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人物|【​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刻在你心底的千禧電影音樂──盧律銘 ╳ 許智彥 ╳ 法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前言

華語電影發展至今,走入千禧年後的廿四年,創作方向已是越發多元,百花齊放的電影類型,同樣推動了電影音樂的多種樣貌──其中,也有不少電影音樂跳脫它本身的功能性,成為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本次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與第 61 屆金馬獎合作舉辦「臺灣電影音樂漫談」音樂故事沙龍,此場次以「刻在你心底的千禧電影音樂」為題,邀請影視配樂工作者盧律銘、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法蘭 Fran 與導演許智彥共同參與。主持人水ㄤ(《那些電影教我的事》)以幾首傳唱度極高的電影主題曲作開場,如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艾怡良的〈我這個人〉,道出隨著電影而誕生的電影音樂,進而成為流行歌曲,交織出的另一種音樂靈魂樣態。

電影音樂除了作為輔助與推進電影內容的角色,同時亦肩負延續、擴充,甚至具象化戲劇情感張力的功能,好的電影音樂有助於幫助角色建立定位,並協助推導、操控觀眾的觀影心理,以達到創作者欲傳達的理念訴求。聲音與畫面的關係在有聲電影之後,注定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因此電影除了以「視覺」作為進入觀者記憶的媒介,同時也以「聽覺」更全面地深入、強化電影本身觀看與被觀看的連結性,甚而使電影能完全走入觀眾的生命記憶。

正因如此,一個好的電影音樂本身也會從畫面與角色間的細孔中,冒出屬於自己的生命。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盧律銘以擅長結合傳統管弦樂器、電子噪音聲響製作「聲響場景」聞名。今年,盧律銘以《鬼才之道》電影片尾曲(Dead Talents Society)入圍第 61 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餘燼》(The Embers)電影片尾曲〈北方來的人〉則入圍第 61 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法蘭 Fran 同樣也是近年備受矚目的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同時也是法蘭黛樂團的主唱、團長。法蘭近年主要耕耘個人作品,她所製作的配樂音效在各項大獎亦獲得佳績,近期更為第 60 屆金馬影展開幕片《車頂上的玄天上帝》(Be With Me)製作、演唱電影主題曲〈住在我靈魂裡〉。

青年導演許智彥以拍攝 MV、廣告展露頭角,影像風格多元細膩,他所執導的首部電影《誰先愛上他的》(Dear EX.)曾於第 55 屆金馬獎入圍多項大獎,最終奪得最佳電影原創歌曲、最佳剪輯、最佳女主角獎。

本次活動邀請到三位近年備受矚目的創作者,除了與觀眾分享屬於千禧電影音樂的記憶,也帶著對影視音樂的專業理解與製作經驗,以及逐漸走入大眾視野的創作歷程和突破。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千禧年電影潮交織的影像與音樂

華語電影在千禧浪潮後經歷許多改變,2008 年,《海角七號》(Cape No. 7)打下台灣電影最高的五億票房,也連帶捧紅片中由范逸臣演唱的歌曲〈無樂不作〉和〈國境之南〉;2011 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電影主題曲〈那些年〉也成為台灣人一個時期的生命記憶──電影的「模樣」在千禧年後產生了微妙變化,音樂溢入其中成為語言敘事,住進屬於每個人的千禧記憶裡。

若是提到「兩千年電影潮裡,印象最深刻的電影與音樂作品」時,由侯孝賢所執導的《千禧曼波》(Millennium Mambo,2001),其中林強製作的電影音樂極具標誌性,不同於流行音樂的歌詞與旋律感,林強製作的音樂更彷彿帶有如同唸禱般的神性力量。就是這樣的共鳴,令法蘭相信一個好的音樂就像是開啟另一個世界的情感開關,就算沒有電影畫面輔助,也能讓人身在其中,任音樂湧動的力量撫過全身。

