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and Less |從「河陰之變」談北魏漢化過程中的悲劇性 (下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和北方遊牧民族相較,選擇定居在某一處默默耕耘的農業民族顯然對戰事的承受力是較低的。戰爭往往會破壞辛苦建立的家園,所以華夏民族面對戰爭多半會選擇「以和為貴」,期待領導者能讓大家及早回復太平日子的生活型態。漢代行之有年的「和親政策」正是出於這個考量。
相較於農業民族追求的安定感,四處為家的遊牧民接受改變的能力就強多了。只是,生活型態較具機動性的遊牧部部眾,在領袖人才的選拔上也是較為「苛求」,畢竟,對需要為生活而冒險犯難的他們而言,能夠帶領部眾通過上天給予的考驗,才是真正的領袖、真正的「天子」。若是覺得現在的「天子」不是「真命」,部眾叛變或叛逃是常有的事。
對馬背上的民族而言,「人、事、時、地、物」等五個元素往往是密切相關的,而且很難區隔的。很有趣的是,大多數人在觀賞「電影、電視」這種動態的敘事媒介時,也有這種傾向,而且觀眾注意的焦點往往還是在「人」或 「物」這種比較具體的元素上,「事、時、地」則是作為理解「人、物」的背景,所以大多編劇多半是透過改變這些背景元素來影響人們對「焦點人物」的看法。
當然,上面所說的是一般人認知模式,所謂「人事時地物」五元素在不同作品、不同風格的創作者筆下,都可能是敘事者希望閱聽者注意的重點。
( 下面這部影片很巧妙地說明「背景明暗」對「焦點元素」所產生的影響,各位讀者看得出來嗎?)
既然,大多數人們對於「焦點元素」的看法多是深深受「背景元素」影響的,如果我們想要「來點不一樣」,自然也可以試著將戲劇焦點從前面的「人物」轉變到「事物」之上。
這種情況下,故事的主題自然要轉到到底「河陰事變」是如何一步一步慢慢形成的?在其之前,北魏社會和政局曾經出現過任何預兆嗎?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慢慢藉由戲中的人物慢慢探索的。
當然,既然我們要將「事物」作為「焦點」,其他元素不免就會成為「背景」了。
韓庭就這樣在懷荒鎮住了下來,期間雖然傳來胡太后被幽禁、元乂執政的消息,他也都淡然處之。他告訴元乂,他最大的希望穩定大魏政局,在他看來,大魏是苻堅的大秦亡後,好不容易出現的一個比較穩定的帝國,常常聽和尚說法的他總覺得在「戰爭」與「和平」之間,自己無論如何想要選擇「和平」。(相關文章:如是我聞 |從鳩摩羅什談金剛經中的佛性意識
元乂接受了他的這番說詞,但要他留在北境,注意北境的動態。畢竟,柔然一直是北魏建國以來最大的威脅。(相關文章: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從「木蘭詩」談北魏到隋唐的胡漢交會。)
韓庭接受了指令,也辦了兵籍,所以順利地從元乂處取得了必要的相關支援,不過,由於認識了康普爾和康微波這對粟特兄妹的關係,讓他的北境生活多了一般軍鎮居民所沒有的多彩多姿。
「你們為什麼不到洛陽做生意?」這天,韓庭突然想起繁華的洛陽,不解康普爾為什麼不到洛陽,而是在北境發展。
「我們阿干叫我們來這裡的。」康普爾說:「這裡的人比洛陽懂馬,只要好好經營,我們照樣可以大發利市。」
「可是這裡沒有你要的絲綢啊!」韓庭說。
「當然是有人會想法幫我們弄到貨啊!」康普爾大笑:「 怎麼樣? 過兩天,和我們一起到郊外烤肉吃吧?」
韓庭有點猶豫。
「來嗎!」康微波說:「我們一起去打獵,然后一起烤肉、烤餅⋯⋯如果運氣好獵到鹿的話,就可以吃到羌煮喔!」
韓庭是喜歡羌煮(鹿頭湯)的,所以他爽快地接受了康普爾的邀約。
只是,交遊廣闊的康普爾和康微波邀約的不只是大魏人,還包括了柔然來的年輕人。
「我看我們今天就忘了那些國仇,一起好好玩一場吧!」身為主人的康普爾建議大家。
「我們是沒問題。」柔然人們異口同聲:「大家和平相處吧!」
「怎麼樣?」韓庭詢問和他一樣有兵籍的高歡。
