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不是重點,應用才是關鍵。』
這是我在Paul身上看見最獨特的地方。每個人在這個世代都是一個業務,不論是銷售實體商品、銷售會員、銷售夢想,甚至是做個人品牌,都是銷售的一種。
但是『要把產品介紹給人很容易,但是要先觀察與卸下對方的心房很難。』
銷售其實最重要的反而是心理學。所以我最近也開始看關於溝通與心理學的書,希望可以快點整理出心得跟大家分享。話不多說,開始進入課程筆記心得。
這堂課當中,Paul帶給我們五大心法,以及頂層思維的概念。
相信Paul這邊的文字已經很明確,就不再多加贅述,但是整場課程的核心其實並不在這些淺顯易懂的PPT上面,我將老師探討到的與自身整理歸納出以下幾件很值得深思的論點。
一、業務並不是把產品賣出去,而是讓人記得。
在to C的世界裡,下廣告、把產品做好就是最強大的業務,但是對於to B呢?
在業務世界裡,最重要的往往不是強硬的去推銷自家的產品,而是把『業務產品、聯絡方式』深植在對方的心中,他們可能現在不需要,但未來有一天需要的時候一定會想到你,那關鍵是『觀察』而不是『推銷』。
Paul提到以下幾個方法讓對方『立刻記得你,而不是立刻買你的產品。』
1. 獨特:用聊天的方式取代制式問候
也就是心法中的第四個(做商務的人,絕對不能守規矩)。
Paul舉出一個他之前去一間公司拜訪的實例:面對對方的櫃檯的時候,讓自己脫離制式化的開場白「你好,我是某某公司業務,請問你們的採購主管在嗎?」
換成「ㄟˊ,你為什麼會來做這個工作啊?之前你是做什麼的呀?」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顏值比較高,所以才能這樣子聊起來(?),如果是一般的莫名大叔,櫃檯姊姊不知道會不會直接說:「我很忙。」XDD) 2. 多和別人聊天:學習觀察與表達
要怎麼當一個會聊天的人呢?Paul給了三個大方向:
a. 用觀察,找到別人的愛好。用對話,定義他們心中的標準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我過去在家教的時候,曾遇過一個非常內向以及不太理我的學生,不管我多麽自嗨,她都無動於衷,偶爾露出一個超勉強的笑容,算是對我的熱情最大的敬意了。 但是,她的書桌上,擺放了各種海賊王的模型與小海報,剛好也是海賊王迷的我,順口說了一句:「我也超喜歡魯夫的!他的正義感與無論別人嘲笑都死守自己的信念的精神,真的很讓我佩服!」 她突然眼睛一亮,開始滔滔不絕跟我討論起海賊王的各種角色與劇情,從那次以後,她完全對我卸下心防,我不需要再無止盡的自嗨與自我懷疑,她就上課非常專心也會跟我互動。更誇張的是,她跟媽媽說,她超喜歡我,指名非我的課不上。 現在回想起來,我做了什麼?