長期耕耘電影配樂的盧律銘則認為,2002 年的香港電影《無間道》(Infernal Affairs)啟蒙了他對電影配樂的想像,配樂對聲音的運用,音階的用法,和旋律的鋪排設計,使大學時期便非常喜歡看電影的他也意識到,原來配樂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以導演的眼光來看待電影音樂,許智彥談到過往製作 MV 時,會傾向功能性地拆解音樂片段、分割主副歌,因此在拍《誰先愛上他的》時,也會不自覺地分析起音樂功能,以影像結合音樂來呈現,推動導演訴求。但他也提到徐小明的《少年吔,安啦!》(Dust of Angels,1992),讓他可以用粉絲的心態聽音樂,做回單純的觀眾,且聽到音樂時彷彿會回到當時的台灣鄉下場景,不自覺地跟著搖擺身軀。

儘管以工作者的身份來看待電影音樂會有一點「職業病」,但無論以何種角度來看,這些電影與音樂作品仍在他們心中產生了純粹的感受,並留下了日後的啟蒙,亦開啟了他們走向影視幕後的念頭。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從電影到音樂:從製作到產出

回到商業角度來看,現代電影若能擁有一首傳唱度高的主題曲,便能為電影帶來相當不錯的宣傳效果,並帶領電影走向未來彼方。

《誰先愛上他的》作為許智彥第一次製作長片電影的經驗,他談及當時和徐譽庭導演在編寫劇本角色時,就已經決定好了電影主題曲一定得要存在。因此,他們早就邀請曾在〈台北直直撞〉就有合作經驗的歌手李英宏一起加入製作;同時,也決定要讓電影主題曲〈峇里島〉與劇情有著強大的連結性,在片中以各種不同形式出現,有時作為配樂烘托角色情緒,有時則為角色阿傑哼唱的旋律,而為了貫穿整個故事,片尾也會再次出現。

同樣由許智彥、徐譽庭共同執導,於 2021 年上映的《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I Missed You),他們也找來了同樣是非電影產業出身的歌手艾怡良,除了肩負女主角的位子,也參與製作、演唱電影主題曲〈我這個人〉。

在製作一部電影的音樂時,許智彥認為這是一次性的「對賭」。〈峇里島〉和〈我這個人〉的旋律是音樂創作者從劇情/角色層面加入製作,打磨成現在的模樣。李英宏和艾怡良分別以音樂作為說故事的語言形式,打造出他們認為的電影角色的靈魂之地──創作者之間的默契此時就相當重要,而許智彥認為,這兩次合作都達成了很好的共識和結果。

但電影音樂其實是較為抽象的概念,如何在音樂創作中同時為電影落下好的情感註腳,便是雙方的考驗。如〈峇里島〉是為了三位主角的心之所向,與夢中的理想烏托邦而生,同時為了搭配影像元素,難免都會遇到音樂與畫面不夠協調而感到挫折的時候。

雙方的溝通和調整在此時就成了必要的橋樑,身為統籌者的導演得從對創作的想像出發,和音樂工作者培養製作默契;而當視角轉向以音樂工作者為主體出發時,又會有什麼樣不同的風景?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親愛的房客》(Dear Tenant,2020)電影主題曲〈在夢裏〉,是林健一(莫子儀飾)寫成曲子〈Haven〉送給愛人王立維(姚淳耀飾),後由養子王悠宇(白潤音飾)將歌曲旋律作為基底,替健一和立維完成一首完整的〈在夢裏〉。

從〈Haven〉到〈在夢裏〉,音符的片羽最終長成了一對翅膀。在創作〈在夢裏〉時,法蘭提到她也是從編寫劇本時就加入製作,她從原計畫的片名《約束》發想,連結了愛與被愛的約定、束縛,和承諾──法蘭認為這首歌代表著健一、立維、悠宇之間的愛,溫柔、強大的歌曲便如焉誕生,歌曲帶領彼此走往心中最美好的心靈之境;無論現實生活中有無實質的家庭/伴侶關係,只要這首歌持續存在且被歌唱,相互有愛的人都將於歌唱時得到救贖。

