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娛樂媒介的「舊酒」與「新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個月無意間看到博恩主導企劃的Youtube單元-《狗屎寫手》系列。該系列的內容,主要是請來各領域的名人當前台講者,戴上耳機按照後台的博恩與團隊事先寫好的講稿照念,再搭配表演者現場肢體演出來創造「笑果」。而這些名人,也包括一些「資深藝人」,像是羅時豐、楊繡惠、澎恰恰等等。重點是,網路上對他們的演出,給予的反應都不錯。

於是大家便歸因資深藝人有秀場經驗、寶刀未老,對這樣的表演模式當然信手拈來、毫無違和感。

我認為,這樣的反饋的確有其道理,不過,倒也提醒了我們,可以從秀場與當前影音平台的表演本質來看待資深藝人在新媒體平台上「回春」的表現。

如果有看過介紹秀場文化的文獻或影視紀錄的話,應該會發現,過去秀場文化與當前的影音社群媒體的性質相當類似:限制少、互動性高。

相對於電視這類大眾媒介,秀場與影音社群媒體,更容易讓一般基層大眾有「盡情發揮」、做自己(秀場金主老闆)想做的節目內容的場域(嚴格說來,當前影音社群媒體說不定比過去的秀場舞台,在管制上還來得嚴格。畢竟影音社群媒體有自成一格的「審查機制」)。在這樣的前提下,就能針對受眾群投其所好,設計出符合其口味的娛樂內容;像各地就有不同的「娛樂口味」,不然也不會有「南豬(哥亮)、北張(菲)、中邢峰」的說法。

另外,秀場舞台與影音社群平台,相似性最高的,就是與觀眾的互動性了。也就是說,觀眾在表演的過程中提出各種娛樂需求時,表演者通常得立即回應觀眾的需求,這部分就很吃表演者的臨場反應;甚至這樣的互動模式,比現在的影音社群平台還要來得立即與緊密。畢竟影音社群還能隔著一層螢幕,在秀場裡,則是直接現場面對觀眾、粉絲呢。

所以,除了歌唱功力外,一些大尺度的黃色笑話,或是自嘲、藝人互虧的話題,通通在這些秀場平台被盡情揮灑,且小老百姓們還能與藝人們近距離互動,看著藝人們被自己提出的要求或是問的一些問題弄得不知所措(不管是演出來的還是真心不知如何回答),觀眾就覺得好玩有趣,自然掏錢買單。

而在上述的秀場訓練下,且還「存活下來」的資深藝人,表演功力、臨場反應等能力,當然就不在話下。

再拉回來看看當今的影視平台,基本上就是一種身處在網路端的秀場。所以這些經歷秀場歷練的資深藝人,只要願意接受新媒介這東西,無論是觸及率的累積方式(像是資深藝人羅時豐非常在意平台訂閱的數字,拍沒幾個月就一直嚷著不想再拍了;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把「平台訂閱率」跟「收視率」,兩者背後的數字意義連結在一起),還是年輕一輩的互動模式與話題內容等,資深藝人帶著長年累積的表演功力,想在影音社群平台上找出另一片天,似乎也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了。

