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從校園到職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升上大三之後與身邊人聊天的話題總是圍繞著:你找到實習了嗎?你以後想做什麼?你有要考研究所嗎?答案也總是千篇一律的有或者沒有。許多煩惱只能自己擱置在心底,那些不安、恐懼、煩惱,其實每個人都正在經歷著。
大一的生活是盡情享受青春熱血,花大把的時間翹課出去玩,把重心放在課外活動上,什麼成績、什麼實習都放生吧!大二開始有點憂患意識,但是堅信在社團裡可以有所成長,也不是在浪費時間(確實不是啦!),還能心安理得的賴在校園生活。大三之後必修課少了、選修課多了,要往哪個領域走大家心裡貌似有了一點模糊的影子,開始擔心自己的不足,尤其是有人秀出自己得到哪間公司的實習時,或是其他人問你關於未來的事情,還有又被一間公司拒絕的時候。
打著履歷,發現自以為豐富的生活也不過寥寥數語,幾句話就是大一、二這兩年的所有縮影。奇怪,之前總覺得自己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課外活動肯定讓我的履歷充滿事蹟,結果打完自傳開始覺得也許自己還沒準備好離開學校。看著身邊抱著一堆英文課本孜孜不倦準備出國讀研究所的人們,突然開始想自己是不是也要去考一下?不管是拖延還是真的想學點東西,對於要離開曾經抱怨不已的「學生」身份感到害怕、擔憂。找到實習的人,看過了這個行業的現實,也開始猶豫自己未來真的要以這個維生嗎?我真的有足夠的熱忱一直做到退休嗎?可是,我又有什麼其他的技能讓我可以瀟灑地離開呢?
我們總是向找到實習的人道賀,可是離開校園其實一點都不令人雀躍。生活即將變得單一,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只有在夜晚可以有點休閒娛樂,但其實下班的自己只想攤在床上。身邊的同學朋友們在各個職缺中穿梭,小確幸是彼此的公司在附近,晚上還能一起共進晚餐。
從校園到公司並不只是搭一趟車的距離,也不只是有沒有被錄取的差異。升上大三後才開始回想當初應該更勇敢地玩過,因為這是最後的青春。我想我還算幸運,大學生活多采多姿,雖然找實習的過程中有點曲折,但最終還是有找到一份可以的工作。
對於未來我們都不敢妄下定論,現在能做的只有好好把握當下,不管是累積多一點的經驗、技能,或是抓住青春最後的尾巴,熱熱鬧鬧地過生活,只要開心、開懷就好。
每回送上祝福時,我總是願對方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做自己。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夠不忘初衷、不被他人影響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還有做自己是最難能可貴的。預祝我們大家,都能精彩過一生,瀟灑走一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畢業生興致滿滿的迎來人生的重大轉折點,無論是繼續升學亦或工作,都是人生不一樣的經歷。在畢業前,相信畢業生都曾懷抱夢想與憧憬,認為前方一路坦途光明,再也沒有什麼比死記硬背更難啃咬的書本專業知識,殊不知只是從一個泥淖踏往下一個泥淖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這是句很符合人直線思考的問句。 應該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改不掉的思考模式。」 嵐嵐記憶猶新,在入學的時候會看到各系老師說「我們系畢業可以做哪些行業。」 然後臨近畢業潮,嵐嵐看見了好多人都在做或是找一些不是本科系相關的事情。 有些老師也會跟學生討論你要不找一些其他非科系相關的工作。 這些場景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Thumbnail
這是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從在青旅打工換宿到出國旅行的心路歷程。作者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愛情、失敗、挫折和成長,並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和意義。
畢業生興致滿滿的迎來人生的重大轉折點,無論是繼續升學亦或工作,都是人生不一樣的經歷。在畢業前,相信畢業生都曾懷抱夢想與憧憬,認為前方一路坦途光明,再也沒有什麼比死記硬背更難啃咬的書本專業知識,殊不知只是從一個泥淖踏往下一個泥淖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雖然我工作領域大多接觸的個案範疇為兒少,但最近可能太多親友的孩子上了大學,每次閒聊我都頗有感觸。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來跟我聊天的大學生,其實大部分是不太了解自己就讀的科系在做什麼。也就是高中時候拼命讀書,考了個還可以的分數,讓大家都滿意就好,但這個大家卻不包含自己。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這是句很符合人直線思考的問句。 應該可以說「這是現代社會改不掉的思考模式。」 嵐嵐記憶猶新,在入學的時候會看到各系老師說「我們系畢業可以做哪些行業。」 然後臨近畢業潮,嵐嵐看見了好多人都在做或是找一些不是本科系相關的事情。 有些老師也會跟學生討論你要不找一些其他非科系相關的工作。 這些場景
Thumbnail
有什麼樣的興趣,你自己的「心裏」或是「身體(行動)」,應該是很清楚的。有興趣到你會花很多時間、不覺時間流逝(也就是進入「心流」)、有興趣到讓你去做出一些特別的事情。你也有這樣很喜歡的事情嗎?那很可能就是你可以去思考職涯的第一步。
Thumbnail
這是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從在青旅打工換宿到出國旅行的心路歷程。作者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愛情、失敗、挫折和成長,並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