如法蘭在現場清唱的一段歌詞一樣:

我還不會飛翔
你告訴我 我有翅膀

而第 60 屆金馬影展開幕片《車頂上的玄天上帝》,法蘭也參與製作主題曲〈住在我的靈魂裡〉。和〈在夢裏〉不同的是,〈住在我的靈魂裡〉更關注於家庭關係。就算每個人都有不願意承認、肯定原生家庭的時候,但同時卻與家庭擁有緊密連結,這就是家庭關係的複雜之處,因為在「不喜歡」與「否定」的背後,有著隱藏得最為深刻且宏大的愛。

〈住在我的靈魂裡〉如此幽微、烙印在生命記憶的家庭之愛,回扣到電影本身的主題,兩者交織幻化成為喚醒每個人對家庭記憶的印象,歌曲也存在於記憶的一隅,只要未來再次聽到這首歌,就又能想起「愛」。

音樂擔任電影引路人的角色,時時牽引著觀眾的情緒,配樂經驗豐富的盧律銘,也說起他在製作電影配樂時的工作經驗。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談到《無聲》(The Silent Forest,2020),盧律銘說他在當下快速地決定要以人聲配樂來代替角色作為發聲的管道。背景尖銳的音樂、低喃的人聲,都是他在家中獨立製作完成,偶爾需要靈感和方向時,他會去聽其他電影的原聲帶,如《骨肉的總和》(Bones & All,2022)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的眾多作品,他會以純粹的眼光去聆聽,繼而思考自己創作的方向。

今年入圍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和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的《鬼才之道》,盧律銘特地在製作配樂時組織「鬼才大 Band」,大陣仗製作原聲帶,由樂手即興演奏引入各種玩轉與創新,以熱鬧、繽紛的斯卡曲風(Ska)作為發想,利用銅管樂器、管樂、鼓、貝斯等樂器打造音樂聲勢。錄製過程中,盧律銘花費相當多心力在協調樂手檔期和錄製空間等現實層面的問題,經過種種討論和思考,最終決定以個別錄製的方式處理,不過即使是個別演奏也有其困難度,例如光是打鼓就一次打了近十二個小時,貝斯也同樣錄製了一整天。

配樂上如此用心,但作為一個「工作」,盧律銘比較不會想到觀眾是如何看待這次的成果。對他而言,最在乎的是導演和自己有沒有滿意──建立在這樣的想法上,他認為在製作配樂時,溝通比創意來得更重要,他偏好在製作音樂前先拿到劇本,透過文字琢磨角色的情緒和劇情等細節,從中思考適合的曲風,再和導演進行討論。而不同的導演也有不同的剪輯習慣,多數時候導演都會提供類似的風格作為參照,但在製作《餘燼》時是沒有 reference,邊做後期剪輯邊做配樂的,而這時「溝通」的重要性便會浮現,此舉能幫助他們在工作時更為靠近,作品成果也會因為溝通而達到最好的模樣。

當然,作為音樂工作者,偶爾總會遇到自己不太喜歡的劇本,但盧律銘認為比起自己的意見,導演的想法更為重要,因此他會先聽取導演的想法,倘若能夠理解,那麼回頭製作配樂時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從電影到音樂,再由愛作結

最後,回應此次的金馬獎,三人也都給予各項入圍者最大的祝福,並在主持人水ㄤ的提問下,分享了影響自己人生最深的一部電影。

許智彥提到自己很欣賞《魔球》(Moneyball,2011),除了因為這是一部來自人生「真實」的作品,和劇情緊緊相扣的電影音樂也是他在電影路上,學習將人生轉譯成電影而又不自溺時,對現階段的他最重要的電影作品之一。

法蘭提到的是黑澤明的《夢》(Dreams,1990)。電影營造了八個詩意的故事,法蘭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段狐狸娶親的夢,電影詭譎的氣氛、交互碰撞的影像語言、無以名狀的電影內容,至今都還影響著法蘭音樂創作的方向。