「如果你不說,我也不會說。」高歡微笑道。
「那麼,今天大家就盡興玩吧!」一身華麗的婁昭君率先跳上馬背:「看看誰的奴才先找到獵物。」
「好耶!」於是眾人在各自愛犬的汪汪大叫聲中跳上馬背,準備大顯身手。
接下來的半天,大家果然收穫滿滿,而且幸運地合作捕獲了一頭鹿和一頭野豬。
「太好了!今晚不但有羌煮,還有烤豬。」大夥你一言我一語的著手準備野宴。
「怎麼樣?你會想念洛陽嗎?」個性爽朗的婁昭君問韓庭。
「現在不會想啦!」韓庭笑著說:「這麼多好吃的東西。」
「可惜,平常上面不准我們隨意出鎮。」高歡在旁說:「以我們這群人的身手,打獵維生絕對沒有問題。」
「天天都吃烤肉,久了身體會出毛病。」柔然來的如月笑笑:「我們其實很希望多與你們換一點粟米。」
「那可有點難。」婁昭君說:「朝廷配給我們的粟糧並不多。」
「來點烤菠菜怎麼樣?」康微波說:「我們的溫室種的。」
「我們部眾大多以放牧為生,搬來搬去,菜吃得很少。」如月說:「真想多吃些菜啊!」
「這些都可以談吧!」韓庭說:「 如果大家能夠常常互通有無,應該是件好事。」
「是嗎?太好了!」柔然人們都笑瞇了眼。
野宴就這樣在和平的氣氛中結束,大夥各自上路,與韓庭同行的有康普爾兄妹、高歡、還有婁昭君,眼看天色漸暗,大家都催促著馬兒加快腳步,希望早日回到鎮上。
走了不一會兒,高歡忽然大喊了聲「停!」
「什麼事?」
「我聽到有人在呼救!」高歡側耳問:「你們沒聽到嗎?」
三個柔然奴隸裝扮的人從草叢中鑽出哀求:「各位大德,我們三人從柔然逃出已有十幾天了,請讓我們跟你們回鎮上吧!」
「你們為何從柔然逃出?」韓庭說。
「我們嚮往自由。」三人異口同聲。
「呵呵!」康普爾說:「你們跟著我們回去也不見得自由啊!」
「我們三個人是高車人,在柔然是負責打鐵的,不必領人糧俸也可以自立更生的。」三人哀求。
沈默一陣後,康普爾主動開口:「如果他們不願幫忙,我可以幫你們找出路。」
「我也願意幫忙。」高歡說:「好的鐵匠很難找。」
「你怎麼知道他們是好鐵匠?」韓庭不表同意。
「回去叫他們做些東西出來不就知道了?」高歡說。
「哈哈!答得好!」婁昭君大笑:「 先讓我們大家看看你們的成品再說!」
「恭喜你們啦!」康微波說:「只是,你們的作品能不能通關,還是未知數呢!」
「一定能的!」三人非常自信。
相信透過上述情節,大多讀者一定可以隱隱感到大魏、柔然、高車、粟特人之間彼此間雖存有共同利益,但彼此利益也互相衝突的關係。會想像出這般的情節,自然是歷史劇創作者對史料的解讀。
換言之,因為歷史劇創作者已經偷看了歷史人物的後續發展,所以鋪陳出這段情節,只是這些歷史人物(在上段為高歡和婁昭君),自是不曉得自己的後續命運。歷史劇創作者在歷史劇中能夠發揮想像力的,只有為虛構人物在那個時代找出路。
編劇和導演或許是自己作品中的神,但在現實中,其實是沒有這種「神力」的。
avatar-img
53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本傑出的短篇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經常從通俗歷史小說中取材,再加以轉化成藝術性較高的作品。雖然,這種作法難免會因為讀者的不適應,而影響行銷。但是,芥川的作品經百年來的多方解讀,其實也有許多人慢慢理解其風格,我們不妨參酌其作法,讓讀者也可以慢慢接受「多元觀點」的敘事風格。
有句俗話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寫戲的是騙子」,究竟,為何有人願意付錢「自願被騙」呢? 有些編劇相信,這是因為許多人想透過戲劇,經歷一些情境,然後從中發現一些詮釋事件的不同觀點。但是,除了主角之外,上場的角色也兼具搭建歷史舞和發展故事線的功能,因此需要小心規劃。
如果想跳脫「二元論」者的框架開始戲劇族作,我們自然還是要從發掘不同角色的「對立性」著手,而這也就意味著,編劇一開始就要設定出誰是主角。既然胡太后是「河陰之變」的關鍵角色,我們不妨還是先暫定「胡太后」為女主角,探索胡太后親政的兩面性。
