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 | 悲傷的形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悲傷是不是有固定的模樣呢?
當親人、好友離去的時候
我們是不是總被期待著某一個悲傷的形狀?
  
前陣子的喪期間,身為喪家的我們
每個舉動總是被盯著放大檢視
有沒有悲傷或難過的樣子?
有沒有強忍悲痛折著蓮花?
骨灰罈、入殮、庫錢、紙紮物件有沒有一一備齊?
 
悲傷有一定的形狀嗎?
如果沒有表現出別人期待的樣子,那就是不悲傷了嗎?
 
人有高矮胖瘦,悲傷應該也是有各種形狀的吧!
 
有人嚎啕大哭,就也會有人談笑風生的掩飾;
有人整日沉浸在悲傷情緒,應該也有人習慣一個人傷心
這幾年經歷太多生離死別
而每一個離去都讓自己得到一點什麼
 
我想,也許只能把握當下,用盡力量不讓自己留下遺憾
才能更平靜的面對每一個離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58內容數
日文學習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由奈小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名義上的父親離開了,在凌晨。 沒有太過戲劇的悲愴,或許是終於放下了這樣牽扯不清的這一世。  
其實一直無法理解 明明一樣是員工 為什麼總會有那麼一兩位奇葩 總是把同為同事的我們往死裡打 但對於自己的責任卻又寬鬆的不得了
想上架貼圖但一直卡在PAYPAL不知道怎麼申請嗎? 由奈懶人包教你申請綁定一次OK!
任何的壓力與焦慮 我想都是來自於恐懼
在武漢肺炎蠢蠢欲動的危機壟罩下 各地媽祖繞境接力賽開始了
娘娘買的足弓 有時候回憶就是這麼突如其來的撞進你的心裡 讓你措手不及又難以抵抗
名義上的父親離開了,在凌晨。 沒有太過戲劇的悲愴,或許是終於放下了這樣牽扯不清的這一世。  
其實一直無法理解 明明一樣是員工 為什麼總會有那麼一兩位奇葩 總是把同為同事的我們往死裡打 但對於自己的責任卻又寬鬆的不得了
想上架貼圖但一直卡在PAYPAL不知道怎麼申請嗎? 由奈懶人包教你申請綁定一次OK!
任何的壓力與焦慮 我想都是來自於恐懼
在武漢肺炎蠢蠢欲動的危機壟罩下 各地媽祖繞境接力賽開始了
娘娘買的足弓 有時候回憶就是這麼突如其來的撞進你的心裡 讓你措手不及又難以抵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親人離開我們時,他冰冷的身體安靜地躺在那裡。最後一眼凝視著他,過去數十年的相處與愛護在腦海中一瞬間閃過。當棺木蓋上,知道再也見不到他時,心中的悲傷無法控制地洶湧而出。 當棺木被推進火化爐,看到親人化為一片慘白的骨頭時,內心被無法言喻的悲痛充滿。那個小小的骨灰格子,成為了親人最後的家。但我願他能回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家人過世後怎麼做?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
Thumbnail
尤其是小孩,能量更容易受到眾生的影響。曾發生這種情況的人,可能長大後不適的狀況變的輕微,但也有人每逢喪事都會身體不適。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先前看到新聞,有些人會指責山難後的生存者、葬禮時的親人沒有流淚。 對於生氣、悲痛、欣喜等等情緒,人們似乎總覺得應該表現在外。 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可能誤會了一些人。 人承受巨大壓力時,可能會做出機械性、不需要思考的事,例如藉由家務來舒緩壓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
Thumbnail
當親人離開我們時,他冰冷的身體安靜地躺在那裡。最後一眼凝視著他,過去數十年的相處與愛護在腦海中一瞬間閃過。當棺木蓋上,知道再也見不到他時,心中的悲傷無法控制地洶湧而出。 當棺木被推進火化爐,看到親人化為一片慘白的骨頭時,內心被無法言喻的悲痛充滿。那個小小的骨灰格子,成為了親人最後的家。但我願他能回
生離死別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課題,但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有的家庭對因病離開的往生者或多或少都有心理準備,但當往生者是因為意外而離開,往往令家人感到措手不及。在往生者離開後,家庭沉浸在悲傷之中,但還是要打起精神準備後事,希望往生者能夠早日安息。 家人過世後怎麼做? 在家人過世後,大多數人都是想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
Thumbnail
尤其是小孩,能量更容易受到眾生的影響。曾發生這種情況的人,可能長大後不適的狀況變的輕微,但也有人每逢喪事都會身體不適。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先前看到新聞,有些人會指責山難後的生存者、葬禮時的親人沒有流淚。 對於生氣、悲痛、欣喜等等情緒,人們似乎總覺得應該表現在外。 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可能誤會了一些人。 人承受巨大壓力時,可能會做出機械性、不需要思考的事,例如藉由家務來舒緩壓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失去親人時所承受的痛苦和自責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疏離。文章聚焦於失去與痛苦的主題,表達出每個人都可能因失去而受傷,與他人共度困難是一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