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配息基金可不可以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月都領錢好還是不好?
所謂月配息基金就是每個月都會配息給投資人,這麼好康的原因是,配息的來源有部分是來自於自己的本金,可說是左手出右手進,白忙一場。
如果有一千萬元,假設這檔基金的年利率是百分之六,每年可以拿到六十萬元的配息。分配到每個月就是五萬元,乍看之下很好,但這五萬元,有一半甚至八成都是來自於自己的本金,那這樣有何意義呢?給五萬元卻可能有四萬元都是自己的錢,這樣子還算是投資嗎?
而且由於要配息,每個月都要想辦法找錢出來,如此也會影響到績效。如果一檔月配息基金的年度績效可以超過百分之十,則一般股票型基金就可以達到百分之二十。同樣投資一年,當然要考慮多拿一倍的報酬,如此才可以加速財務自由的速度。
因此月配息基金僅僅是把投資所得之報酬提前發到投資人手上而已。原本就賺了60萬元,只是分散到每個月來發,而且報酬率還比不上一般票型基金,因此可說是賺很少的投資標的。
既然實際上賺很少,那每月領息也沒什麼好高興的。但這並不代表這樣的基金就是全然無用的,像是已經退休的人士,把退休金一千萬拿來買這種類型的基金,就可以每月拿到五萬元當作生活費。當別人建議他,同樣的錢放一年可能可以拿到不只兩倍的報酬,他可能會回說:
那太麻煩了,我還要找下一個投資標的,萬一再隔一年沒有這麼好的報酬率怎麼辦呢?
的確,高報酬代表著高波動,可能五年的平均報酬率是百分之二十,但有可能某年降到百分之十,某一年高到百分之三十。
因此退休人士追求的是穩定不要高波動,賺少一些沒關係。但剛出社會的人的需求可就不同了,好不容易存到第一桶金一百萬元,全部投入月配息基金每月只能領五千元,何時能再存到第二桶金呢?
而不同的投資工具有著不同的功能,端看個人的需求來選擇。而月光之前的文章提到借錢買股票這件事,如果拿來買月配息基金,就是把每月領息的錢拿來還貸款,這樣一進一出,最終到貸款還清時,是不是一場空呢?
月光覺得,月配息基金有著每月領息的特點,但不能僅看這一點就去購買。或許可以勉強作為陳重銘老師所謂的核心持股標的,因為還要被扣除固定的管理費,但仍不可缺少衛星持股的部分,必須要規劃好自己應該要放多少比例。
而且陳重銘老師也說,就算核心持股也可以做價差,在台積電價格過高時賣掉一部分,等到下跌時再買回一些,月配息基金也應該可以這樣操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台股在1026開放盤中零股交易,如此不僅適合每月奈米投資的投資人,只要花幾百元就可以買股票來投資。也可以讓原本買想高價股的投資人,也有機會可以進場。例如花幾千元就可以買入零股,也可以成為知名企業的股東。         有的人認為,太年輕不適合買股
        自從到寶島配新眼鏡之後,月光就在想這樣的問題。近視原本是眼睛的疾病,只是透過現代科技的進步,讓現代人不用像古人一樣,用眼過度就只能坐等視力持續減退。         而就算有現代科技之助,身體的器官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老化。雖然老化是必然現象,而
        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貸款利率低,造成了資金熱錢變多,不借白不借,借出來投資獲利不是很好嗎?所以說,以前不敢想,現在可以來想一想,借錢來投資股票,可行性如何?         鄭廳宜教授說三件事不要做,第一是不要購買當沖,第二是不要購買台指期,第三則是不要向下攤
        以存股的角度來說,就是繼續持有看好的投資標的,然後以每年所獲得之股息再投入,以壯大自己的投資部位。例如持有100張金融股或是ETF,將配息再投入,就可以增加持有的張數。        而對於持有標的之轉換,卻是經常要反覆思考的。像是大俠005
  市面上有很多介紹有錢人思維的書籍,看了這些書之後,可以讓我們去瞭解並學習如何像個有錢人來思考,並且逐漸朝著變有錢的方向去邁進。我們要學習有錢人的想法,因為想要變有錢,認為思考方向對了,當然就能迎向成功。         但,學習了有錢人的思維就能變有錢嗎?這樣
    要過著充足的富足生活既然是目標所在,當然在白天就會一直思考要如何有源源不斷的錢進來。而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中大獎!        在夢中的月光,手裡拿著一張摸彩券,和其他人一同坐在台下等待開獎。當主持人喊到自己手握的號碼時,是可以感到興