所謂「神鬼易畫,牛馬難描」-- 儘管選擇大多數人都不熟的歷史材料,但對編劇而言,卻相對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可是,要捕捉歷史事件中的歷史精神,還是要對相關歷史進行一番調查。至於要如何將北魏時期的「河陰之變」改編成戲劇形式,這不免要牽涉編劇對亂世史實的解讀與判斷。
歷史劇不同於一般戲劇的是,其故事線的發展必須以歷史的事件為框架,而好的歷史劇更是能夠讓觀眾從劇情的鋪陳中理解歷史事件的大背景。莎士比亞的歷史劇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除了他勇於嘗試各種戲劇技巧外,其對於時代精神的掌握也是相當到位的。所以,如果我們要向莎翁學習戲劇,第一步要想的就是如何安排主角的出場。
雖說歷史沒有「回頭路」,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回顧「河陰之變」之前的北魏歷史,或許可以了解北魏孝武帝為何要強力推行漢化,以及為何會有史家將孝武帝的漢化政策視為北魏衰敗的源頭。
日本傑出的短篇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經常從通俗歷史小說中取材,再加以轉化成藝術性較高的作品。雖然,這種作法難免會因為讀者的不適應,而影響行銷。但是,芥川的作品經百年來的多方解讀,其實也有許多人慢慢理解其風格,我們不妨參酌其作法,讓讀者也可以慢慢接受「多元觀點」的敘事風格。
有句俗話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寫戲的是騙子」,究竟,為何有人願意付錢「自願被騙」呢? 有些編劇相信,這是因為許多人想透過戲劇,經歷一些情境,然後從中發現一些詮釋事件的不同觀點。但是,除了主角之外,上場的角色也兼具搭建歷史舞和發展故事線的功能,因此需要小心規劃。
如果想跳脫「二元論」者的框架開始戲劇族作,我們自然還是要從發掘不同角色的「對立性」著手,而這也就意味著,編劇一開始就要設定出誰是主角。既然胡太后是「河陰之變」的關鍵角色,我們不妨還是先暫定「胡太后」為女主角,探索胡太后親政的兩面性。
所謂「神鬼易畫,牛馬難描」-- 儘管選擇大多數人都不熟的歷史材料,但對編劇而言,卻相對有較大的發揮空間。可是,要捕捉歷史事件中的歷史精神,還是要對相關歷史進行一番調查。至於要如何將北魏時期的「河陰之變」改編成戲劇形式,這不免要牽涉編劇對亂世史實的解讀與判斷。
歷史劇不同於一般戲劇的是,其故事線的發展必須以歷史的事件為框架,而好的歷史劇更是能夠讓觀眾從劇情的鋪陳中理解歷史事件的大背景。莎士比亞的歷史劇之所以能夠歷久不衰,除了他勇於嘗試各種戲劇技巧外,其對於時代精神的掌握也是相當到位的。所以,如果我們要向莎翁學習戲劇,第一步要想的就是如何安排主角的出場。
雖說歷史沒有「回頭路」,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回顧「河陰之變」之前的北魏歷史,或許可以了解北魏孝武帝為何要強力推行漢化,以及為何會有史家將孝武帝的漢化政策視為北魏衰敗的源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大王安排步夏與其邑國公主聯姻,儘管步夏內心無比痛苦,但他為了父王與母后顏面和國家百姓,還是必須接受這場不屬於他的聯姻安排。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馬辰被軍醫拚命救回來後,總是習慣望著北方草原發楞。他時常做著關於草原的夢,而且一年比一年深。馬辰回到趙國並未再娶,而是收養了一個邊境孤兒。 周赧王五十八年,趙魏楚三國破秦,解邯鄲之圍。 周赧王五十九年,周赧王駕崩,秦王稷遷九鼎,周亡。 