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第27擊 文化唯物論彷如夢境編織術

 不同的器物可以連結重組,不同的觀念、組織、方法當然也可以掛勾拼聯,而且較少技術上的問題,它們其實才是最能讓人自由揮灑的組合式創意。
 很多新興的知識體系,譬如結合心理學與神經學的心理神經學,結合人類學與唯物論的文化唯物論,結合社會學與生物學的社會生物學等,可以說也都是組合式創意的產物。
 但它們不是將兩種或數種知識「送做堆」而已,而是以一個領域的概念來解釋另一個領域的現象,譬如關於西藏的天葬(由禿鷹來啄食屍體),傳統的人類學解釋說那是西藏宗教信仰所產生的特殊葬式,但文化唯物論則指出,那是因為西藏高原上缺乏火化屍體的木柴,但卻擁有不少食腐禿鷹此一「社會物質條件」,和宗教信仰結合而產生的「調適性葬式」。這種組合式知識,現在正被大量製造中,而它們往往也能提供我們不少新穎的觀點。
 有些組合,譬如結合保險與投資的新理財手法,將學習與旅遊連結起來的遊學團,或是結合電腦網路與餐飲的網咖等新型態的商業行為,我們很容易即可看出它們的「本來面目」。
 但有些組合則不易察覺,譬如奧茲所開發出來的自動生產線作業方式——由輸送帶送來半成品,工人不必移動位置,在原地重複同樣工作的生產方式,曾經大大提高了汽車及其他商品的生產量,而被認為很有創意。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以實際的創意人及案例來做解說,讓大家在讀後因心靈震撼而提神醒腦,不同凡想,將所提供的觀念和方法運用在遇到的問題上,勇敢邁出創意的新步伐,改變你的人生,甚至全世界。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