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單眼相機、一封封的手寫平信、一張張的$8郵票,由「慢郎中」公車司機阿泰 (劉冠廷 飾) 與「急驚風」郵局櫃員 (李霈瑜 飾) 所構成的兩條看似獨立平行線,從年幼時在醫院,到成長後在郵局,以038與一支鑰匙為線索,從淡水到東石,再用記憶為GPS追本溯源,就在那一次次隔著櫃台玻璃的短暫交會,之後,這兩條平行線再以綠豆豆花做為彼此的記號,終於拾回了記憶,尋到了幸福。
陳玉勳的電影常常使用令人發噱的真實表述,又帶有著溫暖深刻的心靈慰藉,因此,他所打造出的郵局,就像是一座綠色的故事千層塔,既老派又妙語如珠,別具巧思的將感動、幽默、驚喜、懸疑包藏在其中,的確處處有梗。在這凡事講求無紙化、電子化的E世代,郵局所傳遞的懷舊氣息不言而喻,手寫平信更是逐漸消失的事物,就像「一天」也是慢慢流失的。
郵局,是《消失的情人節》的主要場景,可看出導演陳玉勳的一貫的多元層次敘事手法,郵局本身就是一個擁有多功能的地方,從寄信、儲匯、保險、販售、換發優惠券、兌領統一發票獎金、影印、傳真等等,幾乎就像是無所不能的幫助中心,週一至週五負責處理人們生活中的疑難雜症。因此,「郵局」亦可謂包含多重意義的名詞。
郵局的英文為Post office,指的是一個負責傳遞物件、公告資訊的崗哨,Post也有「職位」、「柱」、「準星」的多重意義,被賦予了恆久堅定的意義,而Post-也代表了「後~」,與先前的思潮、事物、年代區隔開來,所以常常會有 “post-” 的字眼出現。而office除了翻譯為「辦公室」之外,office在羅馬天主教裡的被翻譯為「日課」,完整的名稱為Devine Office,正如教會裡每一天的儀式都是按部就班的進行,也代表了一成不變的生活與積習已久社會觀點。從Post office字面上的意義更強化了郵局多年來扮演的陪伴與守護的角色,就是如此自然而然的日常,一種親切、穩定、長久的情感油然而生。
Post office如果就另一方面來看,是否也可轉化為「後-辦公室」或「脫軌的時間」呢? 正如女主角楊曉淇的父親 (黃連煜 飾) 所說「脫軌的火車還是火車啊,不會變成飛機」隱喻著父親自己、甚至是曉淇、阿泰,可能都是愛情裡的邊緣人,不易得到真愛,所以很難得到愛情的「終生壽險」,通常只有「意外險」的份。
「郵局」亦可謂包含多重意義的名詞郵局,是《消失的情人節》的主要場景
但這個「意外險」卻帶給了阿泰與曉淇彼此生命中的驚喜。就在這「脫軌」的一天裡,凡事變的不尋常,世界瞬間停格,只剩兩個平時「慢人一等」的阿泰與曉淇父親持續移動,於是「脫序的公車」成了電影的中心主軸,它被開上了高速公路,來到了東石的海邊,也讓觀眾一解曉淇的疑惑,包括從壁虎伯 (顧寶明 飾) 所給的那支鑰匙以及在照相館找到的線索、038的信箱號碼、憑空消失的那一天,故事是怎麼生成的,又是如何進行的,全部在這上下對開的平行敘事以及這段「脫軌的過程」裡,一五一十的交代給觀眾了。
與其說這是「消失的一天」,還不如說導演所強調的可能是「靜止的一天」,讓原本車水馬龍的信義商圈,突然按下了一個大大的暫停鍵,所有的人事物瞬間定格了,猶如我們在照相時,鏡頭所捕捉的也是當下的截圖,但是在靜止的畫面裡,卻蘊含著飽滿豐富的能量。在此,時間就是介質,把這種老派的承諾從容不迫的推向夢想的最前線,是命中注定的幸福,猶如童話故事般的奇妙而浪漫。
這就讓筆者想起「法國新浪潮」電影大師 安妮•華達 (Agnès Varda, 1928-2019),她的鏡頭語言就是延續了照片中的影像,讓原本靜態的圖像,轉換為流動的光影,曾言:「我拍照,或者電影。或者將電影放到照片去,又或將照片放到電影去。」瞬間定格的信義商圈,不也是延續這樣的影像概念嗎?
電影大師 安妮•華達 (Agnès Varda, 1928-2019),她的鏡頭語言就是延續了照片中的影像
照片,即定格的影像。陳玉勳在電影中大量使用以照片為中心的元素,如阿泰的單眼相機、照相館、定格的人事物,全然出於照片的概念,也因此在美術設計、攝影、剪輯等等的表現相當亮眼,包括郵局的打造、封街拍攝、全員定格、西部海岸的天空等等,在在呈現出臺灣最美麗的風景。
劉冠廷的精湛表現無疑是本片的亮點,他的所有細微的動作與眼神,帶著幾分癡情與傻勁,不論是坐在駕駛座戴著口罩的他,或是從後照鏡看到的他,或是在黑暗中猶豫該不該吻下曉淇的他,甚至是在最後拿出綠豆豆花要給曉淇然後突然爆哭的他,所有的一舉一動,都給足了「阿泰」這個角色細緻鮮活的能量。此外,初次擔綱演出女主角的大霈表現也很值得肯定。本片今年入圍金馬獎11項,實至名歸,也算是為陳玉勳先前在金馬失利的《總鋪師》、《健忘村》扳回一程。
既然,誠如電影中的一句台詞「談戀愛就是在創造回憶」,看一部主題鮮明的電影也能創造回憶,不知您現在是否迴盪在耳際的除了「平信8塊」之外,還有更多美麗而暖心的畫面值得一再回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