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11/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終於有時間好好看完一部電影了,雖然是本來要跟我弟看,結果被老爸嫌「內有不宜內容」,只好自己用手機躺著看完XDD (阿不過其實開頭沒多久,還真的有肉色畫面,後來有一幕更兼界,這種東西還是不要亂分享好了)
整體來講,對我來說它不是分量很重、會一直給我雞皮疙瘩的那種電影,但也不是甚麼都沒講到、只是想靠男男騙票、很輕很隨便的爛東西。就是在中間不上不下吧,其實神父每次出來我都覺得有點鳥,不知道為甚麼,法比歐有點太官方,他跟陳家漢的對話顯得有點刻意被安插。但幸好這部分沒有佔太多篇幅,另一個我覺得看起來怪怪的是時間回到現在的那一段,兩人都長大了可能有四十幾五十了吧,我不太相信這個年紀的男人會這樣講話,雖然他們過去是很好的朋友,但就是那個多年不見的開頭,讓人聽了都幫他們尷尬啊!不過換另外一個角度想,兩個都算是不喜歡世俗拘束的人,Birdy更有瀟灑的調調。所以也是有可能,這樣的兩人再次相逢,都不由自主地拋下那個已經社會化的自己,很單純地想回到當初的打打鬧鬧,開開玩笑(喔耶押韻XD)。我很喜歡最後用〈刻在我心底的名字〉這首歌結尾,主角們又變成年輕的樣子,穿著卡其色制服沿街歌唱,走向遠方。
我覺得〈刻在〉很多的編劇,最後都沒有給觀眾一個明確的答案,為甚麼陳家漢要讓那個老人親他?到底他家人的態度是甚麼?為甚麼Birdy在淋浴間親了他,隔天又像完全沒這回事?好像刻意不點破很多東西,而是留下一些淡淡的遺憾;而這些遺憾又不會讓人覺得爛尾,反而更貼近真實人生。
因為沒有絕對最好或最壞的結果,我們都是在不斷錯放的選擇中學著長大;當時覺得的煎熬,後來看就會覺得可能每件事都有他這樣發生的意義吧。
在看〈刻在〉的時候,總會不經意地拿它跟〈返校〉比較。但我覺得前者勝過後者,蠻多的XD之前沒有很喜歡看國片,我猜是因為畢竟講的是母語,日常生活中我們會不會這樣講話一聽就知道,如果主角們在那邊給我文謅謅,我真的是一身雞皮疙瘩欸。〈返校〉就是這樣啊,來點台語好不好(好啦人家的背景是白色恐怖時期餒,可能男女之間的分忌也比較多吧)但是〈刻在〉的橋段看起來就是比較自然,特別是兩個男孩吵架的時候,還有教官說不要以為學校開始招收女學生就可以亂來那邊,我覺得的超可愛ww
〈刻在〉、〈返校〉兩片的時空有稍微重疊,前者是解嚴初期,新觀念蠢蠢欲動,並衝撞傳統思維的「磨合期」。在這樣的背景下,男孩都溜出去跟女孩們親熱、校園開始招收女學生、軍歌比賽上的衝突、剛萌芽的初戀等等,都更烘托出那個年代下,年輕人跌跌撞撞地探索,又不甘願屈服於體制的血氣方剛。然而我當初看〈返校〉的預告片,以為白色恐怖會是主軸(痾他確實是,只是表現方式有點偏掉),並且著重蔣氏政權的壓迫。後來很失望,可能它畢竟帶有科幻元素,個人覺得時間一直重來,就看方芮欣一直在逃跑就飽啦,然後我還是不懂為甚麼學弟莫名奇妙就死掉了。後來的師生戀搞得我一頭霧水,我覺得這部分被過度放大,就連方芮欣要贖罪的原因都是因為跟情敵吃醋轉而向教官告密。白色恐怖在這邊只能說是,宣傳的工具(大家會覺得題材創新、政治蠻正確等),我覺得扣分,不如師生戀跟戒嚴選一個主題好好做就好。
糟糕diss這樣不知道會不會得罪很多人XD
拍攝的部分,我覺得導演成功運用了「空間」的元素。有幾次拍攝在淋浴間。一次是偷聽校園惡霸因為性向,對另一個男同志處以「私刑」。一次是Birdy受傷,陳家漢幫他洗澡,結果演變成坦露情感的戲碼。這兩次都有很壓迫很壓迫的感覺,都暗示他們當時的處境,不容得癱在大庭廣眾下,甚麼事都要躲著進行,只有在沒人看的時候,才能誠實面對彼此;而陳家漢賭氣衝出家門,最後在海邊無路可走,竟然有行到世界盡頭的錯覺。白襯衫跟白浪花,還有灰撲撲的海,一望無際。再怎樣逃,最多就是到這裡了,他不可能氣一輩子的Birdy,只是一股委屈又心痛的情緒需要他暫時不顧一切地尋找出口。
如果我是陳家漢,不知道看到大海的我,會更無力,還是豁達,還是妥協?
電影後,我看了一些兩人的訪問,覺得對台灣電影的未來抱持希望!這不是一部賣肉片,到現在都還有遺憾的餘韻。我很喜歡把可能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歷當成電影看,即使是最微小的掙扎,都有生命努力過的軌跡。推薦給大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