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生活觀察】只要願意閱讀與買書,我們都應該要為此開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大型電商平台Momo開始的折扣戰(其實他們家賣書如此優惠早已一段時間了!),促使博客來也在9號與10號發出限時萬種中文書66折的優惠,因而打響了獨立書店與出版社對低折扣的不滿鐘聲,進而產生1111獨立書店歇業一天的抵制活動。

相關貼文討論串:出版魯蛇碎碎念談出版困境松鼠文化創辦人將出版社的書自平台上下架1111書店歇業潮

raw-image

其實昨天一早就有注意到這個消息,但是沒有特別提的主要原因在於,我能理解出版社的焦慮,擔心未來66折成為常態,且電商做大會逼著出版社吞下這些折數,只是這些產業艱辛談,看在大多數在乎折扣的消費者眼中影響並不大。

在明白出版社顧慮,且也有在一般書局店和電商平台上買書的我,看到倡導不應該在電商上買有折扣的書、會影響整個出版產業的宣導時,真的只會讓我覺得這是我應該注意的事情嗎?我花錢買書支持你們,卻還得被要求不能要求折扣、要為書店著想、出版產業才不會變差等等,使我買書變得很負擔啊。

將這樣的壓力轉嫁給消費者是很不明智的,光看網路上不少討論串反而變成在電商上買書有什麼問題、一起分享折扣也很好的風向,就知道這波議題的討論已經失去書店跟出版社的初衷了。

尤其我之前看過《書店不屈宣言》 (書中談的是日本書店受到亞馬遜的影響,心得在此),很能同理出版產業對於電商利用折扣來擴大市佔率,影響產業平衡的擔憂,仍是對於一些出版業這樣要求消費者感到不舒服,更何況是一般消費者。

事實上,每個人每月的買書預算都一定有個額度,像我新書出來就一堆書想買,一次買很多書的話,以一樣的預算來買,有折扣可以多買一本書,當然勝過沒有折扣。所以跟我一樣喜歡在一般書店買書的人,最好趁新書一出來有79折優惠時買最划算!

同溫層更是不少本來就喜歡在博客來上買書的人,因此要他們別在電商通路上買書,也很像在把好不容易願意買書的消費者推離出版業,願意花錢支持卻還要被說是害出版業沉淪的元凶,就連平時會在一般書局買書的我都真的說不出口。

更何況我身邊也有人是本來不想買,看到有打折就乾脆買個一兩本的人,我同事就是,我提到有這個活動,他去看了看就買了幾本書,看到有衝著折扣去買書,先不論他會不會將書看完,但他仍是花錢了,我就會樂觀的希望他會因此看書。

有能力的人願意在書店買書很值得鼓勵,偏好在網路書店、電商平台買書的消費者,也不是罪大惡極,各自有各自想維護的價值觀,我們都不應該隨意批評誰是幫助誰的元兇,而是應該鼓勵更多原本不閱讀的人一起來閱讀、買書。


一直以來,我寫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要推廣閱讀。

以現在閱讀人口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我身邊的同溫層喜歡閱讀的人也隨著年紀增長,越來越少,很多並不是薪水的問題,他們將錢拿來做其他娛樂,書成了生活最不需要的東西。

因此當我的文章能讓某個人對這本書起興趣,讓他想找來一探究竟,那就是我最開心的事情。

我總是天真的想著,如果我能讓一個人愛上閱讀,或許他一開始只會想從圖書館或是其他人那邊借書來看,但久了有閱讀的習慣,也會開始願意買新書。

就像許多財經部落客會推廣不少書,他們的讀者看到推薦認為會對自己的投資有幫助,看久了也會去買(投資理財書的銷量大不是沒原因的啊),而買書後開始看書發現其實閱讀也不錯呢,漸漸的養成看書的習慣,這樣就讓出版市場又多了幾個客戶了。

要說身為純粹讀者的我,想法很天真單純也沒關係。

但我這2年真的是用投資書來推坑周遭不閱讀的親友們閱讀,先讓他們知道閱讀投資書能帶來的好處,慢慢養成他們願意閱讀的習慣,之後如果遇到一些像是感情問題,或是想看點不同的觀點,轉而去找其他類型的書來閱讀,就達成了推廣閱讀的目的。

這邊延伸我有關暢銷書的文章:

raw-image

回到這次反彈聲浪最大的獨立書店,有關它們1111歇業一天的活動有無成效,我也不好評論,網路上討論已經很多,每個消費者心中也有自己各自的價值觀,不論是支持或是反對,其實也都不會再因為我評斷而改變。

且以我自身來說,我根本不是獨立書店的客群,看我的書單就知道我和獨立書店販售的書籍差距有多遠,我想會在電商網站上買書的消費者,也不會是獨立書店的客群吧,這次事件搞的好像兩者消費者是重疊的這點,使我非常困惑。

但是熱愛逛實體書店的我,如果沒有書店也很讓我煩腦,只是站在喜歡書店的立場,我也不會說電商不該因此大打折扣戰,否則書店無法生存下去,消費者應該要為書店著想這類型的話。

任何產業都有可能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消失,相機市場的萎縮、租書房和DVD出租店的陸續消失都是如此,沒有哪個產業能永遠不變、又或者值得大家全心全意的保護。

我當然私心是希望書店不要踏上消失的未來,也很希望書店能順利轉型獲利,要像誠品、蔦屋新增一些文創商品或是餐飲,都是不錯的方法。(這裡順道介紹一本書《不改變就無法生存》,一個搞笑藝人利用不太傳統的行銷方式,讓他的繪本大賣的書,心得在此)

