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2|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9/12 耳朵借我:深度專訪詩人楊澤

週一、週二 18:00-20:00(CST) FM96.3 Alian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亦可利用 hichannel 網路收聽。歡迎加入,分享節目錄音。
瑪麗安,在旋轉旋轉的童年木馬 在旋轉旋轉的唱槽上,我的詩 我的詩如何將無意義的苦難化為有意義的犧牲? ──在畢加島,楊澤 感謝「台北詩歌節」居中牽成,讓我能和詩人楊澤暢談一個七十年代文藝青年的詩歌養成。這期節目除了我送他的開場歌,Leonard Cohen七十四歲唱的實況版So Long, Marianne,所有曲目都是楊澤親手挑選的──啊,熟讀楊澤的朋友一定知道,用So Long, Marianne開場,是向楊澤早年詩中那反覆呼求慕盼的「瑪麗安」致意。 節目上半,我們從楊澤成長的故鄉嘉義說起,童年逛的像是收集了全世界所有美妙音樂的唱片行,電影院門口廣場目睹文夏帶四姊妹登台獻演,跟著媽媽逛菜場聽到市井大人哼唱著「大某娶了愛娶細姨」這種不正經歌詞的「思想起」,還有收音機裡的洪一峰、吳晉淮......。那些歌讓還是少年還不是詩人的楊澤感受到一個似近還遠的大人世界,那裡有危險的女人,有入口即醉的烈酒,所謂深不可測的江湖......。 節目下半,我們聽英文歌,跟著少年來到台北求學,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辦詩社,辯論,讀書,戀愛,聽大量的唱片。楊澤曾有詩向Jethro Tull致意,也以Bob Dylan的Rainy Day Women #12 & 35寫過二連作。那些從西方傳來的六十年代民謠與搖滾唱片,都化為他文化構成的一部分,也滲透在他的詩裡。至於Roy Orbison呢,那是小時候逛嘉義家具店一天到晚放的歌,大概是聽起來很潮很可以刺激消費吧? 這期節目,且跟著這位深情而健談的詩人,回溯記憶深處的歌聲,以及那個猶然青春的年代。
播出曲目: Leonard Cohen / So Long, Marianne (Live in London, 2008) 陳達 / 思想起(1978) 李雙澤 / 思想起(1977) 文夏 / 黃昏的故鄉(1958) 洪一峰 / 舊情綿綿(1959) 吳晉淮 / 暗淡的月(1957) 伍佰 / 點煙(1992) 邱蘭芬 / 苦海女神龍(1970) 西卿 / 苦海女神龍(1974) Woody Guthrie / 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1941) Bob Dylan / 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 (1962) Roy Orbison / Crying (1961) Peter, Paul and Mary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1962) Pete Seeger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1960) Bob Dylan / Blowin' in the Wind (1962) Suzanne (Leonard Cohen, 1967) 巴奈 / 巴奈流浪記 (200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