了一陣子,你還沒有找到那匹待宰的肥羊,那你就是那匹肥羊。」同理套到社群網路,片中說:用了這麼久的社群網路,還沒找到產品來跟使用者要錢,那使用者就是這個產品。精確來說,是使用者微小的思考與行為改變才是產品。
講這麼多,就是洗腦啦。
其實媒體嘗試洗腦早有長遠歷史:電視發明不久,有廣告商實驗在影劇中插入不到 0.1 秒一幀影格的商品圖樣,或是藏有特定的圖案,即使觀眾根本沒有察覺,大腦卻能確實接受到訊息,潛意識的植入便足以影響下次看到此商品的印象,而不知不覺就拿去結帳了。(也許這就是 Déjà vu 既視感的由來?)發現了這個稱為 subliminal advertising 的新招,如同發現一個大秘寶。廣告商正打算大量運用的同時,卻馬上被政令以反洗腦之名禁止了。幾十年前的星星之火,很快被監管當局發現。而如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洗腦能力全面進化的社群網站,政令卻不足以阻止他們統治世界。
社群網站以前,洗腦似乎沒有這麼容易。在一般的公民社會,其實個人意識形成的非常早。去問小學生蔡英文韓國瑜,都很有自己的看法了。在意識型態形成之後,我們接觸媒體的時候,其實多少會有些戒心。從小就知道世上難有絕對中立的媒體:除了自由報聯合報、北韓放出的消息、新華社出的新聞、CNN 出的新聞,甚至中國拍的戰狼、美國拍的復仇者,意識形態的偷渡都還勉強有機可循。就算好萊塢用預算砸下去的聲光娛樂效果突破天際,我們還是知道:美國隊長肯定幫美國霸權講話,絕不可能力挺伊斯蘭還是普丁。
然而社群網路一舉突破了人們預設立場的戒心。一個如同你我一般的素人帳號,或是看似無關政治的粉絲專頁,突然表明立場,我們卻根本不知道背後有沒有收錢、有沒有團隊,又是什麼人在經營。而一個經過訓練的寫手,更可以不露痕跡地挑動人類最敏感的神經,讓人類彼此針鋒相對,或是勾起同仇敵愾的心理。甚至根本不用出動到假新聞假數據。
「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個人是統計數字」
合我立場的單一事件就放大成五月飛雪人間悲劇,不合我意就輕輕帶過恰似飛鴻踏雪泥。最乏人問津的,就是沒有真實利益驅動,撲朔迷離沒人有興趣又是最小公約的「事實」。於是所有族群更加撕裂。
譬如美國佛洛依德之死引發的暴動與騷亂,對於種族衝突了解尚淺的人,就非常難選邊站。即便我希望美國能夠更公平地對待種族執法,試想社群網站在新聞一出來的同時,就推播給你:
「佛洛依德曾與五名非裔同夥假冒工人闖入民宅持槍搶劫,現場還有嬰兒」
「上次和平對待非裔的警察反被槍斃」
「暴動黑人洗劫名牌高喊騷動無罪還加速疫情,華裔店主崩潰」
我便沒有任何理由反對警察加強執法 Law & Order。 相反地,我若連續接收到:
「各地警察半跪向非裔致意」
「LBJ 、 Andrew Yang 與好萊塢各族裔明星呼籲種族大團結」
「九成遊行和平理性結束,大量亞裔參與事後還清理場地」
再加上一大群帥哥美女意見領袖的大合照,我肯定會溫情地希望亞裔非裔大團結,爭取種族平權,黑命貴萬歲,自由有理。
謝謝社交網站幫我們進行了選擇性關注,人類再也不用動腦挑選議題了
以上的內容,雖然是一面之詞,卻全部都是事實。不同於我們已經習慣看新聞先看來源,社群網站可以輕易的調控比重,不著痕跡地把大事化小、把小題大作,用影片新聞朋友評論等千變萬化的形式呈現。這樣的文宣方式奧妙之處,就是可以藏於民宅之中。沒有一句是假新聞假數據,被警察抓了也告不了你。有人出來反駁還可以刪留言呢~讓使用者不費吹灰之力營造強大的一言堂,不愧為人類史上洗腦工具之首!
大腦本來複雜難解,洗了容易損毀 如果說這篇文章與紀錄片能給我們一點點的提醒。那就是請在必要時候帶著「有色眼鏡」去檢視所有主動彈到我們面前的訊息。即便是這一部警世的紀錄片,背後是否也有其他原因:在距離選舉一個月的時間點推動科技道德倫理討論,是否是政治意圖明顯?片中姐姐跟著青少年的弟弟手無寸鐵的路過遊行,就被警方不分青紅皂白地扣押在地上摩擦,是否為了強化警察暴力的形象?片中有多少專家,後續開了反社群媒體的顧問公司盈利?討論各個社群網站都指名道姓,結果竟然完全沒提到抖音?抵制被社群網站一百篇 10 秒看完的訊息微量洗腦的同時,是不是乾脆只看 Netflix ,一次看十小時洗好洗滿更方便?
那些不請自來的,大多來者不善。而我們主動翻到搜尋引擎第十頁發現的消息,即便不見得可信,也許更彌足珍貴。一次又一次, AI 被證明了會增加偏見與歧視之後,全然相信推薦引擎給我們的推薦,也只能幫我們把象牙塔蓋得更為堅不可摧,最後只能抬頭望向高聳入雲的塔頂,用迷茫的天景來猜測整個世界。
也或許,我們就這麼放棄了。任由權力的中心——無論是科技或媒體、有心或無心——對我們予取予求,擺弄得無所遁形,即使沒有了自由意識,也許還過得更是自在開心?有關這點,我們已經做了一個 14 億人的社會實驗,目前為止還成效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