當然閱讀人口能增加是最好的,但以目前來看是很難的,獨立書店能否先找到自己的利基才是真正能幫助他們生存下去的方法,不然這類的事情還是每年在討論,最終仍沒有什麼結論,畢竟出版產業的困境始終艱辛。說穿了哪有什麼產業是生存容易的呢?就算是順風的科技產業,不也是每天心驚膽顫、害怕自己哪天被時代潮流給吞沒淘汰,大家都有各自的苦日子在過啊。

在這邊就很欣賞獨立書店書粥的想法與觀念。

確實讀者的眼球已經轉移,甚至腦袋的閱讀習慣也明顯的改變,紙本書不可能再回到主流,但再怎麼說,我覺得不會消逝,紙本書所帶來的感官體驗,到獨立書店買書所代表的儀式性,這些精神層面的價值,是不會被取代的,折扣戰確實會吸引很多買書人,那條路至少獨立書店是沒有本錢去拚的,我們能做的,是創造儀式性所包含的價值,用錢買不到的價值。

在這邊小小討論一下,很多出版業希望立法的圖書統一定價制度(Fixed Book Price Agreement,FBPA),先不提究竟能不能修法成功,反而讓我想到前陣子看的書《潛入亞馬遜》(心得文)。

該書的背景是在日本,在FBPA下亞馬遜直接利用點數回饋等方式,間接讓圖書定價有折扣,所以FBPA真的就能防止電商平台將書打折嗎?我個人是抱持懷疑的態度,畢竟上有政策、下就有對策,沒有一個政策能真正萬無一失。


尾聲來附上這篇針對momo為什麼要大舉搶占書市的原因分析。

一名出版業通路業者觀察,圖書客群中,男性比例確實相對高,尤其是商管、社科類書籍,「momo女性會員數飽和,要吸收男性客群,圖書是很好的工具。」
再加上,書的定價頂多幾百元,比起定價動輒上千、上萬元的3C產品,相對低價,就算momo自行吸收折扣成本,也不會損失太大。以吸客結果來看,CP值算高。


其實這篇文不是要寫什麼硬道理,純粹想隨口聊一下自己針對這次電商折扣戰的想法,就像村長下方的這篇文所說,什麼東西都可以寫,我就來閒聊一下了。

最後,書的價值並不會因為價格高低而受影響,喜歡閱讀的人們對於書本的愛也不會因為型式的不同而改變,電子書及紙本書都是書的一部份,就算是現在的線上訂閱,像是Pressplay、方格子上的訂閱者也不少,我認為這也是閱讀人口的一部分。

如何增加閱讀人口,讓更多人體驗到閱讀的美好,才是我們這些愛書的人及出版業應該想辦法做到的事。

✨喜歡我的文歡迎來我的粉絲專頁點個讚以及我的Instagram追蹤我的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悅陽財經閱讀筆記
167會員
177內容數
熱愛閱讀,現創作內容為:讀後心得、投資理財、課程心得及原創長篇小說。
2024/06/06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
Thumbnail
2024/06/06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
Thumbnail
2021/04/21
因為在Plurk上看到這則匿名討論,就想到我前陣子也遭逢這樣的低潮,尋找不到創作的動力,後來我才終於找到一個跟自己和解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2021/04/21
因為在Plurk上看到這則匿名討論,就想到我前陣子也遭逢這樣的低潮,尋找不到創作的動力,後來我才終於找到一個跟自己和解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2021/01/18
經過了上篇【生活】如何鼓勵或推動身邊的人開始學習(上)的激發對方的學習動力後,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讓他的這個動力延續下去,如果只是學一下子就倦怠結束,那麼這樣的學習很難有好效果,就算是學一個簡單快速上手的技能,也希望能除了學技能外,另外再繼續拓展學習,所以讓動力持續是下一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2021/01/18
經過了上篇【生活】如何鼓勵或推動身邊的人開始學習(上)的激發對方的學習動力後,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讓他的這個動力延續下去,如果只是學一下子就倦怠結束,那麼這樣的學習很難有好效果,就算是學一個簡單快速上手的技能,也希望能除了學技能外,另外再繼續拓展學習,所以讓動力持續是下一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書店老闆說現在書很難賣啊!不然你最近有買過書嗎? 「嗯....三月以前我買了大概20本吧。」 老闆瞬間愣住....接著轉移話題....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台灣書籍較貴的問題,一般討論下大多是由市場過小、人力成本過高,和經銷渠道成本所導致。 我們將由經濟面,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進一步思考書店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Thumbnail
前幾天,臉書熱議著反對不買書的各方訊息,由於臉書餵給我的評論和我的立場不同,忍不住手癢寫了我的看法。 我的立場就如標題所述,能借書就不買書,能買電子書就不考慮紙本書。 我在多年前就如此想,有舊文如下。 放下紙本書,我開始愛上電子書的三個理由 連想買書的念頭都跟著斷捨離了 以下我針對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喜歡逛實體書店通常不是因為真的已經確定要買什麼書,而且去「#遇見書」。從書店人員會把哪些書放在一起、每隔一段時間有設置什麼議題的書展區,除了可以看看關聯書單,拓展自己的視野(突破同溫層),也可以瞭解這家書店的「個性」,個性跟自己合不合拍,這也是有些人常常會說喜歡A書店甚於B書店的原因之一。
Thumbnail
獨立書店是否應該實施低消政策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有些人認為,其他地方都有低消為何書店不能有?但也有人認為,獨立書店的精神應該是開放、自由的,不應該讓低消限制了逛書的樂趣。作為書店的兼職店員,我有了與眾不同的體會和觀點。
Thumbnail
獨立書店是否應該實施低消政策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有些人認為,其他地方都有低消為何書店不能有?但也有人認為,獨立書店的精神應該是開放、自由的,不應該讓低消限制了逛書的樂趣。作為書店的兼職店員,我有了與眾不同的體會和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