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說穿了也是一種信仰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觀自[基因,人類最親密的歷史]
現在問我信仰啥宗教,我會回答我是無神者。
若想要裝點逼格的話,我會說我信仰科學。
(不過若是遇到路上來傳福音的話我會說我是佛教來敷衍一下,若是說是無神論者的話……基本上不喊個三次「歐祖耶穌!」才能離開吧)
那信仰是什麼?我看到最令我信服的說法,是這麼一句話:「信仰,是理性的終點,感性的起點。」
聽到這有人可能會不服氣,說科學怎麼叫信仰了?!一項講究理性、真相、邏輯的科學,豈是能與那些神、魔、妖、鬼、創世紀、大洪水、地獄、輪迴、業力引爆等東西相提並論的存在?
說到關鍵。科學追尋的,恰恰不是「真相」,而是「追尋真相」。
在基因、遺傳等概念還沒明朗之前,世人已被繁殖的「相似性」原理困擾許久:親代與子代「似乎」存在著某種傳遞的關聯性,但有時又毫無干係,反而是隔了一代才出現某種相似特徵。
這樣的疑惑最終衍生出兩個主流理論:
第一是「精源論」,認為主要的遺傳貢獻為男性的精子提供,女性則只是「孵育器」,提供胎兒成長所需的養分而已。
(歐幹這個理論超級政治不正確的啦)
第二則是「信息論」,主張男女雙方各自以某種媒介傳遞了遺傳信息,最後用某種方式編譯這些信息,形成子代。
基於這兩個立基,兩派的理論支持者都各自援引不同的想法與主張來試圖證明。其中複雜的論述推衍就不贅述了,這邊就舉一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在顯微鏡發明以後,精源論的支持者聲稱自己在精子細胞中看到「蜷曲的小人」,甚至煞有其事的把細節「描摹下來」。
(萬幸的是這個假說是錯的,不然我看每次男生尻尻的以後都要抄寫大悲咒100次來迴向一下自己的惡業……ㄜ密陀佛)
兩個理論的世紀交鋒直到DNA的雙股螺旋問世之後,才正式畫下句點,由信息論贏的最後的勝利。
精源論:精子小人示意圖
閱覽所謂科學史,會發現科學不如想像中的理直氣壯;現在看來,「精子小人說」這樣的理論其實與所謂儀式、禁忌沒有多大區別,純粹是服務理念的行為而已。現在看或許很可笑,但當時這就是貨真價實的科學。或許一百年後,我們現在所謂的「定理」、「學說」,也會被看作謬論也說不定。
But,文眼最重要的就是這個But。
科學能成為顯學、成為如今世上最廣泛的信仰,必有其原因。
在我看來,大概就是兩個特質:

可證偽性

凡是沒有方法來驗證為假的學說,就不是科學範疇。大部分的宗教在這一關就被淘汰的七七八八了,而科學之所以歷久彌新,就是因為它本身自帶自我更新的因子,隨著世代不斷演進與變化。
講個白的比喻,就是科學這遊戲的更新速度快,補丁品質高,業界良心啊!

