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1/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換位思考的同理心

三年前我正逢人生的低潮期,對台灣護理工作的薪資、待遇、地位倍感失望,正巧人力銀行仲介通知我,加拿大有位台籍富商高薪聘請看護。雇主的母親因神經退化疾病臥床,需專人二十四小時照護,為避免語言溝通不良,他願以台灣護理人員薪資的三至四倍聘請台灣護士,而我的資歷正好符合。
照護工作採一天兩班制,工時長達十四小時,月休僅四天;全程監視錄音,以便子孫們在世界各個角落隨時追蹤監控狀況,確保得到良好的照護品質。除艱辛和毫無隱私外,最大隱憂為雇主未派發工作簽證,要求只能使用旅遊簽證出入加拿大,意即為非法打工,同時雇主告誡兩年內不得回台灣,他們不想讓奶奶再適應新的護理人員。
即便雇主如此自私,且是一項無發展性、職涯遠景的非法打工,但在現今台灣年輕人對海外工作抱持憧憬和不滿低薪情緒下,仍造就一堆人搶著應徵。在我順利通過層層面試,正著手準備行囊和簽證時,卻瞥見新聞「餓到藏水煮蛋吃!加拿大看護月薪十二萬,台護理師應徵遭軟禁」、「到加拿大當看護月薪十二萬,台灣護理師控訴遭虐」;一位台灣榮總護理師以觀光名義到加拿大擔任看護,慘遭軟禁虐待導致心理創傷,被救援返台後立即到身心科就醫求治,我驚覺,這湊巧是我應徵的工作。
我循著臉書社團一路追溯到當事人,她說真實的工作狀況比口頭和合約上的內容更險峻惡劣;註明的包吃包住,其實是三個人擠在無對外窗、不通風的地下室,一天只供一餐,通常是便當、水煮蛋和泡麵,跟雇主反應飢餓時也僅得到麥片;更因雇主懼怕被揭發非法雇傭,以交通不便為由禁止護理師外出。歸功台灣人的人情味,當她在加拿大華人的臉書社團求救時,立刻激發華僑們的同胞愛發起救援行動,協助護理師報警並自發前去接濟,讓她只待了三十七天就幸運獲救。
常聞世間一切事物的發展皆有其目的性,都是最好的安排。因此重返醫院工作遇見外籍看護們時,心裡自然多一份柔軟,不自主將自己與她們重疊;她們不也跟部分台灣年輕人們一樣為圓夢而離鄉背井。看著她們幫忙長者翻身、拍痰、洗澡、更換尿布、推著輪椅去曬太陽,那些惡臭糞便、搬動造成的腰酸背痛,患者偶爾情緒失控的怒罵都是家常便飯,沒有真正長期照護親人的人無法體悟箇中艱辛。
台灣自詡重視人權和人情味,但據美國國務院公布《2016年各國人權實踐報告》,台灣主要人權問題為剝削外籍勞工、家暴及官員貪腐等。更駭人的是在虐待移工的新聞底下,總有部分人留言如移工只是為了錢、移工低俗破壞環境、增加犯罪率、沒水準等,但平心而論多數人工作不就是為求溫飽,難道雇主就有權剝削他人權益和尊嚴嗎?換位思考,如果她們是台灣人,那些虐待事件會不會減少?且勞動部統計移工犯罪率為0.27%,還低於台灣年度犯罪率1.24%,怎會莫名被人貼標籤?
如同社經地位在資本社會中就是個標籤,部分富人覺得窮人可能手腳不乾淨、因工作懶散缺乏企圖心,所以得裝監視器,隨時觀察有沒有偷懶、偷東西,所幸在台灣,我們多數擁有拒絕工作的權利,有求救的管道,但當膚色和語言成為一種標籤,卻是終生撕不掉。而現實中多數移工沒有拒絕權利,家庭經濟重擔逼著他們只能對非人待遇妥協,合理拒絕工作的苦果可能是負債,還不清的驚人數字仲介費,回家成為一條好漫長的路。
生而為人,最基本的人權和關懷,應該是超越種族,悲觀的我認為移工們的標籤在多數人心中是撕不去,但最起碼,差點歷劫歸來的我,想藉由這樣的經歷,提醒自己,當每一次與不同膚色的他們相遇時,能換位思考,多分享一點關懷,一點同理心,一分寬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