盧律銘表示姊姊盧謹明執導的《接線員》(The Receptionist,2018),是他第一次製作配樂的作品,此作帶給他的影響力,是開啟了他往電影配樂窄門前進的最重要的啟蒙導師。

從三位創作者身上,能看見他們在與每一部作品碰撞出火花時,都會承載著自己過往所經驗的累積,並且不斷地自我突破、汲取養分、相互交流,一次次地在瞬息萬變的光影中,找到能夠譜成歌曲的微小片光。

電影與音樂的關係,已交織縱橫成海,是一大片與光共容且不可分割的有機母體。三位來賓的過去造就了現在,也將成就未來。那些尚未到達的地方,任他們由影像拼接、用音符鋪造,帶領好多雙眼與耳,一同抵達如夢的情感彼岸。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北流音樂故事沙龍 ╳ 金馬 61】臺灣電影音樂漫談 活動影像/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影像提供/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文字整理、撰文/文字裡的貓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釀電影》「電影裡的幻之光──金馬 61 專題」主視覺。

《釀電影》「電影裡的幻之光──金馬 61 專題」主視覺。

電影是劃開時間與時空,熠熠發光的魔幻之光,再度迎來第 61 屆金馬獎,《釀電影》依然準備了極豐富的專題,與大家一起迎接金馬盛會 ✨

「電影裡的幻之光──金馬 61 專題」,閱讀專題請往此!




紀念金馬影展 TGHFF 與北流首次跨界合作,獨家設計聯名小物!
以「Music is Life, Live in Music」概念出發,
汲取經典黑膠的視覺元素,詮釋音樂與電影的夢幻連動,
復古金屬打造厚實手感,細緻凹凸坑紋刻鏤時代軌跡~