秦王政十八年,趙王遷殺李牧,同年王翦破邯鄲,趙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秦豐雞飛狗跳的跑到黎丘城外之後,發現漢軍早已搶占了東山制高點,黎丘城內的所有狀況人家看的一清二楚。 秦豐大老遠趕回家發現媳婦被人看光後佯裝很鎮定,滿臉不在乎的在山下擺開陣勢,大有不慌不亂堵著你小子看我怎麼收拾你的態勢。 但到了後半夜,事實證明秦豐還是很在乎的,因為他沒再給已經跑了上百里的部隊多一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我們來看看王莽的曠世改革吧。 王莽的改革,波及面非常廣,各種動作特別多,主體上來說有三點影響最為惡劣,我們來一條一條說。 改革的第一刀砍向了土地與奴隸。 王莽要求天下恢復「井田制」,土地收歸國有,不准土地自由買賣,而且不允許奴隸買賣,所有奴隸恢復自由身。 王莽同志被調侃為「穿越之子」的重要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距離劉騰穿越到修仙界的兩千年前。   此時修仙界的格局與後世大致相同:世俗層面有南夏、北燕、西河與東石這四大王朝相互制衡。修仙宗門和世家,則是以三大聖地為標竿,與世俗的四大王朝保持良好關係。   而在東石王朝與南夏王朝的交界處,有個名滿天下的東方世家,代代家主都至少是金丹巔峰的實力;當代家主
Thumbnail
大王安排步夏與其邑國公主聯姻,儘管步夏內心無比痛苦,但他為了父王與母后顏面和國家百姓,還是必須接受這場不屬於他的聯姻安排。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馬辰被軍醫拚命救回來後,總是習慣望著北方草原發楞。他時常做著關於草原的夢,而且一年比一年深。馬辰回到趙國並未再娶,而是收養了一個邊境孤兒。 周赧王五十八年,趙魏楚三國破秦,解邯鄲之圍。 周赧王五十九年,周赧王駕崩,秦王稷遷九鼎,周亡。 秦王政十八年,趙王遷殺李牧,同年王翦破邯鄲,趙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東漢的王朝末年,戲劇性非常強。 總體上,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為他人做嫁衣裳。 開篇有三句話,分送三個人。 有句話叫做「人算不如天算」,這句話,送給袁紹先生。 在這裡,我們要提前給袁紹辟個謠,拜《三國演義》所賜,這位爺被描寫成了一個優柔寡斷,敗事有餘的漂亮草包。 實際上,人家根本不是山炮!
Thumbnail
自王莽篡漢後,西域就脫離中原政權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從劉秀把天命給續上後,又有些國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護府的提案。 匈奴總找我們要錢,人家漢朝總給我們賞錢。 還是漢朝那個乾爹好。 但對於劉秀這邊,西域的熱烈投誠牽扯到了一件比較費錢的制度——納貢制度。 西域諸屬國認可大漢的領導,每年帶著土特產
Thumbnail
秦豐雞飛狗跳的跑到黎丘城外之後,發現漢軍早已搶占了東山制高點,黎丘城內的所有狀況人家看的一清二楚。 秦豐大老遠趕回家發現媳婦被人看光後佯裝很鎮定,滿臉不在乎的在山下擺開陣勢,大有不慌不亂堵著你小子看我怎麼收拾你的態勢。 但到了後半夜,事實證明秦豐還是很在乎的,因為他沒再給已經跑了上百里的部隊多一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我們來看看王莽的曠世改革吧。 王莽的改革,波及面非常廣,各種動作特別多,主體上來說有三點影響最為惡劣,我們來一條一條說。 改革的第一刀砍向了土地與奴隸。 王莽要求天下恢復「井田制」,土地收歸國有,不准土地自由買賣,而且不允許奴隸買賣,所有奴隸恢復自由身。 王莽同志被調侃為「穿越之子」的重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