        台股在1026開放盤中零股交易,如此不僅適合每月奈米投資的投資人,只要花幾百元就可以買股票來投資。也可以讓原本買想高價股的投資人,也有機會可以進場。例如花幾千元就可以買入零股,也可以成為知名企業的股東。         有的人認為,太年輕不適合買股
        自從到寶島配新眼鏡之後,月光就在想這樣的問題。近視原本是眼睛的疾病,只是透過現代科技的進步,讓現代人不用像古人一樣,用眼過度就只能坐等視力持續減退。         而就算有現代科技之助,身體的器官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老化。雖然老化是必然現象,而
        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貸款利率低,造成了資金熱錢變多,不借白不借,借出來投資獲利不是很好嗎?所以說,以前不敢想,現在可以來想一想,借錢來投資股票,可行性如何?         鄭廳宜教授說三件事不要做,第一是不要購買當沖,第二是不要購買台指期,第三則是不要向下攤
        以存股的角度來說,就是繼續持有看好的投資標的,然後以每年所獲得之股息再投入,以壯大自己的投資部位。例如持有100張金融股或是ETF,將配息再投入,就可以增加持有的張數。        而對於持有標的之轉換,卻是經常要反覆思考的。像是大俠005
  市面上有很多介紹有錢人思維的書籍,看了這些書之後,可以讓我們去瞭解並學習如何像個有錢人來思考,並且逐漸朝著變有錢的方向去邁進。我們要學習有錢人的想法,因為想要變有錢,認為思考方向對了,當然就能迎向成功。         但,學習了有錢人的思維就能變有錢嗎?這樣
    要過著充足的富足生活既然是目標所在,當然在白天就會一直思考要如何有源源不斷的錢進來。而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提出的解決方案,就是中大獎!        在夢中的月光,手裡拿著一張摸彩券,和其他人一同坐在台下等待開獎。當主持人喊到自己手握的號碼時,是可以感到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七八月是各家公司派發股利的月份,雖然股利需要被併入綜合所得稅,但業餘投資人可以藉此重新檢視投資配比,投入強勢標的,並增加持股。此外,股利的派發也可作為現金銀彈在行情回跌時使用。在這樣的做法在過去十四年的多頭市場中表現不錯,希望在空頭市場時也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年2月22日開始存這檔基金,不定期定額 每個月都挑下跌才買,有時買到後,續跌幾天 但沒多久就又回本,到目前為止也才13個月 我沒有一個申購的部位是賠錢的 而且它是不會配息的 這就是不無腦定期定額的差別 一天只有一個淨值,一個月只申購一次 你連稍微看一下現在的淨值是多少都不願意?
現在新推出的高股息ETF如果沒有月月配,可能已經無法吸引投資人了。就算老牌的高股息ETF也不得不至少做到季配,我想未來也不可能有年配的產品了。月月配是對投資人最好的方式嗎?    
Thumbnail
「後收型基金」,顧名思義,一般我們申購基金都是在交易的當下就付手續費,但是後收型基金則是依你賣出的時間點來決定手續費!四年以上不用收手續費。因此很多理專的話術都是用「基金公司鼓勵大眾長期投資,所以投資人有放長期的話,基金公司就會給予相對的優惠」等等,諸如此類的推銷詞,但是殊不知…
Thumbnail
高股息在台灣成為一個很驚人的現象,這篇想要研究如果我要達到每個月月配3萬,我總共需要多少錢,又要多少股票才能達到呢?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賣股換提領現金流的方式,這篇來研究一下不賣股改成不賣股看看結果。 此方式代表退休族,存到1500萬後,一次性的在2008年1/2號買進標的,接著就靠投資標的領配息獲得當年度的生活費。 買入0050跟0056,歷經16年,每年目標提領100萬元,但隨年份增加通膨後的提領金
社群上有朋友討論到一件事情,說這個零股息啊淨值下降等於是股價下跌。有人說填息才等於賺錢,但填息等於上漲,理論上不配息,同樣上漲的幅度能賺比較多。領息要等股票上漲,不就代表說買賣的主控權不在自己身上嗎?因此有人說領息,後面要把利息再買回來才行(再投入),就是再投入才會有複利的效果。   可是如果你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世界裡,有一個爭議不斷的問題,那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好還是一次買滿好? 事實上,有些投資者可能更喜歡一次買滿股票或基金,而不是定期定額投資。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一次買滿股票或基金的優點,以及如何在這種策略下獲得成功。
