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家有尖叫幼兒,該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unsplash: Marco Albuquerque
通常下午3點多並不是托嬰中心電訪的時間,但老師突然打電話想要和我聊聊。
老師:腦寶媽媽,你有發現腦寶最近哪裡不對勁嗎?
腦媽:嗯……沒有欸。
老師:老師有發現欸,最近腦寶變得很愛 #尖叫,請問媽咪有發現嗎?
腦媽:噢,有哦,但是我想他是在 #練習發聲,所以我會陪他一起玩,也會陪他 #唱歌,讓他嘗試不同的高低音。但我也會告訴他,只有在 #家裡#車上 玩,在外面場合不行。
老師:哦……是哦。可是最近老師發現如果其他小朋友拿走腦寶在玩的玩具,腦寶也會先用尖叫表示,而且還會有點哭哭,老師會先引導腦寶再請腦寶用說的,因為腦寶現在已經有 #語言表達能力了,請問腦寶在家也會這樣嗎?媽咪怎麼處理呢?
腦媽:在家比較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因為不會有人搶走他的玩具啊~),不過的確如果腦寶在玩他喜歡的玩具要收起來時會有些情緒。我們會在玩玩具之前就先和腦寶說,「#只能玩五分鐘喔!」然後在他面前計時,「等鬧鐘響了就要收起來」,或是提前跟他說接著要做什麼事,讓腦寶有 #預期心理,他就比較不會有情緒。如果還是有點哭哭,我們會抱抱他,跟他講一下,然後就帶他做下一個行程。


尖叫幼兒


大概從16-17個月開始,孩子越來越能控制 #發音,他們發現原來聲音附近的肌肉是可以這樣玩的,所以孩子變得很喜歡「#練習」,也想試試看不同的聲帶拉扯會有什麼不同的結果,所以就會有「尖叫」的情形產生。
(先幫腦寶澄清一下,他的尖叫是「啊」大概只有半秒鐘,而且不是嘶吼的那種。)

這個年紀的孩子,#情緒調節能力 還沒成熟,需要照顧者引導,可以讓孩子先知道 #作息#流程、並先告知,以免他們面對突發狀況的衝突,加上即便腦寶快2歲,已經有基本溝通能力,但語言表達還是有限,在突發狀況下(另外的小孩拿走他的玩具),語言表達一定比尖叫來得慢,所以腦寶直接先表達他的情緒,腦媽也覺得滿正常的。

腦媽把這件事拿出來分享並不是要怪老師,我很能理解老師在照顧這麼多小孩的情況下,如果有一個小孩的情緒控制不好,就很容易影響其他孩子,雖然說搶玩具也不是件好事,但在2歲多的孩子身上,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有人發出尖叫,就會直接影響全班,所以會希望家長能幫忙教導一下。
但可能很多家長接到這種電話會開始 #緊張,或回家狂制止小孩這種舉動。腦媽是希望家長可以先 #瞭解 孩子在什麼情況下會尖叫?如果只是好玩在練聲音,那我們可以轉成唱歌、如果是遇到突發狀況,那我們可以好好與他溝通或是事前提醒,而不是直接否定掉他的舉動,但必須要明確說明,在哪些場所尖叫或大叫是不允許的。
孩子還在學習與練習,任何的舉動都是發展的一環,應該是先瞭解再引導,這樣也比較不會限制孩子的能力喔!