傳播工具的類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傳播的內容跟觀眾的體驗吶。

該文亦刊登於:《大數據》-〈秀場文化讓資深藝人「回春」?羅時豐、澎恰恰登《狗屎寫手》看台灣娛樂媒介的「新瓶與舊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啓堯的沙龍
70會員
191內容數
總覺得生活很多事情都在「卡」你嗎?總覺得做任何事都覺得很不順嗎? 本專題以現實生活為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用甚麼方法或心態去面對。 如果您在生活上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來!點進本專題,也許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或靈感呢! 別猶豫了,快上船吧!
洪啓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2
我還是支持陳柏惟,但他這次有點失策。
2024/12/12
我還是支持陳柏惟,但他這次有點失策。
2023/12/10
108國語文課綱的核心辯題是意識形態之爭。
2023/12/10
108國語文課綱的核心辯題是意識形態之爭。
2023/09/25
郭台銘必須單日連署 2 萬份,才能跟柯文哲談併購。
2023/09/25
郭台銘必須單日連署 2 萬份,才能跟柯文哲談併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在串流媒體大行其道,五分鐘講完電影,10分鐘講完小說的年代,大家究竟想在娛樂中得到什麼?讀書會成員這個月挑選的兩本書,一本是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的「創作的基因」,另一本是「映画を早送りで観る人たち ファスト映画・ネタバレ――コンテンツ消費の現在形」,兩本都跟娛樂有關
Thumbnail
在串流媒體大行其道,五分鐘講完電影,10分鐘講完小說的年代,大家究竟想在娛樂中得到什麼?讀書會成員這個月挑選的兩本書,一本是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的「創作的基因」,另一本是「映画を早送りで観る人たち ファスト映画・ネタバレ――コンテンツ消費の現在形」,兩本都跟娛樂有關
Thumbnail
記得前幾天聽PODCAST的時候,有聽到經過統計,現在人類在閱讀型的文章,整體專注力大概只有前26秒,不同於以往的傳統媒體,記者都大篇幅且落落長地陳述。現在反而越長越硬的報導,越難受到讀者的青睞。
Thumbnail
記得前幾天聽PODCAST的時候,有聽到經過統計,現在人類在閱讀型的文章,整體專注力大概只有前26秒,不同於以往的傳統媒體,記者都大篇幅且落落長地陳述。現在反而越長越硬的報導,越難受到讀者的青睞。
Thumbnail
「在做內容的時候,我在意的是『心佔』不是『市佔』」,路怡珍開玩笑地繼續說,「就是那種『我要佔領你的心』的感覺。」一句話恰好反映當前新媒體的內容創作生態。 走過傳統媒體獨霸到新媒體為王的世代交替,路怡珍對內容典範的轉移非常有感,如今內容生態再一次面臨變革,她有什麼樣的看法?
Thumbnail
「在做內容的時候,我在意的是『心佔』不是『市佔』」,路怡珍開玩笑地繼續說,「就是那種『我要佔領你的心』的感覺。」一句話恰好反映當前新媒體的內容創作生態。 走過傳統媒體獨霸到新媒體為王的世代交替,路怡珍對內容典範的轉移非常有感,如今內容生態再一次面臨變革,她有什麼樣的看法?
Thumbnail
這篇是從進入新媒體市場、劇本、節目等幾個階段的學習筆記分享~ 不同的圈子,看到的重點不一樣;很有趣,也讓自己更多角度😊 試著重新去觀察市場流行、找出自己喜歡這個地方的原因,不去劃分圈子,把自己當作新人就更能了解新的邏輯。
Thumbnail
這篇是從進入新媒體市場、劇本、節目等幾個階段的學習筆記分享~ 不同的圈子,看到的重點不一樣;很有趣,也讓自己更多角度😊 試著重新去觀察市場流行、找出自己喜歡這個地方的原因,不去劃分圈子,把自己當作新人就更能了解新的邏輯。
Thumbnail
上星期五參加了一場東北角觀光座談會,藉此也快速整理一下之前的筆記,其中對很多在地業者來說感到最困難的莫非就是如何行銷,這裡也來記錄一下。 但正因如此,現在也正是前所未有資訊碎片化的時刻。 而以音樂來說,串流平台已是趨勢,但有趣的是碎裂的更加嚴重。 台灣最主要的網路資訊來源,就是臉書和Line。
Thumbnail
上星期五參加了一場東北角觀光座談會,藉此也快速整理一下之前的筆記,其中對很多在地業者來說感到最困難的莫非就是如何行銷,這裡也來記錄一下。 但正因如此,現在也正是前所未有資訊碎片化的時刻。 而以音樂來說,串流平台已是趨勢,但有趣的是碎裂的更加嚴重。 台灣最主要的網路資訊來源,就是臉書和Line。
Thumbnail
自2020年以來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下,藝術產業,特別是表演藝術與各式展覽,蒙受巨大損失。除了爭取補助,或者改以簡單的直播取代現場表演之外,疫情帶來的新時代思考也許是:臺灣藝術產業該準備如何以技術補位方式,產生新的商業模式,結合網路現場與實體表演現場,以實體數位化行銷概念,搶進後疫情時代的數位票房。
Thumbnail
自2020年以來全球新冠病毒疫情衝擊下,藝術產業,特別是表演藝術與各式展覽,蒙受巨大損失。除了爭取補助,或者改以簡單的直播取代現場表演之外,疫情帶來的新時代思考也許是:臺灣藝術產業該準備如何以技術補位方式,產生新的商業模式,結合網路現場與實體表演現場,以實體數位化行銷概念,搶進後疫情時代的數位票房。
Thumbnail
傳播工具的類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傳播的內容跟觀眾的體驗吶。
Thumbnail
傳播工具的類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傳播的內容跟觀眾的體驗吶。
Thumbnail
讀了一篇 WeChat 上的自媒體文章。是針對 A君 的採訪與近日幾場比較知名的線上演出之文章。包含五月底的五月天、前幾天的 Eason 慈善音樂會...等。文章主要並非介紹這些線上演唱會,反而是探討一下現場音樂這種形式是因為疫情產生的特殊現場,還是這是未來的新商業機會? 這個議題原本就淹沒在 20
Thumbnail
讀了一篇 WeChat 上的自媒體文章。是針對 A君 的採訪與近日幾場比較知名的線上演出之文章。包含五月底的五月天、前幾天的 Eason 慈善音樂會...等。文章主要並非介紹這些線上演唱會,反而是探討一下現場音樂這種形式是因為疫情產生的特殊現場,還是這是未來的新商業機會? 這個議題原本就淹沒在 20
Thumbnail
中國營銷大咖的商業進化論 5個中國重量級新媒體品牌 X 2位台灣自媒體內容創作者 X 營運洞察與痛點解析
Thumbnail
中國營銷大咖的商業進化論 5個中國重量級新媒體品牌 X 2位台灣自媒體內容創作者 X 營運洞察與痛點解析
Thumbnail
自媒體的未來方向探索 無論在文字或者是影音創作方面,侷限於台灣使用者數量與閱聽習慣,再成功的創作者都可能面臨粉絲人數發展成長率持平或下降的天花板困境,或者是必須跟隨環境轉變做出轉型的決定。
Thumbnail
自媒體的未來方向探索 無論在文字或者是影音創作方面,侷限於台灣使用者數量與閱聽習慣,再成功的創作者都可能面臨粉絲人數發展成長率持平或下降的天花板困境,或者是必須跟隨環境轉變做出轉型的決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