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大唐子民的驕傲與哀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歷史是來自過去和當下的恆久對話,並且永無止盡的通往未來

歷史系出身的人,對歷史題材的戲劇總是有一股情懷,倒不是為了要細細的斟酌考據,而是想看看那些曾經讀過的史書文字,躍然紙上化成影像,可視、可聽、可以感受的樣子,那帶來一種短暫的(偽)時光旅行體驗。

更重要的是,對話,以歷史作為對話的根本,能看見對話者內在幽微而壯闊的心靈,那與自我、信仰、世界觀,與蒼穹浩瀚雙生同體。知道過去從何而來的人,才能知道將要往何處去。

但中國近來多將古裝歷史作為玄幻、愛情偶像劇的陪襯,也就逐漸消弭了歷史厚度,讓人失了興趣,以致於近年來沒什麼能在記憶裡留下痕跡的歷史好劇,直到《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借名美劇《24小時反恐任務》的盛唐群像劇出現,讓我久違的燃起對話和求知的慾望。

(↑以李白短歌行為詞譜曲的音樂作品,重現歷史上盛極華麗的長安城,請忽視影片封面的尷尬感)

  • 盛唐帝國的陰影

如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心中的唐代也有千萬種樣子,但大部分人大都會同意,唐代是亞洲古代歷史上最多元開放、也最浪漫的時代。唐代先祖鮮卑人以游牧的豪俠習性,開啟昌榮繁盛的商業外交,東西文明隨著金錢和商品交流互通,堆砌出燦爛輝煌的盛唐景象,以此為根源所生長出的浪漫主義,在李白生活的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頂峰。

帝國強盛至極,如太陽罩頂,底下往往伴隨著呼之欲出的陰影,如同《長安十二時辰》所點題,人性的善惡交雜、時代的華麗萎靡、文明的燦爛崩毀、長安的溫柔殘酷,在一天十二個時辰中盡顯無遺,生活在盛唐時代的人們各有各的慾望和心事,在一場追緝行動中,他們或大或小的選擇,左右了大唐由盛轉衰的方向。

越是輝煌的時代,就愈有殘忍的故事

越是輝煌的時代,就愈有殘忍的故事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回望歷史,沒有哪個帝國擁有長久的強盛,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而《長安十二時辰》優秀之處在於,它解構了帝國的組成,並且告訴人們,帝國的組成可能是你,可能是我,是你我個人的抉擇,牽動帝國行進的齒輪。

然而就如同所有身處時代的個人,人們意識不到自己之於帝國的位置,無法確知自己的抉擇會造就什麼未來,因此歷史在確鑿的那一刻,往往來自無意識的一個剎那,《長安十二時辰》放大了人的剎那,讓觀眾從剎那窺見盛唐深處的惡與暗,也照見現今時空的自己。

靖安司的少年司丞李必,帶著抱負與理想,逐步看見盛陽的陰影

靖安司的少年司丞李必,帶著抱負與理想,逐步看見盛陽的陰影

  • 萬邦來朝、多元民族的奔放大唐

唐朝得以強盛狂妄的基礎,在於鮮卑遊牧民族的好戰與開闊胸襟,他們以草原子民之姿入主中原,右手拿刀奪取政權、左手提幣來往商販,政治與經濟玩得融會貫通,是歷史上罕有,與外族交好,甚至任用外族為官的中原王朝,唐朝豪爽、強大、開放,以致外族不敢也不必犯唐,只需依附在唐,唐也歡迎他們成為唐本身。

《長安十二時辰》在劇中所構築的盛唐榮景,其實也是如今中國對自我的期許,只是劇中有的一絲遺憾是,外族人比如粟特人、波斯人、大食人,他們的形象仍然邊陲、危險、窮苦,只是為了襯托唐而存在,但實際上,在安史之亂前,他們的族群和大唐緊密關聯,大唐也由他們所構成,內與外之間的距離其實並不那麼明顯,直到安史之亂後,唐朝才由開放轉為封閉,單一民族主義的態勢從此一去不復返,唐以後的王朝再難看到如此多元民族的盛景。