▌關於大腦媽媽 ▌

(兒童認知心理學科學家 + 媽媽)的綜合體
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視覺藝術研究所,並修習藝術治療、創作、幼兒玩具設計與研究。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目前為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早期學習實驗室(Early Learning Lab, Auckland)博士生,主要研究幼兒的情緒發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5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腦媽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得有一次腦寶用左手拿湯匙吃飯,立刻被爺爺大聲喝止「怎麼用左手吃飯?」 腦媽立刻護航「為什麼不可以用左手吃飯?他能吃就好了!」 . 很多老人家都有迷思,認為右撇子才是正常的,甚至腦媽這輩或上一輩的人,都因為左手做事而被要求改正。
腦寶即將兩歲了,許多兩歲的叛逆期徵兆已經一個一個顯露出來了這個時間點的孩子,常被形容為「貓狗都嫌」,也常讓爸媽們傷透腦筋。這個時間點的孩子最常見的特徵包括: 容易突然暴怒或大哭。
兒童發展實驗中最著名的其中之一就是「棉花糖實驗」了!1972年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Walter Mischel邀請4-6歲的小朋友進入一間房間
腦媽上一篇提到兩種不同的戒尿布方法(複習請往這邊→《原來有這麼多不同的戒尿布方法,到底哪種比較有科學根據呢?》),接著我們再看看其他方法,讓各位把麻能選擇最適合你們家的戒尿布方法!
到底何時戒尿布比較適合?到底何種戒尿布的方式比較有效呢?以發展來說,「戒尿布」算是一個指標性的里程碑,包括認知功能、肢體功能、心理建構、腸胃膀胱控制與社交能力,都與戒尿布息息相關。
大約在腦寶剛學會走路時(約一歲初),我們收到托嬰中心老師的訊息「腦寶最近喜歡拿著玩具走路,但因為怕腦寶跌倒,所以學校會請腦寶把玩具放下來再走,希望媽咪在家裡也能提醒腦寶不要邊走路邊拿玩具喔!」
記得有一次腦寶用左手拿湯匙吃飯,立刻被爺爺大聲喝止「怎麼用左手吃飯?」 腦媽立刻護航「為什麼不可以用左手吃飯?他能吃就好了!」 . 很多老人家都有迷思,認為右撇子才是正常的,甚至腦媽這輩或上一輩的人,都因為左手做事而被要求改正。
腦寶即將兩歲了,許多兩歲的叛逆期徵兆已經一個一個顯露出來了這個時間點的孩子,常被形容為「貓狗都嫌」,也常讓爸媽們傷透腦筋。這個時間點的孩子最常見的特徵包括: 容易突然暴怒或大哭。
兒童發展實驗中最著名的其中之一就是「棉花糖實驗」了!1972年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Walter Mischel邀請4-6歲的小朋友進入一間房間
腦媽上一篇提到兩種不同的戒尿布方法(複習請往這邊→《原來有這麼多不同的戒尿布方法,到底哪種比較有科學根據呢?》),接著我們再看看其他方法,讓各位把麻能選擇最適合你們家的戒尿布方法!
到底何時戒尿布比較適合?到底何種戒尿布的方式比較有效呢?以發展來說,「戒尿布」算是一個指標性的里程碑,包括認知功能、肢體功能、心理建構、腸胃膀胱控制與社交能力,都與戒尿布息息相關。
大約在腦寶剛學會走路時(約一歲初),我們收到托嬰中心老師的訊息「腦寶最近喜歡拿著玩具走路,但因為怕腦寶跌倒,所以學校會請腦寶把玩具放下來再走,希望媽咪在家裡也能提醒腦寶不要邊走路邊拿玩具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邊吃晚餐邊說: 🧒🏻「媽媽我頭腦在想邊玩遊戲耶!」 🧒🏻「頭腦在這嗎?」指著頭 🌱「對喔~」 她指著頭🧒🏻:「我都用頭腦想事情。」 我指著胸口🌱:「妳怎麼知道妳是用頭腦想事情,而不是用心想事情呢?妳有時候會說我心裡想什麼事~我心裡想...」   🧒🏻「我比較喜歡
門口響起鈴聲,時間晚間八點多。   不用多說,知道是老公回到家了。   平日每晚,孩子們都會在響鈴的瞬間,同時看向外面,咩摟飛奔而去、咩嚕匍匐前進。   接著就是孩子們迎接爸爸回來之後,抱在一起的場景。   我會默默地看著,在旁邊笑。   以前的我以為自己會忌妒,實際上看到後是慶
今天一如既往地在保母回家之後開始一打二。   正當在遊戲房裡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咩摟突然拉起我的手往客廳走。   我狐疑地跟了過去,她突然往我家倉庫的門把拉一拉,一個明明有壓下去但是卻假裝打不開門的模樣,並發出意義不明的話語。然後又往旁邊廁所的門做了一樣的動作,並繼續對我說著話,似乎像對我傳達