北流×金馬61 最佳黑膠造型開瓶器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4/04
「我覺得我們兩個都有同樣的共識,演員是很脆弱的。在各個部門裡,最脆弱的應該就是演員了,因為我們使用的不只是腦力或體力,而是更多的感受,因此,離開角色的過程也同樣適用於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必須還原自己是一個人,還原本來的生活和興趣,主動思考自己想用怎樣的方式理解世界,這和角色相遇、道別是同樣重要的。」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2025/03/30
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而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講師介紹 路寒袖的作品廣泛參與西洋歌劇、台語國樂歌劇跟各類歌舞劇的演出,歌詞作品有《戲夢人生》電影音樂、潘麗麗《畫眉》、鳳飛飛《驛站》《思念的歌》、蔡琴《點亮霓虹燈》、蔡秋鳳《生活影印機》等。路寒袖曾連獲兩屆流行音樂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最佳作詞獎、傳統藝術金曲獎作詞類最佳創作獎等,是截至目
Thumbnail
│講師介紹 路寒袖的作品廣泛參與西洋歌劇、台語國樂歌劇跟各類歌舞劇的演出,歌詞作品有《戲夢人生》電影音樂、潘麗麗《畫眉》、鳳飛飛《驛站》《思念的歌》、蔡琴《點亮霓虹燈》、蔡秋鳳《生活影印機》等。路寒袖曾連獲兩屆流行音樂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最佳作詞獎、傳統藝術金曲獎作詞類最佳創作獎等,是截至目
Thumbnail
歡迎來到這一世 離席的人 週六是金馬六十 開場影片、緬懷故人,兩段都做得好好 尤其是小提琴演奏到最後 響起了李玟的月光戀人副歌 愛人心,深如海 帶我去,把它找回來 請愛我,一萬年 彷彿李玟為金馬六十獻唱 也為一個時代的結束獻唱 曾經輝煌燦爛的台灣電影、音樂、台灣遊戲 都逐漸地落寞了
Thumbnail
歡迎來到這一世 離席的人 週六是金馬六十 開場影片、緬懷故人,兩段都做得好好 尤其是小提琴演奏到最後 響起了李玟的月光戀人副歌 愛人心,深如海 帶我去,把它找回來 請愛我,一萬年 彷彿李玟為金馬六十獻唱 也為一個時代的結束獻唱 曾經輝煌燦爛的台灣電影、音樂、台灣遊戲 都逐漸地落寞了
Thumbnail
從個人工作室到成立音樂製作公司,從獨立製片、商業電影到 OTT 串流平台劇集,從小清新到懸疑鬼怪,幾乎各種類型的片子侯志堅都做過;也一路見證流行音樂、廣告、影視產業的興衰起落,並多次獲得金曲獎與台北電影節肯定,早已是業界公認的配樂大師。但不變的是——對音樂的熱情與品質要求,以及對「讓」的哲學的堅守。
Thumbnail
從個人工作室到成立音樂製作公司,從獨立製片、商業電影到 OTT 串流平台劇集,從小清新到懸疑鬼怪,幾乎各種類型的片子侯志堅都做過;也一路見證流行音樂、廣告、影視產業的興衰起落,並多次獲得金曲獎與台北電影節肯定,早已是業界公認的配樂大師。但不變的是——對音樂的熱情與品質要求,以及對「讓」的哲學的堅守。
Thumbnail
作為一位正在嶄露頭角的音樂製作人和影視劇音樂總監,陳起賢以創新的思維和才華,在華語影視劇音樂領域設定了新的標準、也立下了新的標桿。對於未來,陳起賢也透露了自己剛做完了電視劇《最遙遠的距離》的音樂不久,目前正在將嘗試更多音樂形態,和藝術家的夥伴們一起成為推動華語音樂浪潮的力量。
Thumbnail
作為一位正在嶄露頭角的音樂製作人和影視劇音樂總監,陳起賢以創新的思維和才華,在華語影視劇音樂領域設定了新的標準、也立下了新的標桿。對於未來,陳起賢也透露了自己剛做完了電視劇《最遙遠的距離》的音樂不久,目前正在將嘗試更多音樂形態,和藝術家的夥伴們一起成為推動華語音樂浪潮的力量。
Thumbnail
2022年第33屆金曲獎入圍音樂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如萬花筒般繽紛多彩的創作能量。 我們觀察到三點有趣的特色,期望提供給樂迷們一些聆聽的新視角。 視角一:如電影般的詩意與畫面感 視角二:歷史洪流下的小人物 視角三:不被輕易定義,「唱自己的歌」的當代精神
Thumbnail
2022年第33屆金曲獎入圍音樂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如萬花筒般繽紛多彩的創作能量。 我們觀察到三點有趣的特色,期望提供給樂迷們一些聆聽的新視角。 視角一:如電影般的詩意與畫面感 視角二:歷史洪流下的小人物 視角三:不被輕易定義,「唱自己的歌」的當代精神
Thumbnail
喜歡音樂的羅小咩,不定期將在周六中午12:00與你聊聊戲劇中的音樂,還有音樂中的戲劇。本次介紹:惡作劇之吻、慶餘年、Good Casting、溫柔時光、鋼之鍊金術師這五個戲劇作品的主題曲。
Thumbnail
喜歡音樂的羅小咩,不定期將在周六中午12:00與你聊聊戲劇中的音樂,還有音樂中的戲劇。本次介紹:惡作劇之吻、慶餘年、Good Casting、溫柔時光、鋼之鍊金術師這五個戲劇作品的主題曲。
Thumbnail
平日午後,特意請半天假,到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參觀「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Thumbnail
平日午後,特意請半天假,到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參觀「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Thumbnail
台灣電影百百種,21世紀初不少國片都以同志為拍攝題材,當時許多影壇新秀也都參與過演出,隨著《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北影版》上映,今天就來回顧一下那些年,我在聽的同志電影歌曲。
Thumbnail
台灣電影百百種,21世紀初不少國片都以同志為拍攝題材,當時許多影壇新秀也都參與過演出,隨著《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北影版》上映,今天就來回顧一下那些年,我在聽的同志電影歌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