而劇中的外族人,大多是刺客、逃犯、兇手、地痞,僅有少數是傳教士和祭司,這或許折射出現今中國對於外族的想像──需要被同情、被管理、被壓制,除非你生來尊貴。

《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圍繞著皇城長安,其中最核心的官場權謀,可能也和中國政治不謀而合,他們同樣擁有一個從不現身、不得冒犯、奢靡而驕的皇帝、或者同樣擁有一個城府深沉、手段高明、權勢通天的宰相、以及卑微生存、想盡辦法也要擠進社會頂端的平民小吏。

外族的危險其實和官場的權力鬥爭息息相關,所謂內憂外患便是如此,兩者之間相輔相成,《長安十二時辰》說著唐代華麗外表下所隱藏的內憂外患,其實也是在暗自指涉如今的中國,但他們尚無法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看待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仍然未知而扁平──只要你還是外人,你就有威脅性。

長安是一座多元開放的城市,信奉祆教的波斯人士占了大宗,以致張小敬在此處追緝犯人時也要敬人三分

長安是一座多元開放的城市,信奉祆教的波斯人士占了大宗,以致張小敬在此處追緝犯人時也要敬人三分

  • 鳥瞰城市的位置,即是權力所在

在整個追緝行動中,「長安輿圖」、「推演沙盤」是關鍵的道具,城市的地理方位是戰略基礎,同樣也透露了內外之分。若是長久生活在此處的居民,無論是大唐子民或者外族商販和傳教士,或多或少都能了解城市的方位,這並不是什麼秘密,然而,初來乍到的人們,僅能使用地圖,按圖索驥的開始,以理解這座城市,這說明了,需要長安輿圖的人,不僅尚不是這座城市的人,更挑戰了鳥瞰者的位置,帶來了威脅。

長安城以棋盤格式規劃,全城共有108坊

長安城以棋盤格式規劃,全城共有108坊

在城市地圖仍是軍事機密的年代,城市巷戰的指揮者就仰賴沙盤推演,共有108坊的長安城如同一個城市規模的棋盤,指揮者如何落子,和棋子如何行動,掌握了這場推演的勝負關鍵。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作為指揮者的少年司丞李必,是隔空對著位在棋盤對面,隱身幕後的對手,搏一場未知的棋局,為此,他以對方是否需要「長安輿圖」,是否熟悉各坊關聯,作為判斷是內憂還是外患的根據。

沙盤推演,有如將城市作為巨大的棋盤落子

沙盤推演,有如將城市作為巨大的棋盤落子

  • 世間安得雙全法,留取丹心照汗青

即使身居高位、即使作為一個大唐「自己人」,《長安十二時辰》裡的主角群,仍然在尋找自己的歸屬。張小敬的歸屬是和他共患難的「第八團」;李必的歸屬是推行新政的太子;狼衛的歸屬是他們搖搖欲墜的家鄉;瞳兒的歸屬從男人轉為自己;崔器則一生都在試圖成為大唐的歸屬。

這些心有所屬的人們,都有願意守護的對象和不可撼動的底線,但那些未必是唐,只是因為和唐有關係,所以交織出盛唐氣象,因為他們,所以唐才複雜而美麗。

私心給崔器一個版面,他奸詐功利,但他只是想成為一個長安人

私心給崔器一個版面,他奸詐功利,但他只是想成為一個長安人

  • 歷史是人所捲起的洪流,有人在,就有歷史

帝國因人起造、因人華麗、也因人衰敗、因人頹傾,人性是歷史之所以親近的原因,我們讀史,是用來了解自身,也同理他者,而《長安十二時辰》用這些鮮活的角色來述說大唐,開啟了歷史題材戲劇的新篇章,本身也創造了電視劇史上特殊的一道光采。