沒有權威

不能證偽的思想,背後大多有一種權威的立場來增加它的信任感。比方所謂主教、所謂方丈、所謂道士、所謂「感恩師父、讚嘆師父」。
這邏輯也很好理解,如果這東西一旦可以被證偽,那師父還哪來的勞斯萊斯可以開?
而科學所謂的權威,更像是在對於某領域鑽研精通的學者的敬重。因為可證偽,所以這些權威的存在更像是一種鼓勵,挑戰理論、或是想辦法證明理論,形成科學成長的原動力。
回到主題,科學是信仰嗎?
我想是吧。他跟宗教一樣,都是朝著某個難以企及的目標前進。
以宗教而言,追求的就是接近神、尋得圓滿與慰藉。
對科學來說,用嚴謹的方法與態度,接近所謂的真理。
就像是盲人摸著石頭過河,方法雖然笨,但起碼靠譜,總會慢慢走到對岸的。
註:
1.推薦大家聽羅輯思維的【我們到底該信誰】,裡面從醫學概念的進步來探討科學精神,也非常有趣,值得一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ueXdnNovQ4
2.
這篇沒有要引起宗教大戰的意思,如有冒犯請見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6會員
85內容數
這裡是專屬於我個人的生物學筆記,紀錄那些神奇有趣、變化萬千的有趣生物知識。 撇開為了分數而苦讀的生硬生物知識,讓我告訴你該怎麼用正確的姿勢,閱讀生命的奇蹟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魚骨書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海洋的極端生物--節選五個有趣生物分享! 黑骨柔魚、卵石海膽、獨角鯨、磯沙蠶 、盲蝦
海洋的極端生物--節選五個有趣生物分享! 黑骨柔魚、卵石海膽、獨角鯨、磯沙蠶 、盲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綜觀歷史,在每個時代,都有當代認為理所當然,世人也深信不疑的科學理論。 我們現在看起來可笑的地心說,或是物體燃燒的燃素說。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愛因斯坦,也無法解釋很多現象。 所以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當代人類認為理所當然,然後會被未來推翻的東西。 就像非洲的巫術,中國的中醫。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世界是科學理性的,抑或是非科學感性的,我得不出一個符合所有人期待的答案,對理性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的確如今的科學配合全球化,傷害了許多較為弱勢的同胞,遠古的信仰被剝奪,邁向使人不知所措的進步主義,對保守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人類若沒有科學是無法從史前的山洞中走出來的,會走在遠古時期就走向滅絕,所以雙
Thumbnail
講到宗教你心中是否跳出迷信兩個字?其實宗教是非常科學的存在。宗教提供了三類問題的解答,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解釋關於死亡的種種疑問。
Thumbnail
宗教太有存在感,確實會浪費各種生命,即便是對於知道有神存在的超驗主義者來說,也是浪費。 因為神只經由給予帶來美好與豐碩,祂本身沒有創立宗教。
Thumbnail
讓我們繼續討論。 科學 上面提到要知道如何分辨真假,這時科學就很重要了,因為科學是很好的思考工具。 對,科學是「工具」一點要先搞清楚,科學原本就是教會「為了更加理解上帝真理」而專科化的學問,所以不要以為科學與宗教敵對,實際上科學根本就是研究神學的工具。 還是說一點歷史故事,雖然很多人會說科學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Thumbnail
每次說起我這個傳教工作者大學讀的是地球科學系,都會有人傻眼。在一般人的認知裡,科學與宗教難道不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嗎?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綜觀歷史,在每個時代,都有當代認為理所當然,世人也深信不疑的科學理論。 我們現在看起來可笑的地心說,或是物體燃燒的燃素說。我們現在認為理所當然的愛因斯坦,也無法解釋很多現象。 所以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當代人類認為理所當然,然後會被未來推翻的東西。 就像非洲的巫術,中國的中醫。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為何要信任科學,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學不僅是知識的集合,更是社會活動的結果。透過同儕審查和多元的科學社群,我們才能構建對科學的信任。文章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知識如何在社群共識下形成,以及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應如何評估風險與行動。信任科學是提升社會福祉與理性思考的必要步驟。
世界是科學理性的,抑或是非科學感性的,我得不出一個符合所有人期待的答案,對理性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的確如今的科學配合全球化,傷害了許多較為弱勢的同胞,遠古的信仰被剝奪,邁向使人不知所措的進步主義,對保守主義的朋友們我想說,人類若沒有科學是無法從史前的山洞中走出來的,會走在遠古時期就走向滅絕,所以雙
Thumbnail
講到宗教你心中是否跳出迷信兩個字?其實宗教是非常科學的存在。宗教提供了三類問題的解答,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解釋關於死亡的種種疑問。
Thumbnail
宗教太有存在感,確實會浪費各種生命,即便是對於知道有神存在的超驗主義者來說,也是浪費。 因為神只經由給予帶來美好與豐碩,祂本身沒有創立宗教。
Thumbnail
讓我們繼續討論。 科學 上面提到要知道如何分辨真假,這時科學就很重要了,因為科學是很好的思考工具。 對,科學是「工具」一點要先搞清楚,科學原本就是教會「為了更加理解上帝真理」而專科化的學問,所以不要以為科學與宗教敵對,實際上科學根本就是研究神學的工具。 還是說一點歷史故事,雖然很多人會說科學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Thumbnail
每次說起我這個傳教工作者大學讀的是地球科學系,都會有人傻眼。在一般人的認知裡,科學與宗教難道不是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