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教科書以外,你上次買書是什麼時候?
趁著1111上課,我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
「兩個月前」
「暑假」
「高中」
也許坐在前面的學生比較用功,有人說:他有買小說、其他課外書去看。
接下來,老師邁入了幾個子題:
- 你買小說,你在哪裡買小說?
- 你有聽過獨立書店嗎?
- 如果書500-600元,你會買嗎?
在回答買小說、買書的同學中,幾乎都是網路、誠品、金石堂。其中一位說會逛金石堂的同學是逛實體的金石堂,我問她,你逛完金石堂後,會在網路上買書嗎?她說「不一定」。
而對於大學生而言,獨立書店或許還是陌生的,是不是他們還活在他們的網路、宿舍、校園世界呢?今天有另外一件事情也讓我起了這樣的疑問。而問他們,是否有看最紅的「鬼滅之刃」,回答的同學是說有去看,因為追蹤很久了。
而500-600元對大學生而言,仍然是一筆大開銷,300-400元的價格,似乎是能接受的。對作者我而言,確實,500-600元的書真的很貴,自己有一本書的定價達到680元,自己都覺得對讀者不好意思。可是,這裡有一個盲點是,作者/出版社賣書,為何要感到不好意思呢?彷彿好像自己也覺得不打折,就覺得不好意思了。(為何?)
1111對於書店?出版社?衝擊問題,大部分的人說,如果通路決定了出版社的價格,相對來講對於獨立書店就無法產生競爭力,竟而影響到出版社的出版內容,會讓台灣的知識被壟斷。(我真的有看到這樣的看法)。寫完這一句話以後,我又把視窗關掉,前後文的邏輯根本不通啊!怎麼會通路最後決定知識的產出呢?知識的產出,終究還是回到出版社的手上,當然,通路的銷售一定會影響到知識的傳播,更會影響傳播,但是這個權力,有一半以上都是在出版社手上的。我有一位出版界朋友的話讓我印象深刻:「出版界有許多認真的朋友,為知識的傳播而努力著。」除了架上看到的行銷、心理領域,其實台灣史、藝術、文學等領域,這幾年的內容多樣化了,而出版和書店之間也形成了更緊密的關係。
似乎沒有一個讀書節?那就來個1111讀書節吧!也像是四本書四連莊的樣子呢!
不管是影集、電子書、還是現在的youtube影音等等,紙本書最大的優點是保留了最初的文字編輯及美術編排之間的巧思。就像,無論youtube網路影音多方便,我還是要聽CD,只有CD,才能知道樂手最初的編輯排列的意義(原諒我無法跳坑黑膠)。就像我現在還是會說,我的書充滿了我對於文字及圖、照片版面呈現的看法,這是紙本書最大的優點,也是在翻我的書的時候,可以前文跟後文翻來翻去,非常方便。做為一個生產知識、以及傳播知識的知識人,總希望能夠說點什麼。也許對我而言,藏書是像座圖書館,要查資料的時候,總是希望資料在旁邊,找得到資料,不然會非常焦躁(イライラする)。也許對許多人而言,書的意義不在於此,也許,知識本身對許多人的意義也已經改變。但是,實體書店、圖書館的開架區、開放的網路資料庫,自由、民主、開放的社會,那都是不可獲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