歷史,在路上。

上元燈節,新一年的華麗開始

上元燈節,新一年的華麗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寓居女子辭典的沙龍
21會員
21內容數
紀錄人際連結裡層的流動、情緒與感受,以日記的形式建立內在心靈的自我指引,或許也能成為人們向內行走的一盞微弱光源。
2023/12/24
黑暗裡對生活發愁與迷惘的各色臉孔、汗水與髒污交織的身體、華麗都市下顯得黯淡殘破的貧民窟、以及和動物屍體為伍的屠宰日常。 這幾種場景,構成富都青年電影的基調,除了沈重、壓抑和絕望,作為觀眾幾乎感受不到瞬間的希望,連哭都顯得奢侈,而這或許才是那些馬來西亞難民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2023/12/24
黑暗裡對生活發愁與迷惘的各色臉孔、汗水與髒污交織的身體、華麗都市下顯得黯淡殘破的貧民窟、以及和動物屍體為伍的屠宰日常。 這幾種場景,構成富都青年電影的基調,除了沈重、壓抑和絕望,作為觀眾幾乎感受不到瞬間的希望,連哭都顯得奢侈,而這或許才是那些馬來西亞難民的真實面貌。
Thumbnail
2023/11/26
年輕世代用什麼在金馬適逢60歲時,繼往開來? 用青春、用好奇、也用行動。
Thumbnail
2023/11/26
年輕世代用什麼在金馬適逢60歲時,繼往開來? 用青春、用好奇、也用行動。
Thumbnail
2023/07/02
1989年上映的《悲情城市》,由侯孝賢導演,陳松勇、梁朝偉、陳淑芳、辛樹芬等主演,背景以二戰終戰後的台灣為切入點,講述世居九份的林家,在1945至1949短短四年間,所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2023/07/02
1989年上映的《悲情城市》,由侯孝賢導演,陳松勇、梁朝偉、陳淑芳、辛樹芬等主演,背景以二戰終戰後的台灣為切入點,講述世居九份的林家,在1945至1949短短四年間,所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儘管賴重自己也說過,「中先代之亂」放在歷史長河也是非常微小的一件事,他們這群人卻也因此浩浩蕩蕩地賠上不少性命,但這些犧牲也絕對不是白費,因為他們最敬愛的少主「北條時行」這個名字已經確實地傳達給後代了。 時行也將就此邁入史料未曾提及、一切都很自由的新時代。
Thumbnail
儘管賴重自己也說過,「中先代之亂」放在歷史長河也是非常微小的一件事,他們這群人卻也因此浩浩蕩蕩地賠上不少性命,但這些犧牲也絕對不是白費,因為他們最敬愛的少主「北條時行」這個名字已經確實地傳達給後代了。 時行也將就此邁入史料未曾提及、一切都很自由的新時代。
Thumbnail
看了十幾年的歷史書,如司馬光資治通鑑,明史或是新唐書之後,深深覺得老子五千言的短短格言,真是一針見血的點出中國這個龐然大國的盲點的。 漢唐元明清以來,在水災,瘟疫,戰爭時,統治者往往以政治的角度,犧牲十萬乃至百萬的百姓,來達到統治的穩定,乃至戰爭的勝利。 如唐肅宗為了戰勝安史之亂的叛軍,答應回紇可汗
Thumbnail
看了十幾年的歷史書,如司馬光資治通鑑,明史或是新唐書之後,深深覺得老子五千言的短短格言,真是一針見血的點出中國這個龐然大國的盲點的。 漢唐元明清以來,在水災,瘟疫,戰爭時,統治者往往以政治的角度,犧牲十萬乃至百萬的百姓,來達到統治的穩定,乃至戰爭的勝利。 如唐肅宗為了戰勝安史之亂的叛軍,答應回紇可汗
Thumbnail
中國自古以來,有許多「亂世」。 周天子以降,凡是中國地區不呈現大一統局勢,有諸國並立,中國人都稱之為亂世。 亂世其實不代表大家一定要你死我活。 三國鼎立,征戰連年……很多時候也沒有在打大型侵攻戰。 一統天下,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就算只有玩過光榮的戰略遊戲,也會知道要兵要將要糧食要裝備……