『觀察』:看到她身邊喜愛的事物,就試圖用她喜愛的東西跟他溝通。
『對話』:從他喜歡的角色與評論中,了解她理解這個世界的價值觀。
或許那時候的我只是太無聊想要跟她拉近距離,所以沒有任何特殊的心思,自然可以找到那個簡單的切入點,然後導致改變的發生。但是在這個商業世界裡,如果我的目的就是『想要把產品推銷給你』,那別人一眼就可以看清你的意圖,可是如果轉個念,我的拉高一個銷售目的的層次,『為了讓店家能夠增加方便度的同時,又能豐富口味獨特性。』 開頭是不是就能夠從『您好,向您介紹一個非常棒的產品』,變成『ㄟˊ,你們的湯頭味道很特別,是自己熬製的嗎?一定花了很多時間吧!』是不是會讓店家想要跟我們多說兩句話呢? b. 用觀察,找到自己擅長的話題
『你有沒有曾經跟別人聊一個話題,就不小心講了四個小時,兩個人相談甚歡?覺得時光飛逝停不下來?』
那個話題是什麼?為什麼別人願意花時間聽你說?你在談話過程中散發出來的是什麼氣質?(熱情、堅定的信念,還是勇氣?)如果這些問題可以終結出一個解答,那就是自己『擅長』的話題。 舉例來說,常常我們去店家跟老闆聊天的時候,釋滄(我老爹)就會跟老闆聊北聊南的,偶爾開開玩笑,偶爾互相吐槽。但是講到怎麼把湯頭做得更好的時候,店家老闆轉為專注的神情與我們一起研究。那股『想要為了把店經營得更好』的執著信念,由心而生。
釋滄說:『研究,大家都喜歡,當我們能夠跟對方探討很細緻的過程,甚至是提供他們沒有想過的方法,那就是他們信任我們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展現專業的時刻。』 c. 說故事
人們會記得故事,不會記得道理。
無數的老師都強調說故事的重要性,但是身為一個沒什麼體驗的年輕人,我們最多的體驗大多就是『補習班人生、學校人生』,要怎麼說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Paul很大方地歡迎我們,把他的故事記起來,往後說給人家聽。
看書,好像某種層面也是把別人的人生體悟與故事,用很精華的濃縮給吸收進來,然後再試著用自己的話語詮釋這個故事,或許最後大家可能會忘記故事的主人,卻會記得那個故事激起內心的那個漣漪。
二、人生道理我聽過很多,但是Paul的雞湯還是讓我心跳漏了兩拍
道理一、獲得信任的方法-『做』
如果你說:「我是一個上課很認真的人,而且我上過很多課都覺得很有收穫。」或許可以因為你如魯夫般真誠的眼神獲取到50%的認同,
但是比起「我很喜歡上課,以下是我上課的筆記跟收穫(洋洋灑灑能夠拿出幾十篇)」,這個認同可能就會到達將近百分之百。 如果你說:「我多益考了990分。」或許大家會充滿敬佩的神情,然後把你歸類為「英文神人」。但是信任度或許只侷限在對於你的英文能力的肯定。
但是如果你說:「我英文不好,所以我每天早上5點起來讀英文兩小時,讀10年,最終終於考到多益900分。」這時候獲得的不只是英文能力的肯定,更是對於『這個人』的信任。 道理二、我的能力不足,所以我做不到...
Paul:「所有的能力都會在你實踐的過程中跟上。」這句話真的完全打中我的心裡,因為我就是非常害怕自己能力不夠會做不好眼前挑戰的人。「能力不夠」成了最好的停滯的藉口,但是,我們真的是能力不夠嗎?還是只是害怕失敗呢? 道理三、to B的生意是各公司收入的穩定來源
在過去,我上的課程與看的書都在說「行銷」的重要性,也就是在主打to C市場的銷售方式,品牌怎麼經營,包裝怎麼美化,文案怎麼撰寫。所以我的眼光也一直都放在to C市場,所以我很想做出一個to C的品牌。
一方面,想要證明自己也有無中生有的能力,想要證明這個世代與上個世代不同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也想要fancy的在辦公室工作,不要東奔西跑,可以在電腦就完成所有作業。但是,從我開始思考,什麼是公司需要的?我才能夠明白Paul的這句話。 我們公司之所以可以那麼穩定,不敢說有大漲幅,卻也一直屹立不搖快20年,就是因為我們的to B生意很穩定,品牌固然要做,但是是to B的品牌。即使不是被大眾能夠一眼認出的品牌,並不代表不能在業界的知名度最高。(這邊Paul有舉了一個例子給我,但金魚腦的我忘記了XD,然後Paul來幫我補充了~是Accenture!) 道理四、你人生的信念是什麼?
Paul在課堂上提到的「頂層思維」,你要用最終的目標去推敲與拆解出現在該做的事情。如果是問我「銷售的目的?」我的答案可能會是「讓店家能夠更便利的提供美味的湯底」
但是最後的人生信念呢?我想信念跟目標還是不太相同。或許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要不切實際想要改變這世界的什麼,但是往往因為太巨大而沒辦法達成。
那如果把這個夢拆解,想要改變整個教育體制,是不是能夠先聚焦在「想要把啟發式教育落實在自己的公司裡」為目標開始執行呢?
最後呼應Paul一開頭說的,這堂課的內容只看『本』,不看『多』,但是如果原理跟本質能夠真正的體會與想通,那摸索出自己的方法,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