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你的,這一時代的知識體系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前圖紙2023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屬於你的,這一時代的知識體系〉2023-12-01


  知識或資訊並不是一個個獨立自存的、點狀的真理,而是--就像概念需要在一個能夠與其他概念相互比對的條件下才可能被恰當地理解--總是處於一個體系或「典範」之下。


  然而,當我們需要接收這些資訊時,我們不可能--如同接上一個套件、下載一套模組系統般,一下子將關於這一知識、信念、概念或資訊的一切所需背景收入囊中。而是,那些資訊之中距離我們原來的思考最契合的部分,會最先被我們吸收。


  「在信念調整方面,我們每個人都是保守主義者」。實用主義哲學家,現代心理學的先驅者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指出,當我們遭遇到了一些過去沒有認識到的新事實時,我們會盡可能少地去更動自己的舊有信念。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你越早開始將你自己擁有的整體知識整理為一個穩固且開放的體系,你就越有辦法廣泛地吸收各項知識,而沒有讓自己的信念崩塌的後顧之憂。



  在我們熟悉的教育體系與社會上的通常認知中,不同學科與領域之間的知識與觀看視角往往被認為是難互相溝通的。在素樸的觀點中,人們相信理想中一個人可以給出的,往往是關聯於特定學問與職務上專業的答案,譬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以醫師的觀點來說」。


  然而,當一名擁有哲學背景的人被問到「哲學的觀點會怎麼看?」時,他很難不會感到違和。因為無論是再怎麼「尋常」的問題,幾乎都不會在哲學之中有一個統一的、毫無爭議的答案。



  這並不意味著「哲學就是遜啦」,或「哲學的追求就是不可能有答案」。而是,任何實際世界上的真實問題,都具有無限多的,且永遠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更加擴展的理解面向。而每一個去考察這些問題的人,都既不是一個被限縮在特定領域與思考框架中的--理想典型般的專才;也不是一個能夠超越於自身時代與知覺經驗,擁有一切可能知識的--拉普拉斯惡魔般的全知者。


  任何一個在歷史裡面被給出的問題的解答,都僅僅是對於該問題,以特定--但超越於當下現有學科與領域--的角度做出的回應。當這樣的回應足夠完整,足夠自成一個可供眾人檢視的體系時,一個新的典範誕生了。眾人便擁有了一套新的思考框架、或一門新的學科。



  在這些足以讓一名思考者在未來被回溯地稱為一種學問先驅者的、其對於一組特定問題所給出的特定回應,不僅僅取決於他曾經讀過什麼書、師承了哪些大儒,往往還關涉到了這名思考者一整段足夠獨特的個人生命經歷。


  那樣的經歷可能是霍布斯出生時的戰亂與轟炸、尼采晚年的疾病與精神狀態;也可能是康德的日常散步,或卡謬對足球的熱愛。雖然學術的文章或許在知識的密度上更高、在用詞的嚴謹上做得更充足。但對一個現代的思考者而言,戲劇、脫口秀、饒舌歌詞、動畫、遊戲、youtube影片對他知識體系的影響不見得更小。


  對艾爾迪亞人經歷的認識,能啟發我們對當前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之間關係更多的思考;在魂系遊戲中的受苦、反覆嘗試後的喜悅與過程中的「禪意」,也可能讓一個人對於應當如何克服當前生活上的難關產生不同的念想。


  在文藝作品中,我們所能得到的很可能遠比亞里斯多德所謂「淨化」(κάθαρσις)來得更多。當你放手讓你的自身經歷、在作品中得到的啟發、學術性系統知識的積累、當前社會關注的重要事項相互交織,你會得到一個超越於現有的,典型與規範的思考框架,而那是屬於你的、這個時代的知識體系。你將從那裡說出屬於你自己的話。




延伸閱讀:

〈無定見的實踐式學習〉

〈給新時代年輕人的演講〉

〈書籍文獻之外:個性化卻無法穩固的新時代知識〉

〈完整的人與現代人的處境:關於前圖紙〉

〈「知識的支離破碎」:那些轉生成了網路文章的書中文字〉

〈《科學革命的結構》讀書會(一):導論、孔恩思想發生的背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5會員
877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1
  作為一名每天晚上留給自己兩小時坐在電腦前打字的人,今天的行程自然也是這樣。如果要說今年有什麼成就的話:沒有任何一天真的沒挪出時間或寫不出東西。這值得給自己一點微鼓勵(左右手食指快速彼此觸碰六下)。本來還想寫些下個年度的安排,但今日事今日畢,明年的事情,明年再來說。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30
  我們能看見樓上的房東與樓下的房客,我們能往上走也能往下落。我們會經歷痛苦與不安、焦慮與急躁,但同時又有足夠的支持性社會網絡。我們不是那些「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人,也不是那些「再怎麼努力都注定要被辜負」的人。我們所要前往的地方既要求著努力,也要求著機運。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2024/12/29
  一個真正遵循道德或任何一種規範的所謂「自律」的人,不應該僅僅是遵循一個現存的規範,依樣畫葫蘆地將自己行為成該種規範的形狀。而是,他會去給出一個,按照他自己的形象構造出來的規則。他不是放棄思考,被動地遵循。而是,透過規則,他去將自己展現為自身行為的主人,去透過規則落實自己的價值觀與意志。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生總有無限可能,你以為你所知道的就是全部,卻從未懷疑過背後的原因。   對根深柢固的傳統信念,你信奉著; 對老偏方的療效,你深信不疑; 對固有的思想,也不思打破;   因為舒適圈讓你自在,給你安全,護你自尊,尤其是位處高位且身分尊貴者或是學術權威者,更是不容挑戰質疑,認為質疑是傷害,理
Thumbnail
人生總有無限可能,你以為你所知道的就是全部,卻從未懷疑過背後的原因。   對根深柢固的傳統信念,你信奉著; 對老偏方的療效,你深信不疑; 對固有的思想,也不思打破;   因為舒適圈讓你自在,給你安全,護你自尊,尤其是位處高位且身分尊貴者或是學術權威者,更是不容挑戰質疑,認為質疑是傷害,理
Thumbnail
前陣子我遇到了點輸出障礙,一方面回顧這些當年的閱讀心得,有些部分真的寫的很廢,我希望能不只是敘述書中的觀點,能夠結合自身的想法做討論;但是功力不到位,寫不出我想表達的感受。 這些內容會讓我有收穫,是因為他們與我之前看的其他書、我的生活體驗,產生共鳴,很難在有限的篇幅表達出來。
Thumbnail
前陣子我遇到了點輸出障礙,一方面回顧這些當年的閱讀心得,有些部分真的寫的很廢,我希望能不只是敘述書中的觀點,能夠結合自身的想法做討論;但是功力不到位,寫不出我想表達的感受。 這些內容會讓我有收穫,是因為他們與我之前看的其他書、我的生活體驗,產生共鳴,很難在有限的篇幅表達出來。
Thumbnail
何謂獨立思考?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獨立思考就是擁有自己的觀點,在自己的認知系統中做出判斷。但本書的兩位作者-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則給出另一條思路: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Thumbnail
何謂獨立思考?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獨立思考就是擁有自己的觀點,在自己的認知系統中做出判斷。但本書的兩位作者-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則給出另一條思路: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Thumbnail
另類事實:關於知識和它的敵人 「你無法和知識的敵人辯論。」 我們活在一個資訊充沛的時代,不像以前,搜集資料只能去圖書館一本一本的翻書找,這些唾手可得的資訊,反而使我們被假新聞、陰謀論和片面之詞給淹沒。 本書名-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意指對於事實的另一種描述,且通常不是真的
Thumbnail
另類事實:關於知識和它的敵人 「你無法和知識的敵人辯論。」 我們活在一個資訊充沛的時代,不像以前,搜集資料只能去圖書館一本一本的翻書找,這些唾手可得的資訊,反而使我們被假新聞、陰謀論和片面之詞給淹沒。 本書名-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意指對於事實的另一種描述,且通常不是真的
Thumbnail
還記得亞馬遜創始人傑夫 貝佐斯曾說過 “這個宇宙希望你成為普通人,但請你不要讓它成為現實。” 就如熵增定律一般,意圖在消滅萬物具有結構的原力、增加無序以及無效能量。 你需要的是不斷進行思考習慣的改造與訓練,來面對等著被平均的世界。
Thumbnail
還記得亞馬遜創始人傑夫 貝佐斯曾說過 “這個宇宙希望你成為普通人,但請你不要讓它成為現實。” 就如熵增定律一般,意圖在消滅萬物具有結構的原力、增加無序以及無效能量。 你需要的是不斷進行思考習慣的改造與訓練,來面對等著被平均的世界。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要知道這些? 這系列是為了面對改變時,#渴望內在真正平靜的人所準備的。
Thumbnail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要知道這些? 這系列是為了面對改變時,#渴望內在真正平靜的人所準備的。
Thumbnail
哲學是一門人類在意識層次對認知到的事物進行「統合」(unity)詮釋的行為。
Thumbnail
哲學是一門人類在意識層次對認知到的事物進行「統合」(unity)詮釋的行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