1.著眼於看得見的股息,對於投資人的心性較容易維持長期投資。 當對於未來的公司股價漲幅不敢把握有持續的漲幅時,擁有穩健配息與填息紀錄的公司較令人安心,即使股市短期系統性的下跌,但由於股息配發的紀錄穩健,且今年度是配發上一年度的股息,因此股息的配發率與金額可以推估,較不影響投資人的心情。
Thumbnail
我個人投資半年的經驗就是不管大盤高低位階,持續投入堆積單位張數即可! 原因一:不管如何去抓價位?錢在銀行待存著也沒有效益?不是嗎? 原因二: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為了盯盤勿略生活品質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何不定期定額買進! 原因三:專注本業多點資金讓生活所需跟投資資本雄厚些,投入被動型的大盤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七八月是各家公司派發股利的月份,雖然股利需要被併入綜合所得稅,但業餘投資人可以藉此重新檢視投資配比,投入強勢標的,並增加持股。此外,股利的派發也可作為現金銀彈在行情回跌時使用。在這樣的做法在過去十四年的多頭市場中表現不錯,希望在空頭市場時也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年2月22日開始存這檔基金,不定期定額 每個月都挑下跌才買,有時買到後,續跌幾天 但沒多久就又回本,到目前為止也才13個月 我沒有一個申購的部位是賠錢的 而且它是不會配息的 這就是不無腦定期定額的差別 一天只有一個淨值,一個月只申購一次 你連稍微看一下現在的淨值是多少都不願意?
現在新推出的高股息ETF如果沒有月月配,可能已經無法吸引投資人了。就算老牌的高股息ETF也不得不至少做到季配,我想未來也不可能有年配的產品了。月月配是對投資人最好的方式嗎?    
Thumbnail
「後收型基金」,顧名思義,一般我們申購基金都是在交易的當下就付手續費,但是後收型基金則是依你賣出的時間點來決定手續費!四年以上不用收手續費。因此很多理專的話術都是用「基金公司鼓勵大眾長期投資,所以投資人有放長期的話,基金公司就會給予相對的優惠」等等,諸如此類的推銷詞,但是殊不知…
Thumbnail
高股息在台灣成為一個很驚人的現象,這篇想要研究如果我要達到每個月月配3萬,我總共需要多少錢,又要多少股票才能達到呢?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賣股換提領現金流的方式,這篇來研究一下不賣股改成不賣股看看結果。 此方式代表退休族,存到1500萬後,一次性的在2008年1/2號買進標的,接著就靠投資標的領配息獲得當年度的生活費。 買入0050跟0056,歷經16年,每年目標提領100萬元,但隨年份增加通膨後的提領金
社群上有朋友討論到一件事情,說這個零股息啊淨值下降等於是股價下跌。有人說填息才等於賺錢,但填息等於上漲,理論上不配息,同樣上漲的幅度能賺比較多。領息要等股票上漲,不就代表說買賣的主控權不在自己身上嗎?因此有人說領息,後面要把利息再買回來才行(再投入),就是再投入才會有複利的效果。   可是如果你
Thumbnail
在投資理財的世界裡,有一個爭議不斷的問題,那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好還是一次買滿好? 事實上,有些投資者可能更喜歡一次買滿股票或基金,而不是定期定額投資。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一次買滿股票或基金的優點,以及如何在這種策略下獲得成功。
1.著眼於看得見的股息,對於投資人的心性較容易維持長期投資。 當對於未來的公司股價漲幅不敢把握有持續的漲幅時,擁有穩健配息與填息紀錄的公司較令人安心,即使股市短期系統性的下跌,但由於股息配發的紀錄穩健,且今年度是配發上一年度的股息,因此股息的配發率與金額可以推估,較不影響投資人的心情。
Thumbnail
我個人投資半年的經驗就是不管大盤高低位階,持續投入堆積單位張數即可! 原因一:不管如何去抓價位?錢在銀行待存著也沒有效益?不是嗎? 原因二:投資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為了盯盤勿略生活品質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何不定期定額買進! 原因三:專注本業多點資金讓生活所需跟投資資本雄厚些,投入被動型的大盤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