Thumbnail
中國自古以來,有許多「亂世」。 周天子以降,凡是中國地區不呈現大一統局勢,有諸國並立,中國人都稱之為亂世。 亂世其實不代表大家一定要你死我活。 三國鼎立,征戰連年……很多時候也沒有在打大型侵攻戰。 一統天下,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就算只有玩過光榮的戰略遊戲,也會知道要兵要將要糧食要裝備……
Thumbnail
「人、事、時、地、物」是一般戲劇創作中最重要的五項元素,ˋ藉由操控「主元素」和 「背景元素」的關係,戲劇創作者可以巧妙影響閱聽者對「主元素」的觀感。雖然一般人的閱聽習慣會將焦點集中在「人物」上,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將焦點轉在「事物」上,但這樣一來,不免涉及道創作者對史實的解讀。
Thumbnail
「人、事、時、地、物」是一般戲劇創作中最重要的五項元素,ˋ藉由操控「主元素」和 「背景元素」的關係,戲劇創作者可以巧妙影響閱聽者對「主元素」的觀感。雖然一般人的閱聽習慣會將焦點集中在「人物」上,但是我們也可以嘗試將焦點轉在「事物」上,但這樣一來,不免涉及道創作者對史實的解讀。
Thumbnail
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這是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年代。 漢桓帝 這一年發生了不少天災,首先是開春正月,南宮嘉德殿莫名發生大火;緊接著二十八天之後,主掌中宮的丙署再度發生火警;到了二月,丙署火警發生才四天,放置皇宮武備的武庫跟著又發生火警。 到了五月,發生了彗星經過天蠍座的天文現象,依照中國
Thumbnail
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這是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年代。 漢桓帝 這一年發生了不少天災,首先是開春正月,南宮嘉德殿莫名發生大火;緊接著二十八天之後,主掌中宮的丙署再度發生火警;到了二月,丙署火警發生才四天,放置皇宮武備的武庫跟著又發生火警。 到了五月,發生了彗星經過天蠍座的天文現象,依照中國
Thumbnail
北朝民歌敕勒歌生動地在許多漢人心中刻畫下美麗的塞外風光。只是,歷史總是環環相扣,當北魏皇帝決心從「遊牧帝國」ˊ轉型成「農業帝國」,勢必要解決農業民族和遊牧民族的爭端,北魏是怎麼解決這項歷史難題呢?
Thumbnail
北朝民歌敕勒歌生動地在許多漢人心中刻畫下美麗的塞外風光。只是,歷史總是環環相扣,當北魏皇帝決心從「遊牧帝國」ˊ轉型成「農業帝國」,勢必要解決農業民族和遊牧民族的爭端,北魏是怎麼解決這項歷史難題呢?
Thumbnail
帝國強盛至極,如太陽罩頂,底下往往伴隨著呼之欲出的陰影,如同《長安十二時辰》所點題,人性的善惡交雜、時代的華麗萎靡、文明的燦爛崩毀、長安的溫柔殘酷,在一天十二個時辰中盡顯無遺,生活在盛唐時代的人們各有各的慾望和心事,在一場追緝行動中,他們或大或小的選擇,左右了大唐由盛轉衰的方向。
Thumbnail
帝國強盛至極,如太陽罩頂,底下往往伴隨著呼之欲出的陰影,如同《長安十二時辰》所點題,人性的善惡交雜、時代的華麗萎靡、文明的燦爛崩毀、長安的溫柔殘酷,在一天十二個時辰中盡顯無遺,生活在盛唐時代的人們各有各的慾望和心事,在一場追緝行動中,他們或大或小的選擇,左右了大唐由盛轉衰的方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