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2/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龍貓,我都念豆豆龍

1988年上映,成為90後每個人的童年故事,出版於只有錄影帶的年代,放學後和假日總是用錄影帶撥放龍貓,一遍一遍的看,軟綿綿的龍貓公車魔法般地穿梭山林,大隻的豆豆龍看起來嚇人卻又那麼溫柔,活潑的小梅和小月總是打動我的心。

母親永遠是最好的依附
疫情後又再次上映的豆豆龍,年假期間和老朋友再去看了一次,原本抱著懷舊的心情去看,卻在小梅小月第一次去醫院探訪媽媽時流下了眼淚,忽然找到了小時候不斷看著豆豆龍的原因,宮崎駿如此平實地描述著孩子與母親之間的感情,小女兒小梅看見母親毫無猶豫地撲了上去,擁抱了他所愛的母親,而大女兒小月,則是在一旁害羞地看著母親,他同樣期待母親的關愛,但又無法像小梅一樣勇敢表達,可能因為年紀較長也可能因為自己承擔照顧者角色久了,在情感表達上較為拘謹,這就是我們平常的生活,我們愛卻不敢表達,錯過了每次可以擁抱的時間,我們都有無法跨出去的那一步,我們捶胸頓足且恨自己的膽怯,然而電影中的母親主動地擁抱小月,代替了綁手綁腳的我們接收了最好的愛。

童年時間感受度 ≠ 現在時間感受度
身為資深豆豆龍迷的我總覺得漏掉了一些畫面,小時候所看的豆豆龍,好像片長更長也更深刻,記憶中小梅在地下室追逐小豆豆龍的時間好像更久,那個時刻好像連自己也在追尋豆豆龍,也記得小月急切地尋找迷路的小梅時,我的心也七上八下,好希望在下一個轉角就能找到小梅。原來,在電影撥放的某一刻我們都變成了小梅和小月,都是勇敢的孩子,同時也是渴望安全感的孩子。遺漏的畫面也或許是小時候對於時間的感受度比較低,也或許是那時候的我們比較能全然投入,體會眼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長大後的我們在某的獨處的時刻,都有意識到超過25歲的自己變得急躁且漫不經心,時間的長度從未改變,只是長大的我們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的時間。

人人心中都有豆豆龍
會念豆豆龍是因為1996年范曉萱唱的中文版豆豆龍,他的副歌是:「我最愛豆豆龍、豆豆龍、豆豆龍、豆豆龍,世界什麼都有,只要你願意自由感受,我最愛豆豆龍、豆豆龍、豆豆龍、豆豆龍,人人心中都有豆豆龍,童年就永遠不會消失,愛是最美的擁有。」豆豆龍滿足了我們最需要的安全感,有了豆豆龍,小梅自己在家時就不會無聊、有了豆豆龍小月能飛過田野找到妹妹,有了豆豆龍等公車的下雨天也變得有趣,軟綿綿的龍貓公車總是能抵達我們想去的地方。結尾時小月坐上了龍貓公車找到了妹妹,小梅也將玉米送給的母親,透過情感的投射,姊妹坐在龍貓公車上大笑的同時,我的內在小孩也被豆豆龍給逗樂了。
懷舊一下中文版的豆豆龍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