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屬於彼此的地方嗎?丨推薦小品丨文庫

〈彼此〉— 林徽因 丨島讀APP
〈彼此〉— 林徽因 丨島讀APP

讀書人之_評論篇13:〔宜堅持〕

摘錄:
  「綜合地說,許多經驗卻是一整片彷彿同式同色,同大小,同分量的迷惘。你觸着那一角,我碰上這一頭,歸根還是那一片迷惘籠罩着彼此。」
 「又是那一月,二月,三月,到了七月,再接再厲的又到了年夜。現在又是一月二月在開始……誰記得最清楚,這串日子是怎樣地延續下來,生活如何地變?想來彼此都不會記得過分清晰,一切都似乎在迷離中旋轉,但誰又會忘掉那麼切膚的重重憂患的網膜?」
  「那陌生的城市,在地圖上指出時,你所經過的同他所經過的也可以有極大的距離,你同他當時的情形也可以完全的不相同。但是在這裏,個別的異同似乎非常之不相干;相干的僅是你我會彼此點頭,彼此會意,於是也會彼此地笑笑。」

slon_dot_pics 拍攝的圖片 | Pexels

評論
  林老師寫的文章確實足夠宏大,論時間觀,年代接年代,她有;論地方,一個國家之大,她亦有。
  能說的是,林老師在寫文章的眼光是為長遠和宏大的,很難得。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文章沒有打動我。   尤其,在文章發展,越看我越看不透。
  從時間談論到國家,從國家談論到民族,從民族談論到信仰,好像此其四個部份,密不可分。
  但我更相信,時間、國家、民族、信仰,這四個部份能夠是為獨立的部份去觀看,雖是有關聯的,但更多的是不同獨立的部份拼湊而成一個宏大的歷史趨勢,而不是單單將以上四個部份扣上密不可分的「名銜」。
  也許,林老師的經歷,讓她深深為時間為國家為民族為信仰感到要盡己之力。可惜,生在彈丸之地的小女並沒有如此宏大的目光和眼光,以至,看不透文章,文章亦打動不了我。
  就好像那樣一個問題,「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國?」
  你說應是那個呢?

  PS. 下回繼續每日推薦文章   
咱下回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