Thumbnail
今天在路上碰到一個小娃,老爺跟奶奶在後面遠遠看著,小娃看到點兒,突然就拿著手上的一個不知名的玩具衝過來,點兒嚇得一直退後。 太太看到很大聲的喊著:hey hey hey! 小娃繼續往前衝,玩具快要打到點兒的那瞬間,太太一腳踢走了玩具,小娃因此嚇了一跳!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最近兒子在特訓家裡的貓咪學會開門,源自於半夜時,貓咪常在我房門外喵喵叫要進房,一個晚上來來回回好幾次,擾人清眠。 ​ 幾次特訓下來,貓咪似乎有看沒懂,或許對牠來說太難了,我們也就放下這件事情。有天晚上,我在房間裡面看書,發現房門的手把突然轉動,接著門一開,貓咪就這樣走進了我房間。 ​ 某天早
幼兒園大班的女兒,我請她拿故事書一起來親子共讀,她回我『聽不到』, 我的怒火正在點燃......
電話鈴響的時候,他正在用吸塵器,假裝沒聽見。「這個時間,一定又是媽媽打來的。」他想,反正也不可能真有什麼事,要不是無聊地問在幹嘛,就是又要抱怨奶奶怎麼了。為什麼總學不會傳簡訊呢?撇了一眼手機,果然是。
Thumbnail
  以下是一位師姐來信分享故事,來文照登:    在此概述自己本身感應,跟大家分享。小兒子從三年級開始在校情緒突然大失控,對於師長說的話完全不聽,只要一不高興就大吼大叫,使整班都不能上課,最後我就辭去工作,跟校陪讀,在他情緒上來時,我就安撫他,才不至於影響其他同學.......
Thumbnail
「我就說你們是寶寶吧!」 我對趴在我OA隔板上的那幾張臉孔說。 . 孩子上完科任課回來時的下課沒有見到我,一打鐘又匆忙去上下一堂科任課。 等下一節下課後,就有幾個跑來「關心」我: 「老師,剛剛下課你去哪裡了?」 「對啊!我們一直找你耶。」 「我們還一直等你到上課,都沒有看到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邊吃晚餐邊說: 🧒🏻「媽媽我頭腦在想邊玩遊戲耶!」 🧒🏻「頭腦在這嗎?」指著頭 🌱「對喔~」 她指著頭🧒🏻:「我都用頭腦想事情。」 我指著胸口🌱:「妳怎麼知道妳是用頭腦想事情,而不是用心想事情呢?妳有時候會說我心裡想什麼事~我心裡想...」   🧒🏻「我比較喜歡
門口響起鈴聲,時間晚間八點多。   不用多說,知道是老公回到家了。   平日每晚,孩子們都會在響鈴的瞬間,同時看向外面,咩摟飛奔而去、咩嚕匍匐前進。   接著就是孩子們迎接爸爸回來之後,抱在一起的場景。   我會默默地看著,在旁邊笑。   以前的我以為自己會忌妒,實際上看到後是慶
今天一如既往地在保母回家之後開始一打二。   正當在遊戲房裡玩的正開心的時候,咩摟突然拉起我的手往客廳走。   我狐疑地跟了過去,她突然往我家倉庫的門把拉一拉,一個明明有壓下去但是卻假裝打不開門的模樣,並發出意義不明的話語。然後又往旁邊廁所的門做了一樣的動作,並繼續對我說著話,似乎像對我傳達
Thumbnail
今天在路上碰到一個小娃,老爺跟奶奶在後面遠遠看著,小娃看到點兒,突然就拿著手上的一個不知名的玩具衝過來,點兒嚇得一直退後。 太太看到很大聲的喊著:hey hey hey! 小娃繼續往前衝,玩具快要打到點兒的那瞬間,太太一腳踢走了玩具,小娃因此嚇了一跳!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最近兒子在特訓家裡的貓咪學會開門,源自於半夜時,貓咪常在我房門外喵喵叫要進房,一個晚上來來回回好幾次,擾人清眠。 ​ 幾次特訓下來,貓咪似乎有看沒懂,或許對牠來說太難了,我們也就放下這件事情。有天晚上,我在房間裡面看書,發現房門的手把突然轉動,接著門一開,貓咪就這樣走進了我房間。 ​ 某天早
幼兒園大班的女兒,我請她拿故事書一起來親子共讀,她回我『聽不到』, 我的怒火正在點燃......
電話鈴響的時候,他正在用吸塵器,假裝沒聽見。「這個時間,一定又是媽媽打來的。」他想,反正也不可能真有什麼事,要不是無聊地問在幹嘛,就是又要抱怨奶奶怎麼了。為什麼總學不會傳簡訊呢?撇了一眼手機,果然是。
Thumbnail
  以下是一位師姐來信分享故事,來文照登:    在此概述自己本身感應,跟大家分享。小兒子從三年級開始在校情緒突然大失控,對於師長說的話完全不聽,只要一不高興就大吼大叫,使整班都不能上課,最後我就辭去工作,跟校陪讀,在他情緒上來時,我就安撫他,才不至於影響其他同學.......
Thumbnail
「我就說你們是寶寶吧!」 我對趴在我OA隔板上的那幾張臉孔說。 . 孩子上完科任課回來時的下課沒有見到我,一打鐘又匆忙去上下一堂科任課。 等下一節下課後,就有幾個跑來「關心」我: 「老師,剛剛下課你去哪裡了?」 「對啊!我們一直找你耶。」 「我們還一直等你到上課,都沒有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